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新入职员工角色的转变

2022-11-25 06:27李耀帮施晓咸李尚仁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4期
关键词:新员工角色转变国企

李耀帮 施晓咸 李尚仁

摘要:国有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的设立对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及稳定作用。在我国国企的建设中,以人为本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特别是新入职员工,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这种转变不仅是指空间环境的变化,也是一种角色的转换。如何快速转换角色、适应环境从而发挥自身价值,成为国企新员工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国企;新员工;角色转变

一、引言

企业的发展受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其发展的唯一保障就是人才。现如今,国有企业每年都会从各大高校中招收毕业生成为自己的新员工,新入职员工无疑会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新一轮的发展。这些新员工满腔热血,脱下校服、穿上西装、踏入社会,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一名“学生”转变为“职场人”,这种转变对新入职员工的角色和心理都是一种挑战。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一)“学生”角色

在校期间的青年学生大多处在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他们人生中学知识、长本领、拓技能的重要阶段。青年学生在校期间以接受知识为主,这一时期,是提升自身能力、储备知识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角色典型特征是以学习为主,经济上依靠家庭。因此,学生角色是指某一时期内,在经济上依靠家庭,专业工作上以知识学习,能力、技能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群体。

(二)“职场人”角色

虽然各种职业有千差万别,但是国企“职场人”角色与其他不同的“职场人”角色却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职位、职权、职业规范、履行一定的义务,以及在生活和经济上较为独立等。因此,“职场人”角色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按照岗位职责要求,把自身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技能,创造价值,并获得自身报酬的过程。

通过对“学生”角色与“职场人”角色的对比可知,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家庭的依赖转换为自己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独立;二是从简单的输入知识转换为有思考、有逻辑、有能动性地输出知识;三是从单纯对自己负责到对社会负责。

(三)角色转换理论

角色转换作为心理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当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时,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个人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的不同会导致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转换。从旧角色向新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冲突,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李飞在其文章中指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转换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随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引起的角色转换,二是因社会变迁或社会流动而引起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研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前者侧重解释角色之间人员流动的模式;后者探讨个体对其角色的主观体验。本文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国企新入职员工从“学生”角色到“职场人”角色转变中的表现与对策。

三、新入职员工角色转变中的表现

国企新入职员工在实现由“学生”角色向“职场人”角色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对新角色的适应较慢,往往形成新旧两种角色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人际交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若不能正确处理这种冲突,那么则会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若干问题,无益于个人与企业,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态上的失衡

新员工入职后,个别人员在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拥有比别人高的学历,工作比别人稳定、比别人体面而自视过高,不能以良好的心态融入企业,产生自负心理,不能正视工作,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项目一线工作而言,工作环境的变化、接触人员的冗杂、简单的工作都会让新员工产生心态上的不平衡。调查显示,新入职的毕业生在短期内离职或跳槽,70%是由于自己无法适应,眼高手低所造成的。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艰苦的工作环境等因素,心态一时难以接受便会有跳槽或离职的想法。

与之相反的自卑心理,则是由于部分新员工毕业院校一般,会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其他新员工,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与能力,缺少了激情与进取心。這种心态上的失衡都会导致个人行为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工作拖沓、精神状态不佳、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而出现错误等。

(二)自我意识较重

现如今,入职国企的新员工多是“95后”,甚至有少数的“00后”,他们生在新时代,享受到了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优越生活,在家中受到百般呵护,在思想和生活习惯上都比较自由、散漫,做事情更喜欢倾向于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

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想竭力表现自己、证明自己,但是在一线工作中,他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往往与实际不相适用,加之一时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会将不良情绪转化为公司制度的不合理、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如此,他们在工作中便会懈怠,出现离职的念头。此外,也会过分表现自己从而希望得到上级的重视和提拔,当事与愿违时,会产生抵触、暴躁的情绪。

这种自我意识还体现在工作中,面对一项工作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完成,然而这种想法与上级要求不符时,会认为是上级要求的问题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这些行为都是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

(三)常觉迷茫困惑

在职场中,新入职员工作为一个新人为人处事并不成熟,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后无法像在学校一样通过每天上课获得知识与技能,无法通过期末成绩来证明自己,更多的是面对一些机械性的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熟悉,会产生对工作新鲜感的淡化、工作激情的消退,困惑与迷茫。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初出社会心智且需磨炼,加之拿自己与同学进行比对,对比薪资待遇、福利水平、工作环境、晋升通道等。当看到昔日的同窗尤其是那些能力、条件不及自己的同学,都已升职加薪,自己却还在基层打拼、在工作中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没入迷茫中。

四、新员工实现角色转变的对策

如今,国企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中,青年员工在国企大有可为,因此为了早日实现自身价值,投身到企业的发展洪流之中,新员工需要尽快转变身份。

(一)转变思维,准确定位

角色转换原则之一是要做好受挫准备。部分新员工身背名校光环、各种荣誉加身,然踏上工作岗位后发觉自身储备的知识无法与岗位工作结合,处理工作不能得心应手,这种挫折每一位新入职员工都会遇到,但不同的人选择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有些人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放弃,有些人坚守初心,勇敢面对。随着角色的转换,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待事务的心态不同,也会作出不同的应对措施。当面对挫折与压力的时候,要用冷静的态度,进行正确的受挫归因。其次,要乐观面对挫折。挫折会让人心情变得不愉快,但坚持过后,会发现自己获得了成长与收获,也是对自身意志的锻炼。最后,要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不断优化,脚踏实地前进。

入职新员工要意识到职场与学校的差别,职场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美好,但也不用过于悲观。新员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去主动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及人际交往,要具有“空杯”心态,一线的工作简单、枯燥,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只有第一步走得稳,后面才能走得快。

(二)端正态度,纠正偏差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电脑,那么人的身体就是电脑里的硬件,电脑里的软件就是人的思想,思想可以被人所控制,所以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安装。

态度决定一切,自身态度的转变是实现角色转换的前提,也是角色转换的原则之一。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在角色转换中,积极、正确地进行角色学习。同时,自己的心理预期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如果自己的心理预期过高,当这种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无法契合时,就会因为这种差距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因此,在工作及生活中我们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心理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处理,一是进行注意力的转移,二是合理地进行宣泄,三是进行情绪升华,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作出改变。同时要保持理性,做到出现问题冷静处理,新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如何应对。

(三)主动学习,提升职业品质

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是实现角色转换的又一原则,学生时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有限,进入职场更多的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养成一种勤学、勤思考的习惯。

常怀求知之心,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进行专项学习,形成学习闭环。在工作中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专心工作提升自我的同时,要注意观察身边的其他同事,发现别人的长处,并将这种长处运用到自身,同时要注重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不可只囿于现在。

常怀求实之心,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将职场作为新的学习生涯的开始,学会清零、学会遗忘。不断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为迅速适应岗位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入职新员工刚走出学校,应当充满朝气、敢为人先,多些创造创新活力,夯实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加强自己作为“职场人”的责任、深化“职场人”的角色,在工作中树立主人翁意识,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付出,这是实现角色转变的必经过程。

五、結语

在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们会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有多种角色的转变,也总是会期待角色的转变,同时也会担忧角色转变后的不适,人生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角色的转变意味着经验、成长。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只要新入职员工正确处理角色转变之间的差异,端正转变思维与态度、掌握转变方法,就一定可以实现由“学生”角色向“职场人”角色的华丽转身,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抱负。

参考文献:

[1]董莉,李猛,于环.论医学生职场的角色转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3):47-48.

[2]范强,谭敏,常卫东.谈虚拟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3(14):180-181.

[3]李飞.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3(04):111-115.

[4]张晶晶,刘洪.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性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6(04):70-77.

[5]刘慧卿.电力知识型新员工入企心理调适及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5.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李耀帮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新员工角色转变国企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杭州市中小IT企业新员工离职原因探析
电力企业新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电力企业新员工四段式入职培训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