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包虫病感染及防控现状

2022-11-27 02:14郭雅旭
畜禽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绦虫包虫病家畜

郭雅旭,张 平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0 引言

包虫病(Hydatidosis)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肝、肺、脑等脏器,成虫寄生于犬、狼等食肉动物肠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好发于高寒畜牧区,经粪口途径传播,被列为必须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申报的多种动物易患疾病[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纳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16 种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

1 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在犬、豺、狼、狐等终末宿主小肠,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孕节活动能力较强,能沿着草地或植物蠕动爬行、裂解,可污染较广阔的土壤及水源等周围环境。当牛、羊及灵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吞食了虫卵或孕节后,六钩蚴在小肠内孵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至肝、肺、脑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棘球蚴在中间宿主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当中间宿主体内的棘球蚴被犬、狼等终末宿主吞食后,在宿主胆汁激活下,棘球蚴顶突翻出,附着小肠壁,其内的原头蚴发育为成虫。每一个棘球蚴内含有大量的原头蚴,因此终末宿主体内荷虫量往往极为可观。

2 流行现状及其危害

2.1 流行现状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紧邻成都平原,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自然环境复杂,生态多样,物种丰富,存在适宜包虫病流行的复杂自然因素和多种社会因素,有完成棘球绦虫生活史的各类中间和终末宿主,成为其生存繁殖的“天然摇篮”。

近年来,阿坝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包虫病的防治,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牧区、半牧区人、畜的感染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据调查显示,2004—2012年阿坝州报道人包虫病病例812例,涉及阿坝州10个县,患者中牧民和农民占比高达90.52%,其中马尔康、若尔盖和阿坝3县的感染率最高[2]。2012—2015年若尔盖县牦牛平均感染率达2.7%,粪抗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同乡镇的犬只感染率介于9%~90%[3]。到2016年,阿坝州包虫病感染波及到了13个县。牧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生产管理方式以及犬只管理不当等因素给该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2 危害

牦牛、牛羊等家畜是牧区、半牧区牧民、农民等的重要经济来源。棘球绦虫的虫卵或孕节污染牧场、草原、水源等,牦牛、牛羊等经济动物被感染后,肉用、奶用家畜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及饲养周期延长,使役动物驮载性能丧失,严重时棘球蚴产生的毒素可直接导致动物死亡,给当地畜牧业带来沉痛打击。全国每年因包虫病造成的家畜死亡量达5 000万头,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2014年,仅四川省因包虫病造成的家畜死亡、脏器废弃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6亿元[3]。此外,若被感染家畜的内脏器官处理不当或随意丢弃,易被犬只、野生动物采食,导致感染或二次感染,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还会阻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除犬外,阿坝牧区、半牧区的狼、狐、高原鼠兔等野生动物也是棘球绦虫的宿主候选,其之间相互交叉感染为高原地区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一定挑战。邱加闵等报道石渠、甘孜2县狐狸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44.4%,鼠兔、松鼠和灰尾兔棘球蚴的感染率为5.6%~25%[6]。棘球绦虫在野生动物间的流行,囿于牧区、半牧区特殊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反过来加剧了家养犬只和家畜感染的复杂性。

3 流行原因分析

3.1 环境因素

阿坝州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州内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形成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和农田等多种生态类型,天然草原占全州土地面积的53.8%,拥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地貌复杂、地理环境独特;气候随海拔变化,从亚热带到温带、温寒带、寒带,呈明显垂直差异,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气候变化多样,年平均气温不超过10℃;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阿坝州丰富的生物系统,成为了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被誉为生物基因的重要储备地,拥有大熊猫、雪豹、云豹等一级保护动物26种,小熊猫、岩羊、猞猁等二级保护动物66种。高寒潮湿的自然条件,广阔的牧区、半牧区以及丰富的生物物种为包虫病的流行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3.2 犬只管理因素

由于牧区宗教信仰和生产方式,阿坝州大部分地区牧民均有养犬习惯,家养犬只数量较多,2020年仅石渠县犬只饲养达1.5万只,且大多呈放养、散养状态[7]。牧民不杀犬的宗教信仰导致野犬、无主犬基数逐年增多,犬只管理落后,家犬易与家畜、野犬、野生动物等接触,更易于棘球绦虫在不同动物间的交叉感染。且牧民有用生肉、牛羊脏器饲喂犬只,但并无定期驱虫和接种疫苗的习惯或条件,进一步助长了犬棘球绦虫的感染率。犬只的感染率和当地家畜包虫病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2]。另外,牧民大都有拥抱、抚摸犬只表达爱意的习惯,甚至和犬同吃同住,和犬接触后有不洗手、不消毒的行为,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大多数牧民还有吃风干腌制生肉的习惯,导致牧民包虫感染率高居不下。

3.3 家畜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阿坝州牧民家畜以牦牛、牛羊为主,均是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集约化养殖,阿坝州家畜饲养多以游牧方式进行,以采食天然牧场的草料为主,增加了家畜接触棘球绦虫虫卵或孕卵节片的概率;管理落后,缺少定期检疫、驱虫、畜舍消毒等管理手段;家畜多与犬混养,增加了家畜与犬只、野生动物粪便接触的机会,提升了牛羊棘球蚴的感染率。再之,牧民习惯性屠宰未经检疫的家畜,且屠宰时防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自身感染,屠宰后随意丢弃家畜内脏或未经处理饲喂犬只,造成犬只被感染及周围环境被污染。

4 防治措施与展望

目前包虫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2种。人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重点通过外科手术将包囊移除或通过穿刺方式将药物注射至包囊中,但处理不当易引发并发症,术后护理不当易造成继发感染,偶见急性过敏反应。药物治疗以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但只能抑制棘球蚴在体内的增值和转移。家畜的包虫病治疗多使用吡喹酮,并在服药7 d后需再强化驱虫1次。目前包虫病通过手术治疗,手术费用昂贵,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10种经济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但由于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有其局限性,因此有效控制包虫病的关键在于预防。

4.1 严格犬只管理

犬只管理起步晚、科学性差成为防治难点。犬在阿坝州包虫病的传播中起主要作用,导致包虫病成为威胁阿坝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寄生虫病,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牧区人民脱贫致富。犬作为阿坝州棘球绦虫的主要终末宿主,控制住犬的感染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进一步提高对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认识,形成科学饲养、管理犬只的制度,切断犬、畜、人之间的闭环,对防治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减少家犬、野犬数量。制定准养、限养制度,实行犬只饲养、死亡登记,发放动物标识,及时回收死亡犬只尸体及动物标识;成立捕杀队伍定期捕杀无主野犬。二是定期免疫、驱虫。定期为牧区半牧区、农户饲养犬只接种疫苗,发放驱虫药,做到“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定期统一对野犬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加强粪抗原检测方法的基础研究。目前无论是适用于基层普筛的犬包虫病粪抗原ELISA试剂盒还是用于实验室痕量检测的PCR法,均有其局限性[8]。

4.2 推进现代化饲养管理模式

包虫病的流行多发生在牧区,与当地牧民防范意识较薄弱、对家畜内脏随意丢弃和饲喂家犬等不良习惯有关。针对牧区游牧形式不利于管理的问题,借鉴合作社的形式,探索牧区集约化养殖新模式。参考内蒙古和西藏地区异地扶贫搬迁和畜牧业产业化互动的模式,在“限制开发区”和“生态脆弱区”迁移牧户,依托安置点建合作社或养殖小区,在现有牧区实行草场承包制、家庭牧场和联户牧场模式,在牧区搭建畜舍,推广舍饲养殖、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既利于草场的休养,又便于粪便污物的集中无害化处理[9-10]。包虫病在我国属于强制免疫范围,在包虫病流行区域需要建立牛羊等家畜定点屠宰场和检疫设施,严格执行宰杀前后检疫及脏器统一无害化处理,在此工程中要求使用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苗对种羊进行程序化免疫,对新生羔羊、补栏羊及时进行免疫,并建立免疫档案,做好免疫记录。同时,应引导教育养殖群众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生病变脏器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提高广大群众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3 加强教育,提升牧民卫生防护意识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感染棘球绦虫的犬只是人类最密切最直接的传染源,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人感染包虫病的风险。通过包虫病科普录像、宣传画、宣传册、病畜包虫病感染脏器标本等,对群众特别是养殖屠宰贩运群众,开展包虫病的危害、防治知识和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宣传,提醒群众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肉,讲解包虫病的传播途径,提高防病意识,使包虫病防治知识深入每个家庭和个人,达到宣传的目的。通过入户宣传、知识讲座、发放调查问卷和防治手册、定期调研走访、制作标语、广播、橱窗等形式,加强对牧民关于包虫病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治疗等的知识普及,进一步提升牧民的卫生防护意识,可有效阻止包虫病在人畜之间的传播。如减少牧民与犬的直接接触;在触摸犬只后,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切断传播途径;改变生食风干肉类、饮用生水等不良卫生习惯,禁止用发生病变的牛羊脏器饲喂犬只等。

4.4 注重基础研究,提升疫苗效能

我国人包虫病主要包括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由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引起,其中以CE为主,由于包虫病治疗困难,近年来包虫病预防基础研究成为控制包虫病传播的热点。目前包虫病疫苗主要有Eg95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该疫苗的研制较为成熟,已商品化,羊免疫后可产生较高的保护力[11]。但存在以下问题:①该疫苗主要适用于羊,免疫牛时抗体滴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免疫效果不稳定,而阿坝州的主要经济家畜为牦牛。②Eg95接种程序复杂,要进行2次免疫并辅以佐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免疫效能,且要考虑一免是否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12-13]。棘球蚴侵入人体后可在体内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在肝、肺、脑、肾等多种脏器中呈浸润性增殖,寄生部位形成包虫囊,引发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脑包虫病和肾包虫病等,导致实质性器官发生占位性病变、萎缩、功能退化及坏死,因此迫切需要加大细粒棘球绦虫的基础研究,尽早研制出廉价高效的畜用商品化包虫病疫苗。同时,由于犬在包虫病传播中的特殊作用,针对犬成虫疫苗的研发也极为迫切。

猜你喜欢
绦虫包虫病家畜
家畜疾病治疗用药应掌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家畜疫病防控与诊断治疗实践探究
浅谈家畜饲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体内出现绦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