怀揣家国情 心愿九州安

2022-11-18 08:45吴晶
团结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革华文教育

“怀揣家国情,心愿九州安。针砭也是爱,直笔诉忠肠。”2013年早春,全国两会期间,我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并写下这首诗。古人云“诗以言志”,我是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履职路上的“追题人”,每年带队或参与各类调研数十次,在全国两会共提交金融、医疗、教育、环保等与民生相关的各类建议提案近百件。

如何加强海内外华人华侨联谊,推动两岸合作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是我这十年中始终深耕的一项课题。

我的家乡浙江青田是著名侨乡。我长期从事侨务工作,从青田县的一名基层干部成长起来,一路担任浙江省侨办副主任,省侨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作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我联系的是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面对港澳台胞和海内外华侨华人,我有着一份同根同源的深厚情感,我将这份感情汇聚衷肠,付诸直笔,织入履职之路。

谈“情”聚力,传播“好故事”。我经常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去和港澳台胞、海内外华人华侨“谈情说爱”,与这些阔别祖国怀抱的炎黄子孙谈“爱国情”“爱乡情”“爱侨情”,把“情”与“爱”融化在一个又一个好故事中。2021年,我围绕“十四五”规划、建党百年等主题进行了3次“同心汇”专题宣讲。

好故事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讲。2020年,我领衔“探索建立以凝聚海内外共识为目标的委员讲堂和专项性委员宣讲团,开展‘同心汇’专题宣讲团”改革课题,征集了162个宣讲课题,组织86名委员在全省各级政协“委员会客厅”一起分享“好故事”。随后香港、澳门地区相继成立了“委员会客厅”。宣讲团线上线下相结合,很好地发挥了团结港澳台同胞、广泛凝心聚力的作用。我的“好故事”还吸引了英国的贝茨勋爵夫妇,他们来中国“为友谊行走”,将徒步募捐所得的善款128.5万元全部用于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

悉数过往,在全国政协的舞台上,为激发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我建言《国歌请你放声唱出来》;为落实汪洋主席强调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我带队调研,提交《凝聚海内外共识 讲好政协故事》;为加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我建言支持开办爱国爱港学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围绕“讲好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故事”,我建言要让在华外国人亲身体验,感受中国人权发展,传播中国好声音;我推动香港浙江政协委员联谊会每年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学习、恳谈、街站等活动;我每年组织带队港澳华侨委员和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回国回乡考察,引导他们在重要节点、重大斗争中站出来、敢发声;我牵头组织“浙里有爱 迎春送福”等暖侨慰侨安侨活动,积极呼吁保障海外侨胞合法权益。

祖统工作是民革的特色与重点,更是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围绕“海外侨胞在反‘独’促统中面临新挑战”“保障台胞在陆就业 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等主题,我的提案受到高度肯定,有关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用。民革浙江省委会牵头承担了民革中央“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专题调研,促成温州市最终获得国务院的批复。民革浙江省委会连续三年举办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宁波)论坛,定期举办“同心圆梦·两岸一家亲”祖统沙龙,加强与台胞台商联谊沟通,助力台胞台青创业创新。

科学研判疫情,联“侨”同抗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当年3月,我担任浙江省境外疫情输入防控侨务工作组常务副组长。一方面,我积极收集侨情,科学分析研判,当好参谋助手,提交的《关于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的几点建议》等12篇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增加重点国家刚需人员通航规模和频次》等3篇分析及建议获2020年《中国侨联侨情专报》优秀建议奖。另一方面,我协助推动稳侨政策落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政府的部署,协调有关部门和组织筹集抗疫关爱基金2250万元,设立3个欧洲捐赠物资收集点,寄送爱心包,向86个国家(地区)发送援侨物资1548万件;派遣援意医疗专家组,帮助米兰侨界建立网上“方舱医院”;推出“网上医院”在线咨询服务,邀请李兰娟、张文宏等嘉宾举办8期专家直播活动,点击率超过3300万次;建立海外侨胞、留学生微信联络群2700余个;发起海外留学生“爱心守护、同心战疫”十大行动;编写发布海外抗疫“三字经”,推出67期“药食同源·食疗防疫”视频教学;开展端午、中秋慰侨活动,发起“爱心中餐”活动;动员海外侨团侨领设立“失住侨胞关爱驿站”,妥善安置居住困难的侨胞和留学生;我还向全体港澳华侨委员、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发出《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倡议书,呼吁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防疫工作,同心抗疫、共克時艰。

多措并举,推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多年工作中,我发现做好海外华文教育、推动海外中餐馆发展等都是促进海内外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

近些年,华文教育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困难也不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了鼓励国内民间力量参与海外华文教育,借鉴民办机构或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在海外开设市场化运作的华文教育机构;政府要对从事海外华文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更多的中外文化机构和慈善组织参与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等若干建议。我还呼吁,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涉侨高校布局,推动“互联网+华文教育”建设,促进国内外教学资源共享,与线下华文教育互补,使华裔青少年和海外民众更乐于、更便于接受华文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国外民众却知之甚少。我就想到,能否利用遍布海外数以万计的中餐馆,打造一个民间常态化的文化推广渠道。于是,《让“海外万家中餐馆”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活色生香”之窗》这个建议应运而生。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6年6月,“吃遍全球”APP正式上线。这个平台,不仅能集聚天下食客,品尝中国好味道,用“互联网+”的思维,提升海外中餐业的品质,还可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万家中餐馆安装了播放器,有数百万国外民众通过高清大屏了解中国的“美食、美景、美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海外侨胞是推动住在国与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天然桥梁和纽带,更是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进一步发挥侨界的特殊作用,促进两岸融合,凝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人心、智慧和力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将继续在政协平台上兢兢业业鼓与呼,为家国九州踏踏实实思与行。

(吴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责编 魏国良)

猜你喜欢
民革华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