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探究

2022-11-25 02:53梅静
花卉 2022年8期
关键词:古树名古树种苗

梅静

(明光市林业工作总站,安徽 滁州 239400)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路攀升,而经济发展则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由于森林资源一直是维护我国自然环境、建筑发展经济等的主要原料,所以森林资源需求量的扩大也促进了现代林业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存在较为明显的冲突。现代林业的发展依靠种苗技术,而种苗的品质也能够决定现代林业发展的品质。

1 现代林业育苗的栽培技术

在技术选型的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注意林业育苗方法生物的特性。在选定种植方法的过程中,只有牢牢地把握住生物特性,从优化的角度出发,才可以促进种苗的繁殖,同时也是控制种苗种植难度的最有效手段。在栽培过程中也要着重关心技术细节,以植株的生长发育周期为基础来有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方法和调整种植管理技术的具体内容。

1.1 土壤管理技术

只有选用优质的土地才能更好地保障林业种苗的健康茁壮成长,这就需要对土地资源实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具体来说就需要做到如下两个方面:①必须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土地酸碱性加以测试,然后期望能够借助测量结果预估该土壤环境中是否能够进行种植独苗,而如果土地盐酸类度过高就不适宜于开展林业育苗种植。②通过测定土质的营养元素,由于中国国土广大,各个地方的土质营养元素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只有经过专业测试后才能判断应用哪种化肥较为合适,同时也必须能够针对土质状况对不同肥料营养元素之间做出较为合理的匹配,这样使得土质养分能够更好地适应于林业种苗种植的实际需要[1]。

1.2 选择苗圃

为了确保林业育苗的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最关键的工作便是苗圃的选定。苗圃范围包括了许多地方,如种植地、试验区、无性繁殖地等。在苗圃选定时,重点就是要从植物种苗繁殖管理的角度出发加以考察,并选取最符合物种自身特性的蔬菜育苗地。育苗地点要处于土壤适宜浇灌的区域,以及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平缓而且交通方便的地方为宜。还需要特别关注土质的状况,看土质是否肥沃湿润,如若没有土壤,那么就需要针对育苗的环境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及相应地开展人工整地。

1.3 育苗播种技术

育苗种植技术是现代化农业育苗种植的关键管理技术手段之一,其适用范围广泛,不仅是目前最常用的种苗培育技术手段,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育苗种植要求,对技术手段加以合理划分、择优选用。第一种常用的育苗种植技术是人工种植技术,其技术主要运用在中小型种苗培育过程中,其实际种植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效益。而另一种常用的育苗播种技术则是机械化播种技术,它主要运用在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播种面积很大的区域里,通过使用农业机器完成播种作业,不但能够大大提高播种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高播种密度的合理性,从长远来说,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育苗播种的生产效益。

2 林业育苗的管理技术

2.1 育苗理念管理

育苗理念管理同时也是对育苗及栽培的人员的岗位理想和意识的管理和提高,尽管现代技术仍处在上升时期,农业机械化也已取代了大部分人工劳动,可是森林的育苗管理工作的基础目标却需要由人员完成,这样,人员也就变成了整个森林工程中的主导力量了,将人员的育苗理想进行正确引导以及科学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2.2 土壤的有效管理

在现代林业种植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土质疏松程度、植物养分,还有土壤厚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技术人员就必须要完全结合实际情况对土地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工作。在对土地实行开发的时期,就必须考虑在第一年以前的伏夏季节就对土地实行深入翻耕,并且在秋季的时间还需要继续翻耕,只经过了这两个步骤来年方可完成育苗种植工作。如种苗会多次使用,则必须在种苗出圃以前就对土地实行翻耕,并对土地当中的所有杂质实行全面处理。并且尽可能地根据育苗栽培的树木类型对土壤营养成分实行严密的测试,这样使土壤营养成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种苗的实际生长发育需要[2]。

2.3 除草和间苗

幼苗在一开始生长过程中,太阳光透射到地面,许多的野草就会长起来。这种野草会与幼苗一起生长发育,会和幼苗争夺水分和养料,所以在幼苗刚起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定时地清除野草。在除草的同时,也要进行间苗。

2.4 适当追肥

在苗木的生长发育初期,管理人员要对独苗的养分多加注意。尽管可以在中前期就开始适当的施放底肥,可是当六月到来之时,底肥就开始无法满足苗木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必须的养分了。在苗木出齐后的一月开始合理地实施追肥。在土质疏松湿润的状况下,化肥就更易于被植物吸收,所以在雨后应合理施肥,保持一年2~3 次的追肥。而为了使施肥取得预期成效,就必须保持施肥的平衡[3]。

2.5 防治病虫害

病虫灾害会影响到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育苗过程中就需要加强预防的力度。在播种之前就进行拌种,主要是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在播种期间,对土地进行了相应的消毒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3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策略

3.1 提升工作人员的理念观点

当今社会的生产技术的发达代表着许多的生产工作都能够转让机器进行,但是现代森林的育苗种植的工作目标却是机器根本无法设定的,所以在现代森林当中,人员担负着非常关键的重要角色,公司必须对此人员的各项工作理念加以科学的指导,才能使现代林业朝着社会期望的目标发展前进。不仅如此,公司还必须加强对人员的技术要求,育苗质量不但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而且还要保证所提出的育苗技术标准都遵循科学原理,同时技术人员还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出最符合现代的育苗技术标准。

3.2 推动育苗技术的发展

育苗技术作为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持续地完善育苗技术,并根据当今社会的先进科技与现实生活将育苗技术加以针对性地改进,比如,当幼苗生活在一个相对潮湿的地方,所需的育苗技术就必须确保种苗没有由于土壤太过湿而为腐烂,又或是将幼苗培育在一个相对干旱炎热的地方,育苗技术也就必须保证种苗没有缺水枯死[4]。

3.3 制定科学的育苗管理制度

合理的育苗方式,对育苗的最终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构建一个符合科学原理的育苗管理体系,并保证在育苗管理工作中毫无遗漏,以此促进了现代林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正确的育苗技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种苗的死亡率,从而推动了育苗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其次,对于一些历史年代比较久远,稀有的古树,相关负责人应该与古树专管人员合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巡查保护措施,防止病虫灾害,保护古树使其发挥长远的科研价值。

4 对现存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1 对现存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由于环境保护以及新的环境政策的迫切需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措施。《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不断完善,以及中国国内的部分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大量与古树名木保护有关的法规。但是,目前仍面临着有关立法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也因此制约着对古树名木等有关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保护工作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4.1.2 资金不足

根据目前状况分析,由于部分地方的古树名木管护资金不足问题十分严峻,以及政府财务中缺乏具体的维护投资计划,因而使古树管护单位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时困难重重,没有能力对古树实施科学合理的维护。部分地方的部分古树由于受病虫害影响而存在着面临死亡的状况,以及部分古树虽然已经保存了下来,但生长状况却十分差。现阶段,部分地方开始对大量的现存古树进行了恢复工作,但是这项工作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多,而且由于资金不足,无法顺利满足古树保存需要[5]。

4.1.3 保护管理力度不够

在中国城市现代性与水平日渐提高的大背景下,对于古树名木保护问题及其挑战也更大,不少人在对于古树名木的认识上比较片面,且保护相对淡薄。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部分群众并未对古树名木有关保护予以过充分关注,从而产生了一些破坏行为,包括在古树名木附近布设排污管道、违规搭建商业设施、新建街道和立交桥等,又或者出现了砍伐活动。

4.2 对现存古树名木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2.1 改善生长环境

古树名木由于其悠久了历史,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破坏,所以为了保护古树名木不遭到外界环境的破坏,部分区域的有关人员在古树名木树冠附近设有栅栏,从而防止他人的踩踏,以达到防止土壤板结和维持植株根部呼吸作用正常畅通的效果,并防止老树或名木因缺氧而窒息亡。有关领域的人员还可通过换泥土的方式加以防护,也是说通过挖深树冠下30~50cm 的混凝土地层加以换土,并在树冠下环树有效挖深为60~100cm、长度等于40cm 的专业环形土沟道,或埋设成捆树枝,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土壤通气状况。根据安徽省林业局相关要求及明光市林业局对辖区内古树的统一调查情况,明光市采取保护措施的一级、二级、三级古树名木共31 株,制定“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另外,中国部分省市的有关工作人员还在不断提高对古树名木的抵抗力,并通过大量物理措施实现防护目的。

4.2.2 研究古树名木基因

为使古树名木得以继续生长繁殖,有关技术人员把古树的年轮学认识带到了环境保护方面,通过研究古树年轮,能够充分反映天气变化和水文地理条件等自然现状,并通过对古树内部因素的深入研究,找出延长古树寿命的重要基因,从而探讨提高古树名木树势和提高免疫力的合理办法。目前,有关专家与学者已经广泛认识为不同树木细胞在DNA 进化复制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出现了DNA 断链甚至是缺失的问题,从而形成了错误DNA,结果导致错误复制,形成了无功能蛋白质,从而产生机能丧失的问题,最后甚至会导致古树名木灭亡问题。

4.2.3 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能够做到一定的震慑与指引作用,名树古木的保养维护工作必须要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同时各地人民政府也应当及时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便于为地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保证。构建的法律体系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不同,针对各个地方的名树古木的保护保养需求,制定相对应的法律政策,并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予以完善,以发挥法律的最大作用。

4.2.4 加大资金投入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古树与名木管护都属于社会公益性工作内涵之一,通过对古树名木的合理管护,社会致力于创造更多价值,从而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综合效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实施了相应的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经过合理计划和配置,政府投入了专项资金,并把该资金列入管理计划中,从而使得管护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2.5 引进管理技术

为了提高老树名木维护的管理水平,有关技术人员还将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如运用虚拟现实植物与地理环境数据信息系统整合技术,就可对老树名木进行三维空间管理系统建筑设计。施工人员在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三维空间管理系统之后,就可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对老树名木的详尽档案保存,并成功查看周边环境重建状况和单株老树状况,为老树名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5 结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促使了我国政府对此环境管理工作更加关注。而环境管理工作的做好,就离不开促进科学合理的森林产品的开发。从而,国家对森林育苗栽培与管理技术就有了更高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种苗的完成率,推动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为进一步增加我国的经济效益,国家在森林种苗栽培与管理技术上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古树名古树种苗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古树》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长兴县上线首批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保护古树名木
苗木信息
泰安市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研究
油画《马六甲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