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项目投资现状与趋势

2022-11-21 19:17
西部财会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碳发电新能源

安 岩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造能力与日俱增的同时,碳排放量也在逐步攀升,而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产建设消耗的资源更多是依靠煤炭产业支撑,这与我们所追求的低碳绿色经济不相符,所以积极调整能源体系结构,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十四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国家现有状况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减少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使用总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比例。按照学者估计,碳达峰、碳中和将产生巨大的能源相关基础设施投入量,能源建设等需求侧投资也要进行低碳转型,粗略预计投资额达百万亿以上。

2020年,我国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合计已达4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仅占全国能源消费的不到5%,即使2030年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合计能达到12亿千瓦,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也只有10%左右。目前,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已有49台,装机容量51 027.16兆瓦,累计发电量3 662.43亿千瓦时,仍只占发电总量的4.94%,占全国能源消费的3%左右。从以上数据表明,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二、新能源企业项目投资现有成就及战略意义

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其中水电新增2 349万千瓦、风电新增4 757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 4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808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3%、27%、31.1%和4.6%。上述数据证明,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长足发展,在此背景下,各个新能源企业对新能源项目的重视程度与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以某新能源企业为例,该企业从“十二五”末期进行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十三五”期间投资业务涉及能源电力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水资源与环境投资等。截至2021年底,该企业累计完成投资9个光伏项目,5个风电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00兆瓦。

“双碳”目标战略不仅体现对温室气体改变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能源、基建等各方面的转型,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意义,是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新能源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遇,积极作为,充分利用企业与政府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积极抢占市场份额,谋划布局,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新一轮风光电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企业要在政策研究、行业规划、技术标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提高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和资金投入,实现企业与国家战略的同步发展。

三、新能源企业项目投资现状及现存问题

(一)融资方式单一,推高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

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大、周期长,资金结构有严格要求,通常会提高新能源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光伏、风电新能源投资项目装机一般在20MW~50MW,项目总投资金额一般在1.5亿元~7亿元,建设资金来源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自筹资本金,一部分项目贷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新能源项目资金比例一般不低于20%,通常按照静态总投资的20%筹措,剩余部分采用银行项目贷款,贷款期限一般在10年-15年。某新能源企业在众多新能源项目融资闭合后,外部融资额大幅攀升。经测算,若剔除新能源项目融资,企业资产负债率可下降5个百分点。新能源项目融资推高资产负债率对新能源企业外部信用评级、银行授信评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经营投标中,存在资产负债率超过招标对该指标要求而扣分的情况。总体来说,采用单一的项目银行贷款方式融资,降低了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新能源补贴收款滞后,项目资金流动性不足

目前,新能源企业投资建设的风电、光伏项目均可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但在纳入补贴名录后,各类项目的补贴资金到位非常滞后,并且每年补贴拨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极大影响了新能源项目后期日常经营运营。例如,某企业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投资项目产生的累计应收账款金额占项目投资总额的30%左右,导致项目只有利润盈余而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长期滚动发展。直至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从2021年起新备案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不再有财政补贴,新能源光伏、风电等项目进入平价阶段,新投资建成的项目电价取决于市场竞价,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投资项目的经营现金流不足的局面。

(三)长期资产比重逐年增加,降低资产的流动性

新能源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为光伏、风电项目电站,具有单个资产体积大、价值高、专用性的特点,变现能力较差,降低了企业整体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项目投资的资金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来源于外部融资,由于项目投资回收周期较长,资金本投入部分长期占用企业自有资金,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例如,某新能源企业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已经形成的固定资产规模占全企业总资产规模的20%左右,随着在建投资项目的实施,此类资产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四)项目区域限电,降低项目收益

我国西部地区风电光伏资源非常丰富,新能源项目集中位于西部,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等地,西部地区工业生产能力较东南部相对落后,对电资源的需求相对较低,需要生产的电需要外送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依靠风资源、日照进行发电,受发电时间限制存在不稳定性,发出的电能及时接入电网非常重要。目前,有些地区由于消纳问题或者电网输送问题,只允许部分发电,限制发电量,个别地区限发规模只有满发设计的20%~30%,对项目投资收益有较大影响。

四、“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项目投资的建议

(一)协助做好项目遴选

“十四五”将迎来新能源项目投资高峰,如何在诸多项目中遴选高收益的项目、避免低效投资或投资失败尤为重要,企业前期需要充分调研项目基本情况,做好财务评价分析,评价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愿景,以及市场发展规划等。从项目角度来看,项目的土地、林业、环保、电力、文物、军事、矿产等是否取得审批手续十分重要,影响项目最终是否达到投资条件,企业相关部门要加强新能源相关政策法规的掌握了解,与项目当地审批部门深入沟通,充分了解项目前期条件,避免占用农业用地、建设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条件等不合规现象。项目的财务指标能否达到既定的收益率,与项目的发电量、上网电价、是否有补贴、贷款还贷方式、贷款利率、还款期限等条件密切相关,任何一个指标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财务评价指标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多角度、多方面进行项目评价分析、敏感性测试,财务分析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在具体项目评审中,企业必须始终坚持效益原则,把好质量关,将符合企业指标的项目筛选出来。

(二)优化筹融资方案

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资本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规定,新能源类项目资金金比例不低于20%,企业需要筹集必要的资本金用于项目建设。随着银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资管新规要求对资本金来源进行穿透管理,隐形债务资金作为资本金的实施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投资方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使用自有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占经营资金问题,同时降低了资产的流动性,后期可能存在资金收回不及时情况,造成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风险。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适度投资,才能实现可持续长期发展。其次是外部融资。使用外部融资方式获取资本方式、品种较多,需要企业财务机构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基金、租赁、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有效使用专项债、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等多元化融资手段,有效稳妥进行投融资模式创新,必要时候可以引入财务投资人或者战略投资人,利用表外资金及各类金融工具,完成新能源项目融资落地。有条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引入多家金融机构,采取竞争机制,提高议价谈判能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及风险。

(三)加强资金风险管理

企业在参与新能源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可能为抢占资源,未充分恰当地进行项目评估和客观精准的财务分析,过高预期企业的实力及承受力,后期可能面临诸多风险,比如流动性资金链断裂、融资逾期、信用担保违约等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详细的项目调研和考察分析,进行严格财务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项目保险等方式,与保险机构进行风险共担,进而降低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对市场风险变化的关注度,对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管,及时动态调整经营、财务报告,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此外,企业需进行资金风险管理。资金风险管理是项目持续运行的前提保障,资金安全依靠的是专业能力、责任清晰和全过程控制;全过程控制不仅仅是审批,还能避免审批流于形式从而造成无人真正承担责任的现象。

(四)加强企业内部金融类人才培养

融资工作是项综合性的工作,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内外兼修,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目前多数企业从事筹融资业务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偏向内部管理和核算,掌握的金融知识结构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等,融资落地实施过多地依靠外部金融机构完成,融资方案分析能力不足。为满足项目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投资项目信息,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和盈利模式,了解融资的目的、流程、交易细节等,更要明确掌握各金融工具的优缺点并准确与企业的需求进行匹配,预判各种融资方式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情况。财务人员为了能够高效地与金融机构对接融资,应了解各机构最新金融政策、掌握金融知识、提升自身金融业务能力。

(五)做好财务核算系统搭建,提升信息化水平

国家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双碳将带来新一轮投资效益,是企业业务转型、抢占市场的重大机遇。此时,企业需要强有力的财务核算系统作为支撑,提供精准的数据、风险控制、业务决策支持等功能。目前,多数企业信息化相对落后,只有部分大型集团性企业建立了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实现了财务数据价值,而多数单位只能称为实现了财务核算软件化。因此,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及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工作进程,加快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业财资税”的深度融合,沉淀企业数据资产,深挖数据资产价值,着力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安全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撑。

猜你喜欢
双碳发电新能源
“发电”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找只老鼠来发电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