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究

2022-11-26 12:48林小琴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立德树人

林小琴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究

林小琴

[泉州师范学院]

随着“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越来越重要。但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普遍存在资助精准化不足、缺乏精神帮扶、忽视发展型引导等资助与育人相分离的现象。文章以贫困生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从经济保障、精神培育、素质提升、发展引领等多方面构建“资助与育人并举,扶贫与励志并重”的工作格局,实现由救济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换,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立德树人;发展型;资助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要把“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这既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精神指引,也是强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向指导。[1]

近年来,国家针对大学生的资助制度不断完善,资助标准不断提高,资助体系多元化,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但是,无论从学生自身成长需求,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言,都对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育人要求。[2]高校资助工作应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从而推进高校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工作理念陈旧,资助不够精准

多数高校资助工作由于没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手段与扶贫、民政等部门协作共享数据信息,对贫困生数据分析不够透彻,缺乏对贫困生困难程度的动态调整等原因,导致对资助对象认定不够精准。高校资助育人内容形式相对单一,没有根据个体差异及不同阶段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精准资助育人方案。

(二)重视经济解困,缺乏精神培育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往往注重经济帮扶、忽视思想引领,出现学生误读国家资助政策,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对经济帮扶产生依赖;申请资助时缺失诚信,受助时感恩意识、自强自立意识、责任使命感不强等问题。贫困生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敏感等现象。但作为大学生的他们,又具有丰富的情感需求,渴望得到认可;而模式化的资助审核和助学金发放形式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帮扶,满足不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

(三)囿于保障扶困,忽视发展引导

高校多数是以学费减免、助学贷款、贫困补助、各类奖助学金等经济帮扶的方式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虽然能够帮助贫困生解决一定程度的经济困难,但对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能力、强化学生成长意识的帮助作用不突出,并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在保障型经济扶困的基础上,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贫困生的内在成长需求及长远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育人措施。

二、创新工作理念,推进资助精准化,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贫困生”为中心,创新工作理念、推进资助精准化,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一)创新工作理念,推进资助精准化

1.健全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1)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资助育人工作应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从全局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校级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级资助工作小组、班级困难评定小组”四级资助育人体系。

(2)形成有效的资助育人协调机制。资助育人工作应汇集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党员干部等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着力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新格局。

(3)构建科学的资助工作评价体系。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规范贫困认定程序,加强监督力度,完善工作考评办法;建立起定量与定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议与校外评审相统一的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评价体系。

2.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1)精准识别“三步曲”

要明确认定流程,细化认定标准,完善认定制度,在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的不同阶段更加科学准确地识别认定贫困生。

新生入学前,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一是将资助政策宣传信息随录取通知书寄达学生。二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相关资助政策信息。三是组织“资助政策乡村行”宣传活动,由资助工作人员和学生资助宣传志愿者组成走访队伍,走访新生家庭、村委会(社区)、就读高中学校等方式,广泛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四是学校开通资助政策咨询平台APP、咨询热线等,让贫困生可以及时、详细地了解资助政策。五是请贫困生在入学前通过学校资助管理系统填报本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助学校在第一时间初步筛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新生入学时,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及时关注新生报到时随身携带的行李、穿着情况、绿色通道现场情况等客观现象,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参考依据。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向新生介绍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政策等。

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应通过贫困生申请、谈心谈话、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评议、学院贫困生认定工作组复核等方式,开展综合认定,初步把贫困生识别出来。

(2)精准建档、动态管理

一是充分运用“福建省精准资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搭建集信息采集、资料审核、最终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贫困生大数据分析、量化和服务平台。做到“一个不漏”。二是及时更新完善贫困生的基本资料、受助情况、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等信息,实现对贫困生数据库的动态调整,确保动态化管理的精准识别。

3.科学确定资助方案

科学制定资助育人方案,综合运用各方面资源,将“雨露”给予最需要的学生,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实现精准资助效益的最大化。[4]

一是依托大数据分析,为贫困生“精准画像”,设计个性化帮扶方案。例如将建档立卡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孤儿、残疾学生列入重点资助对象;为家庭遭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扶等。二是共享学生成长数据,助力贫困生综合能力提升。例如,动态掌握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制定学业辅导、实践综合能力提升等成长发展的“精准资助包”。

(二)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

1.“扶困”与“扶志”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结合资助育人工作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资助育人活动,坚持“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全方位落实“感恩、励志、诚信、责任感”主题教育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一是通过开展“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善学如泉,自强不息”“以诚立人,顶天立地”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恩奉献、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二是引导受资助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传递资助之爱,弘扬新时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三是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大学生服务标兵认定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四是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让贫困生在规划引导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并以此为动力,砥砺奋进。

(2)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心理需求,发挥情感共鸣效应

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导师、朋辈帮扶制度,注意“爱在细微中,助在当助时”资助时机选择。资助育人形式应有机动性、应急性,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例如,寒暑假为特殊困难学生发放返乡车票补贴、组织寒假留校学生吃年夜饭等活动。

关注心理需求。一是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扶工作。二是结合贫困生个体差异、受助需求,通过个别面谈、网络咨询等方式及时为贫困生开展心理帮扶,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困难。三是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疏导功能,通过心理沙龙、讲座、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培养贫困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

2.“扶困”与“扶智”相结合,搭建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

高校扶贫助困主要有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社会奖助学金等“输血型”的形式,但对提升学生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帮扶力度不足。高校资助育人重心应由“输血”转向“造血”,搭建发展型资助育人平台。

(1)推动“发展型”资助,实施贫困生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一是合理安排各类奖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的比例,加大勤工助学、奖励帮扶等有偿资助的力度。二是通过学习帮扶、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项目驱动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从而促进贫困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三是对学生在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给予奖励和帮扶,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

(2)创新勤工助学模式,设计“造血型”资助项目

创新勤工助学模式,搭建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主要目标的项目资助平台,促进扶贫助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力求在“资助力度”上更加精准。尝试社会奖助学金项目化管理模式,将经济帮扶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将学校原有的劳务型勤工助学模式升级为科技型、智慧型、创新创业型的勤工助学模式,通过奖励资助学生参与竞争性赛事、发展型深造等措施,助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如高校成立了浅水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创业平台实践基地等,引导鼓励受助学生通过创新引领、项目驱动等方式发挥专业特长,锻炼和提高专业能力,从而实现在受助自助过程中提升成长发展能力和社会竞争实力。

(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精准做好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帮扶

一是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党政齐抓,职能部门统筹协调,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二是精准做好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帮扶,建立工作台账,掌握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多部门联动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提升就业竞争力。例如通过开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等,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开展贫困生就业意向沙龙、座谈会等,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分析就业形势,推荐就业岗位;设立贫困生求职创业补贴、就业补助等专项资金。三是宣传“国家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引导,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拓宽资助育人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协同慈善总会、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奖教机构,拓宽资助育人平台,拓展资助育人渠道,促使学校资助育人体系更为多元化。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在学校设立社会奖教资助项目,既引进社会资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借助社会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励学生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5]

三、思考启示

(一)目标明确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动力

资助育人工作应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求,结合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理念,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改进方式,丰富内容,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构建经济资助、精神培育、励志强能、发展支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6]资助育人工作应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

(二)机制健全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基础

遵循国家资助政策,在学生资助工作的经验和基础上,应充分听取师生意见建议,打造标准化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完善学生资助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学生应急资助管理体系。健全的工作机制、资助管理体系、资助效果评价机制为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创设扎实的工作基础。

(三)活动鲜活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抓手

在做好兜底保障资助工作的前提下,应致力于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育人活动。如校园励志先锋人物评选、助学贷款主题征文征集、资助“三行”主题活动、奖助学金颁发仪式、爱心义务家教等,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优化资源配置,兼顾“输血”与“造血”功能,实现资助工作由“给予型”“输入型”向“励志型”“强能型”转变。

(四)队伍稳定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保障

重视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资助工作队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工作到位,从根本上保证资助育人的成果。校领导靠前指挥,谋划和部署资助育人工作;学工部和各学院贯彻落实工作有力;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学院学工办执行工作到位;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学生资助工作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1]朱喜坤.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法宝[J].北京教育(德育),2012(11):22-24.

[2]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 76-78.

[3]张维维.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5):17-19.

[4]周才文,肖立.新时代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与实践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241-242.

[5]李旭新.三维一体管理——走出高校贫困生工作二律背反困境的路径选择[J].商,2015(41):95.

[6]李迎君.立德树人下民办院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1(24):53-56.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立德树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