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撑下的建筑行业税务影响分析

2022-11-21 19:17刘睿瑶
西部财会 2022年9期
关键词:征管建筑行业纳税人

刘睿瑶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眉山 620000)

一、税收信息化管理背景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是纳税人享受公共服务的付出。政府针对本国公民提供的服务虽无显著不同,但各个纳税人之间的税负能力却不尽相同,为了尽可能发挥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功能,政府往往采用差异征税方式,通过税收调节功能弥补收入差距,引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在发挥税收调节的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包括法人、个体工商户及自然人在内的各类纳税人主体遍布全国,这给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带来了诸多不便。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税收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税收征纳应追求法制、公平与效率。信息化技术的透明度高、信息收集量大、处理速度快等优势无疑很好契合了税收改革的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税务机关通过数据集中收集与处理、线上税务平台展示实时掌握的纳税人信息,满足纳税人各项需求,缩短了纳税申报与纠纷处理时间,大大提高了税收效率。信息化与生俱来的“双刃剑”特性在税务领域更加突出,程序精简同时带来了纳税人躲避监管等问题。就建筑行业而言,其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营改增采用异地预缴制度,给遍布各地的建筑行业分公司、项目部带来了总分机构纳税申报核算问题。营改增后,建筑行业的增值税税收征管方式、使用税率等税收要素发生了变化。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在税务领域的较大不同之处在于:税收征管有着属地管理与属人管理的特征,属地管理在营改增过程中带来了异地增值税预缴政策,属人管理产生了法人机构与项目之间的汇总纳税方式。在建筑行业属地兼属人管理方式下,信息化技术为征管机构数据获取、信息共享、信用管控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避免了纳税人在纳税申报地与公司住所地之间频繁往返,提高了纳税效率,节约了纳税成本。但与此同时,信息化使得监管机构由线下监管转为线上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使税务征管机构减少了实地监管,使部分纳税人产生监督力度降低的错觉,进而出现逃税等现象。

二、建筑施工行业税务风险特点

(一)建设周期长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长,在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情况下存在税务风险。建筑公司承接的工程普遍体量大,在前期规划、后期作业中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一般来说,从立项到验收的周期至少需要几个月,长则可达十年之久。建筑企业主要是用完工百分比法来进行收入确认,税务机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能具体了解完工进度。建筑企业若是存在收入未开发票、未按合同时间确认收入以及未按合同时间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会产生少纳税的税务风险。

(二)跨地区作业

建筑行业普遍存在跨省跨市作业,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政府工程,基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合作单位。根据相关建设条例规定,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不能存在地方保护行为,即建筑企业可跨区域作业,扩大企业业务范围,营造行业良性竞争氛围。跨区域作业会引起纳税地点不一,计税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

(三)分包模式普遍

建筑项目劳动力需求较大,分包模式普遍。在注重高科技、机械化的智能时代,虽已大量使用机械设备和软件,但劳动力仍然是建筑行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实际操作中,许多建筑企业作为总承包公司,为了招聘大量农民工,会使用无资质的劳务分包形式,包工头只需直接开具相应金额的劳务发票,这时就会缺乏工资单、结算单等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总包公司会存在补交相应个税的风险。

三、信息化对建筑行业税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降低纳税成本,推进自身监管

信息化技术在税收领域的普及应用使建筑企业降低了纳税成本,并且线上纳税实时性的特点,便于纳税人实时了解最新税务政策,及时运用最新税收优惠举措助力企业降低自身税务负担。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能更了解税务负担及纳税最新流程,从而对企业加强自身纳税监管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内控管理机制升级。

(二)便捷税务管理,加强征缴效率

线上征管模式改变了传统面对面式的征纳管理方法,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税款申报、政策咨询、优惠享受等,也使税务征管机关在线上即可完成纳税审批、税务稽核、问题警示、通报处罚等措施。这对于征纳双方而言,都能够极大地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在减少主观意识判断、增强客观事实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化元素,降低了人工使用成本,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三)增强阳光税务管理,增进征纳双方信任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项目遍布各地,各地具体税收政策不尽相同,信息化技术使得纳税人能够便捷知晓各地最近的政策规定、纳税方式等信息的变化。与此同时,信息化使得纳税流程由线下转为线上,缩小了征纳过程中主观人为操作的空间,让税收立法与执法更加公开、公平,进而促进了整个建筑行业向着更加阳光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化在税务领域的推广,既进一步规范了税务征管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也促进了纳税义务人加强自身税务监管,避免因信用降低造成的经营损失,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征纳双方加强了彼此信任,有利于塑造阳光、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四)技术依赖加强,企业技术更新与人才培养压力加大

信息化对技术的依赖增强,使得企业需要快速适应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加速吸纳综合性人才。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技术落后与人才缺乏可能使其无法足额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进而在同等经营条件下,增加本企业经营负担。

(五)线上审批加强,纳税人侥幸心理增加

信息技术使得税务征管与稽核机构在税收效率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线上流程审核,减少了线下检查程序。尤其是对周期较长、劳动力需求大的建筑行业而言,会产生一种税务审核力度减弱的错觉,从而加大偷税、逃税的可能性。

四、信息化支撑下的建筑行业税务风险管控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是加强纳税辅导,避免因信息化推广而造成企业技术支撑落后、信息遗漏等问题,尽可能使企业享受信息技术下的信息公布及时、流程审批加快的好处。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数据收集量大、收集速度快的优势,及时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税负进行分析,为各项税收政策的出台提供数据支撑。三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须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建筑企业的完工百分比进度以及纳税操作。

(二)企业层面

一是完善发票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发票管理体系,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企业发票信息台账,避免因发票违规问题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与上下游企业沟通,掌握实时纳税信息,避免因纳税环节缺失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抵扣相应税款,造成税源流失。二是加强员工培训,强化税收筹划意识。建立相关的奖励与惩罚措施,鼓励员工掌握信息化纳税方法和学习最新税收法律法规,尽量降低税收成本,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提前做好税收筹划,做到线上合理节税,促使企业更好进行纳税风险管控,减少税务风险。三是配备税务专业人才,合理制定税收筹划制度。建筑企业在税务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很可能诱发政策性风险、经营性风险等。所以,应配备具有税法、经济法、财务会计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及时掌握政府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在项目合同签订及履行时期是否采取双包合同、采取何种增值税计税方式等问题上重点把握税务工作,为企业降低税负成本,进而盘活企业资金,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综上,建筑行业因存在异地预缴、汇总抵缴的独特行业特点,使其在税收计算、税务筹划等方面更加复杂,建筑行业运用信息化技术是时代发展大势,也是提高行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必然举措。与此同时,吸纳和培养财务与信息型复合人才,重视和加快行业税务信息化建设,加强政策了解与法规运用,是建筑行业在信息化支撑下应对税务风险必不可少的路径。

猜你喜欢
征管建筑行业纳税人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税负平衡点在混合销售时纳税人身份选择中的应用
王军:走联动集成的税收征管现代化之路
论小规模纳税人税制弊端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新增值税条例下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国奥队应向纳税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