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2022-11-25 06:27王彤李慧颖白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4期
关键词:小农户经验

王彤 李慧颖 白丽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的农业服务,并且能够将分散的小农户联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是一种新型农业服务模式。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户;经验

1984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逐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也随之应运而生。该文件对社会服务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持,满足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对信息、供应和技术进步的需求。在《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商品生产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商品化服务的发展,将完善社会服务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在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我国重点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其中包括发展乡村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能够为农业社会化体系服务的各类服务组织,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农业经济组织组成的一种发达的网络系统,主要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提供不同的服务,包括农业供应服务、农业销售、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等。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发展完善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89.3万个,服务营业收入总额1688.8亿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庞大,主体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服务专业户等。在各类农业服务组织中,专业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中农业服务专业户的数量为44.59万个,占比为50%。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为27.75万个,占比31%(见图1),各服务组织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农业社会化的发展。

(二)服务组织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稳步增强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对象有农户、涉农企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其中服务小农户的数量占比偏小,其数量占全国服务组织总数的40%左右。近些年来,农业托管服务发展迅速,成为面向小农户服务的主要服务组织,对小农户的带动力逐步增强。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15.1亿亩次,其中服务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9.23亿亩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类型包括耕、种、防、收等。通过图2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托管种类较多,其中服务小农户的亩次占农业托管总亩次的比重较大。(见图2)

(三)各服务组织营业收入发展态势较好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服务组织营业收入为1688.8亿元。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营业收入最高,为706.96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42%。其次是企业的服务组织营业收入,为482.9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9%。(见图3)

全国服务小农户的营业收入为961.5亿元,农民专業合作社总营业收入为706.96亿元,其中服务小农户的服务营业收入为432.32亿元,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营业收入的61.15%。在五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各类农业服务专业户服务小农户的营业收入占农业服务专业户总收入的比重最高,为74.57%。这表明各类农业服务专业户对小农户的服务力度较大,服务效率较高。(见图4)

二、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初见成效,服务主体的种类多样,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但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数量偏少

当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象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小农户的服务力度不足。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仍然是小农户,我国小农户的数量为2.3亿。截止到2019年我国服务小农户的数量为0.35亿,占全国小农户总数的15.2%。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小农户的数量偏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仍有待加强和完善,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农户的服务。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在生产领域的服务中,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收获”环节,以农业托管服务为例,“收”的托管面积为4.16亿亩次,所占比重为28.6%,在各类农业托管种类中数量最多;“防”和“种”的托管服务面积相差不多,分别为2.96亿亩次和3.41亿亩次;耕地托管面积为4.03亿亩次。在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中,应重点加强“防”和“种”环节。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和产中,对于农业生产的产后服务不足,农业发展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面支持。

(三)政府对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不足

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不足。美国早在2001年对农业服务的支持力度达到了农业生产总值的50%,其他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国内支持量的比例也在5%~20%之间。40年以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自2017年开始,我国虽然开始加大了对农业社会化的资金扶持力度,但对于社会化服务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政府的财政投入还有待加强。

(四)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

农业社会化发展所需资金较多,除政府每年的财政投入外,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也是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制度还不完善,金融服务手段较为落后,影响了农业社会化组织的资金贷款,阻碍了农业社会化组织发展壮大。其次,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小,农业保险的补贴金额较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农业保险补助仅占农业GDP的0.4%,其补助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处于较低的位置。农业保险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险额度。

三、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先进的科技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息息相关,美国地域辽阔,人少地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耕地,发达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及各部门分工完善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三大主体,即政府系统、私人企业和农业合作社。这三大主体分工明确,各自有相应的任务,共同推进美国农业社会化的发展。首先,政府服务系统主要是以农业局、农业部门以及农业院校为主,这些组织在联邦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农业活动,为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其次,私企是社会营利性组织,这些私企与农户签订合同,进行加工运输以及购销方面的合作,私企还提供给农户所需的市场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最后,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农场主自愿联合成立的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组织。美国的农业合作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农业信贷体系为农业提供贷款;二是与政府合作解决农村在电力交通的方面的问题。

2. 具有高度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美国农业法律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传统农业法案时期,在这一阶段美国先后出台了11部农业法案来保障农业的发展。通过这些法案解决了农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现代农业法案初期,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农业政策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市场化进程逐渐增强。市场化农业法案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解决了影响农产品在国内生产和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美国农业社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日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日本属于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小的国家,但是其农业发展却比较先进,主要归功于政府的支持和农协的服务。

1. 政府完善的财政支持和农业补助政策

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主要措施包括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例如出资修建道路交通、电力等设施;为农户提供农业机械的高额补贴等。

2. 农协为农业社会化提供完善而全方位的服务

日本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了农民协同组织,简称“农协”。日本农协规模较为庞大,覆盖了日本整个农村地区。在日本,有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会由农协统一采购,然后再以买价销售给农户,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农户的购买成本。农协也会给农户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对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销,降低销售成本,同时增加销售价格,保证农户增收。此外,农协也为农户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解决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的问题,并且还提供农业保险服务,这能够进一步增加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三)德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 政府垂直领导和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德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德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由政府机构垂直管理,政府采用立法的形式保护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维护它的合法权益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此外,政府还对农业企业实行信贷优惠政策,扶持农村信贷的发展。在政府的主导下设立了农业管理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农业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执行联邦政府的各项农业政策,公共服务部门主要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2. 具有完备的农业人才教育政策

德国农业教育历史悠久,主要采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模式。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德国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相互弥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各类人才,提供了完善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 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不足成了制约各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种困扰,德国在合作社组织之下,形成了完善的农业金融服务,建立了三级层次的农村信用合作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能够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降低贷款的利息;同时也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解决农户经济纠纷,提供金融贷款的担保以及农业保险服务等。

四、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有效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一)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

政府的扶持是促进农业社会化体系发展的重要保障。日本耕地面积虽狭小,但农业社会化发展较好,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对农业大量的财政投入,因此我国发展农业社会化也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我国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农业社会化体系的发展。减免农业税收,减少龙头企业制造初级农产品的费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等都有利于加快农业社会化的发展。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育专业人才

农业社会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技的支撑。德国采用双元制的模式為农户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国也应借鉴德国的人才教育模式。对于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组织中的成员实行技术型教育模式,对于农业院校中的高等人才采取职业型和管理型培养模式。建立人才认证制度,建设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队伍,提高农户的专业素质水平,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三)拓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

农业社会化体系的发展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美国联邦政府为农业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弥补了农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提高农村信用社资金融资的额度,降低商业银行农业融资的门槛,减少农业贷款的利息费用,简化贷款手续等做法都有利于拓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另外,开设新的银行网点,增加农业银行覆盖范围,提高可贷款的额度,为农业社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借鉴美国农业社会化的基础上,我国可以拓展生产服务领域,从产中和产前向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将农业社会化覆盖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农业托管方面可以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的服务模式。在金融保险方面政府可以为农业保险提供资金补贴,保险公司要加强与农户的沟通,提高农户对保险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农户的参保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加快农业社会化发展的进程,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统一性,加强农业中产前、产后和产中的联系,促进农业生产过程朝着一体化的进程发展。

(五)提高对小农户的服务水平

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需要,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了对农户的扶持力度,缓解了农户经营过程中的压力。我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小农户的资金扶持,提供充足的财政补贴,降低小农户的农业税收,减轻农业生产的负担。拓宽小农户的信息接收渠道,提升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程度,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对小农户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宜挺,肖志敏.中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比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6):78-82.

[2]安尔康.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3]顾瑞兰,杜辉.美国、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07):7-10.

[4]贾广东,张涛,刘睿文,魏杰.美国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科学,2015(10):22-25.

[5]徐翔临,刘卫国.日本农协对中国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示[J].管理世界,1995(06):175-182.

[6]蒋昕臻.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对我国农民教育的启示[J].农民科技培训,2012(10):13-14.

[7] 田小平.美国、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验借鉴——以中国河南省为例[J].世界农业,2016(04):45-51.

[8]郑辉.中国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建设研究[J]世界农业,2018(09):232-237.

[9]蘆千文,苑鹏.农业生产托管与稳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根基[J].南京大学学报,2021(03):58-67.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编号:BJ2019063)。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丽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小农户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论中国小农户的前景与出路
乡村振兴:“小农户”要靠“大农合”
适合小农户的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
“小农户”与“大市场”
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生产效率的比较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