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克从风论治小儿脾胃病之经验浅析

2022-11-26 08:44俞竟一王志莉杨珂娜常克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00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60075
江西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风邪脾胃小儿

★ 俞竟一 王志莉 杨珂娜 常克(.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600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0075)

常克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载,擅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守正创新,效验颇丰。笔者现将常克教授从风论治儿童脾胃病之经验浅述于下。

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其性主动,变化多端,伤人于无形。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有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食饮不节,外感风邪侵袭易由口鼻入,内乘于脾胃,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风气通于肝,小儿常脾虚肝旺,肝木克脾土,故常多发为脾胃病。

1 从风论治脾胃病之病因病机

小儿脾胃疾病为儿科第二常见疾病,常见的病证有腹痛、呕吐、泄泻、厌食、积滞、疳病等[1]。风为百病之首,风邪常兼杂它邪而伤人致病,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风邪终岁常在,且风邪伤人,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伤及,易发生多种病证。小儿脏腑先天发育不足,为稚阴稚阳之体,平素易感邪而发病,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多,风邪最易乘病,故在中医儿科临床诊疗中应突出从风论治疾病的重要性。

“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之风是指外感六淫中的一种病邪,为六淫之首。广义的风为所有外感致病因素的统称。《素问·风论》云:“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邪致病可有“外风” “内风”之别。

1.1 风从外感

外风特指六淫风邪由外界侵犯人体,如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如发为风寒、风热、风湿等。小儿胃小且脆弱,容物不多,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感外邪后易致脾胃不和,纳运失健,故小儿常表现为厌食。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发为积滞,而后经多种病邪夹杂或喂养不当及小儿禀赋不足,导致脾胃受损,津液消亡,临床上进一步发展成慢性消耗性疾病,即疳证。正如《小儿药证直诀·诸疳》所云:“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脾主升清,脾具有升降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濡养全身。若脾气为邪所困,不得升清,则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小儿药证直诀·慢惊》曰:“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 ”,故发为泄泻。

小儿肺脏娇嫩,易受外邪侵袭,肺卫御邪之力尚弱,风邪变幻多端,可与寒、暑、湿等各种邪气互为病理因素而伤于肺,肺气肃降之职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腑气机停滞不前,大便运行缓慢,且肺主宣发,津液运行失布,肠道不润,发为便秘。现今社会气候环境变化多端,每逢季节交换,寒温交替,虚邪贼风乘小儿抵抗力低下而入,发为外感,由表入里,肺病及脾,故小儿感冒病常并发夹痰、夹滞等兼夹证。

风善行数变,意为风性善动不居一处,常游走不定,风邪致病具有病位行无定处、发病迅速及病情变幻无常的特点。小儿外感风邪后易合它邪,感邪即发,如小儿急性腹痛、腹泻等脾胃病,患儿常表现为腹痛,起病急、疼痛位置不固定、病情发展快,若急性腹泻者,起病急,病势凶,发为暴泻,传变也快。

1.2 伤风内动或内外兼杂

我国最早儿科学专著《颅囟经》提及“三岁以下小儿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小儿既为纯阳之体,而生理病理特点表现为三有余四不足,脏腑娇嫩,又为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儿感外风后扰动肝脏,肝为阳脏,肝阳上亢则生风,发为肝病,如哭叫目直、呵欠顿闷、项急等。肝五行属木,脾土常弱,凡病或新或久,皆引动肝风,风气又通于肝,则发脾病,乏力泄泻,不思饮食。

小儿肺脏娇嫩,易遭受外来之风侵袭,邪气由口鼻而入,内乘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气机壅滞,郁而化热,脾开窍于口,风热火邪循经上扰,则口舌生疮作痛,脾不升清则精微不布,小肠泌别清浊失司,合污而下,致成泄泻,随之引发的还有腹痛、厌食、疳证等[2]。儿童还常因外界环境不适,易受惊吓,自身神气不足,情志不遂,肝气失于条达,横逆冲胃,胃气上逆发为呕吐。

蜀地处西南,因其盆地地形及多潮湿阴雨天气,湿邪困遏人体之阳气,脾胃升降失司,故多发脾胃病。此处人民常年嗜食辛辣及糕点蜜饯等,味辛食物可发散解表、行气活血、发汗祛除湿邪。相关研究显示,气候湿度也影响人体对甜源食材的需求度,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消耗的能量大,为维持平衡,采取甜食来补充能量[3]。故蜀地小儿除“阳常有余”的生理特性外,还具有地方独有的病理因素,加之风邪最易侵袭,邪气入里或脾胃夹湿化热等多因素夹杂,患儿体内蕴结脾胃伏火,引起口疮、厌食、便秘等。

2 从风论治脾胃病之治法方药

常克教授总结外风及内风的致病特性,针对儿童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强调从风论治小儿脾胃病的重要性。故在辨证论治上要厘清标本虚实,法当祛除外风、平息内风、运脾调肝等,并顺应小儿的生理特性,方药使用多有辛散祛风、疏肝理气、健脾升阳等性质,最终达到脾升胃降、气血冲和的状态。脾胃乃中焦气机斡旋之地,气血生化之源,亦为后天之本,若脾胃未受邪扰,则四季脾旺而小儿常安,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1 祛除外邪以消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在临床辨证施治中针对风邪兼杂的不同邪气,应予以疏散外风并祛其邪气之法。

《幼幼集成》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吾师认为小儿肺脏娇嫩,肺气不足,加之脾胃功能尚未健全,饮食喂养稍有不慎易导致脾胃受损,外感邪气兼杂脾胃受损,故出现厌食、积滞等病证。临床治以疏风散邪、消食和胃,方药为《丹溪心法》中的保和丸加用蝉蜕、荆芥、防风、桔梗、枳壳,命名为保风汤。保和丸由山楂、神曲、陈皮、半夏、莱菔子、茯苓、连翘组成,具有消食导滞之功,是治疗食积的首方。吾师针对外感夹积的患儿,在原方基础上加用辛温之药荆芥、防风祛风散寒解表;蝉蜕性甘、寒,归肺经,疏散风热,外解表邪;桔梗开宣肺气、枳壳苦降下气,一升一降,顺应脾胃气机升降有序之势;全方共奏祛除外风、消食和胃之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论》有云:“小儿吐泻者,皆由脾胃虚弱,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之所致也。”

常克教授认为从风论治泄泻不能仅局限于从风邪致病的病因病机讨论,还应聚焦于风药在组方论治中的作用。风药多性温、升散,除燥湿以外,其作用趋势向上,又可顺应脾主清、升发阳气的功能特点,故云风胜湿。常克教授选用荆芥、防风、升麻、柴胡、炒苍术、姜厚朴、陈皮、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桂枝、白术组合成荆芥1号方,予以荆芥、防风祛风燥湿,荆芥祛风散邪,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性平和,祛风范围广,也可治脾虚、清阳不升之泄泻,方遵古训,运用平胃散中炒苍术、陈皮、姜厚朴等药以健脾理气化湿,在仲景名方五苓散中猪苓、茯苓、泽泻等淡渗利湿药物的基础上,辅以升麻、柴胡适时升发阳气止泻,恰好顺应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之特点。

小儿脾胃病并不单发一种病症,如积滞日久,郁而发热,火为阳邪,其性炎上,可伴发睡眠不安、夜啼、磨牙、口疮等兼病。吾师不拘泥于古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若有饮食积滞,则患儿常夜寐不安、眠时喜俯卧位,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为饮食积滞、神不守位。导师自拟四消丸(山楂、神曲、隔山撬、鸡矢藤),并加用自拟睡睡系列方中的睡睡2号方(荆芥、防风、僵蚕、蝉蜕)治疗,四消丸有消食健脾之功,睡睡2号方主祛风安神,二方合用针对食积并发眠差患儿效果甚佳。其中运用睡睡2号方治疗脾胃病,意为取其祛风之性,因风者善行、善动,风者散之,能助脾运化,脾以运为职,需有吹嘘振作之功,乃能畅中州气化,而育万物[4]。

2.2 脾病治肝以息风

基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肝脾二脏的相关性在生理及病理上均相互影响,其相关性可概括为“气机相调,营血互养”[1]。肝木之气主升、主疏泄,脾主运化水谷,脾土得肝之疏泄能更好地运化精微,气机升降有序、营血互养,肝脏体阴用阳,水谷精微充养肝脏,肝木得升发阳气能更好地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现代中医儿科临床大家汪受传经临床实践,积累“脾病治肝法”之经验,提出调理脾胃者,非惟脾病治脾,胃病治胃,而必调和五脏则病自愈;若肝脾不和,则治在平肝调脾,扶土抑木[5]。

然小儿脏腑稚嫩,易感受外邪,邪扰肝风妄动,或因学龄期及青少年正处于主观意识形成阶段,易情志不和导致肝脏疏泄太过或不及,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肝木克脾土,脾胃气机不畅,常发为呕吐、功能性腹痛等脾胃病。

吾师在功能性腹痛治疗中,经对症祛除病因后,治法以疏肝行气止痛为主,自拟行匀散(青皮、陈皮、枳壳、延胡索、香附、台乌、川楝子)治疗,其中青皮与陈皮同为橘的果实,青皮为幼果外皮,陈皮为成熟果皮,二者皆可疏肝理气,陈皮偏于健脾之效、而青皮疏肝破气止痛之力甚好。青皮、陈皮药对见于化肝煎,其组合与药物升降浮沉之性有关,寓青皮之降与陈皮之升于一炉而使三焦气机得条畅[6]。川楝子性苦寒,归肝经,功主疏肝泻热、行气止痛,配伍延胡索行气活血,更增强疏肝止痛之功,枳壳在《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中载:“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台乌辛温,除行气止痛外,还可温肾散寒,对寒凝腹痛效果显著,腹痛日久,入络入血,香附疏肝解郁,为气中血药,延胡索为血中之气药,二者相须为用,行气止痛之力更甚,但在临床论治中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杀伐。全方共奏疏肝行气止痛之效,使得肝脾调和,气血通畅,效如行云流水,则腹痛愈。

吾师针对小儿脾胃存在伏火的病理特点,常使用泻黄散类方治疗脾胃病。泻黄散由北宋钱乙所创,首载于《小儿药证直诀》,由藿香、栀子、防风、石膏、甘草五味药组成,方中重用防风疏散脾胃伏火,藿香芳香悦脾,石膏、栀子清热泻火,甘草解毒和中。纵观全方,遵从“火郁发之”之旨,疏散中佐以清泻,而非寒凉直折火邪,能泻脾胃伏火而无损伤脾胃之虑[7]。吾师临床辨病在泻黄散的基础上,加用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芩组成清黄散,银花、连翘之品疏风散邪,清热解毒;蒲公英入肝、胃二经,有利湿清肝之效;黄芩清里热、燥湿泻火解毒。全方诸药合用外散风热之邪、内清脾胃积热,内外兼治,效如桴鼓。

小儿脾胃积热易致阳明胃热亢盛,热迫汗出或热灼津液,故发为汗证。吾师还认为小儿爱汗出,与肝气升发、肝热上蒸有关,据此自拟大汗汤(党参、石膏、知母、生甘草、厚朴、枳实、槟榔、牵牛子、蒺藜、夏枯草、钩藤、石决明)治疗[8]。大汗汤由白虎汤加减、自拟通腑散及平肝汤组成。方中以白虎汤为基础化裁,人参换党参,其性平和,健脾生津,以石膏配知母清热益胃生津,取清阳明经气分热之意,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有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厚朴、枳实、槟榔、牵牛子此四味药有通腑消积化热之用;钩藤、夏枯草清热平肝,蒺藜平肝抑阳并息风,石决明平肝收敛止汗。全方从消食积、清胃热、平肝敛汗三方面共同治疗,疗效甚佳。

3 结语

目前脾胃系统疾病依然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脾胃病的常见病因有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疾病药物损伤等,感受外邪亦为主要病因。诸多外邪中,以风为首,吾师强调应重视从风论治脾胃病的重要性,除从“风”论与脾胃病病因病机的相关性外,亦有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可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诸多借鉴,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风邪脾胃小儿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小儿涵之三事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小儿难养
黄精治乏力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