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世界语言 讲好中国故事

2022-11-18 08:45户思社
团结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

我出生于黄河岸边的陕西大荔,故乡给我的记忆是永远看不到尽头的土地。春天是绿油油的麦田,夏天是金黄色的食粮,秋天的雨水非常多,冬天的飞雪绵绵不断。小时候,我因为无人看管,母亲不得不在下地劳动时带着我,把我放在田间地头。我坐在那儿,盯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总是希望她能快点干完活,带我回家。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参加了分田到户大会,亲眼目睹了农村的巨变,我也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受益者,由一名高中生变成了学习外语的大学生。也是从那时起,我与外语结缘,先后学习了英语、法语。1986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法合办的法国语言文学博士预备班,开始了法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1987年,我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远赴法国南部的埃克斯·马赛大学,师从知名学者、作家雷蒙·让。

2005年3月,我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任职期间,我办成载入学校发展史的三件大事:一是新校区建设,并在我离任之前,学校偿清了全部贷款;二是2006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由单科性学校转变为多科性学校;三是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得到大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起,我力促学校先后设立了印地语、波斯语、土耳其语、葡萄牙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专业,为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11月,我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我牢记“为国交友”的职责和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不断扩大我国的“朋友圈”。我先后推动创建了“中国国际汉字大会”“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中外历史文化名城对话”“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文化系列展”等品牌和项目,得到中外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2018年,我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那是我在政协履职的第一年,也是我熟悉政协工作的重要一年。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提交了题为《文化赋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和《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大会书面发言材料,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不间断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在于它有强大的吸纳能力,汲取其他文化养分的同时,也让自身变得更加多样、开放和包容,这可以说是最好的中国故事。我借用一位美国记者“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的报道来讲中国故事,用英国作家马丁·雅克在《大国雄心》中的总结评价“国家在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推动转型的‘经济战略工程师’,中国国家模式注定在全球范围发挥强大影响力”去讲中国故事。应该说,中国模式绝对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观念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依靠正确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引领着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中国的故事很多。面对对外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困难,汪洋主席亲自点题、破题。2020年11月12日,我参加了汪洋主席主持召开的全国政协第4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会上,我就“如何讲好中国人权发展成就”进行发言,针对不愿讲、不敢讲、不会讲和不善讲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有关部委进行互动,受到广泛好评。

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形势,我就“如何发挥政协委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撰写专题发言稿,从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外媒作用和政协自身作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我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务及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提案”,建议推进医务及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发展,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面对我国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我撰写了“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言稿。从我国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认同是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中华文化平和包容的本质等多个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强调中华文明内部文化多样性和对各种外部文明都表现出罕见的包容态度。可以说,正是这种宽松的包容态度,增强了中华民族情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共同体心理和意识。

我在如何讲好“一带一路”倡议故事的探索中,提交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提案,建议充分发挥现有中外友好城市的作用,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友好城市交流与合作,筑牢中外地方交往合作基础,促进民心相通;建议不断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外历史文化名城的对话交流,重点开展中国与欧洲、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对话交流,形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國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对话品牌,增进沿线国家的情感共鸣;建议打造地方对外交往文化品牌,促进民心相通。

中国的故事很多,我的履职故事也很多。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经历者、参与者和受益者,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会一直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用履职实践和成效讲好政协委员故事。我祝愿我们的国家政通人和、百事兴旺,期望能够不负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贡献更多力量。

(户思社,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责编 魏国良)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