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危害及防控

2022-11-27 02:14韦启辉
畜禽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饲粮猪只矿物质

韦启辉

(柳州市鱼峰区白沙水产畜牧站,广西 柳州 545006)

0 引言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管理的实施,畜禽饲料的配比越来越复杂,对营养成分的控制也越来越精确,推动了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但在猪养殖业中,部分养殖户忽视了饲料成分的科学配比,导致猪只对矿物质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发生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就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危害及防控技术进行探讨。

1 矿物质营养素在猪养殖业中的应用

规模化养殖离不开科学的饲料供应,以确保猪只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充足摄入。除植物饲料外,还需要在饲粮中添加矿物质饲料,以全面补充矿物质营养素。矿物质饲料种类繁多,在猪养殖业中常用的有补充钠的食盐,补充钙的石粉、贝壳粉等,补充磷、钙的骨粉、磷酸氢钙等,补充硫、钾的硫酸钾,补充铜的碳酸铜,补充碘的碘化钾,补充镁的氧化镁,补充锰的硫酸锰,补充锌的氧化锌,补充硒的亚硒酸钠等。

这些矿物质饲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常量矿物质元素或微量矿物质元素,在饲养过程中,只要根据猪不同生长期对矿物质营养素的需求,科学添加矿物质饲料,矿物质元素以离子状态被猪胃肠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后,从而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矿物质饲料时,需要养殖人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或在科技人员指导下添加,以避免不同矿物质元素之间拮抗作用导致的干扰吸收问题,造成饲料利用效率低和引发猪只疾病。

2 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危害

不同矿物质营养素的缺乏,会对猪体造成不同的危害,导致猪出现相应的症状,影响猪体健康。因此,在采用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时,也要重视对临床症状的分析,从而及时、准确地判断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种类。常见的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危害有以下几种。

2.1 钙缺乏

钙元素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元素,也是猪生长必不可少的矿物质营养素。VD摄入少和饲粮中缺少钙元素是导致猪钙缺乏的主要原因,如长时间饲喂玉米等禾本科谷物。当猪缺钙时,会出现牙齿生长缓慢,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此外,食欲下降、消瘦、头面部骨骼变形、生长不良、跛行等也是常见症状。母猪妊娠前后缺钙会出现食欲废绝、泌奶减少、肌肉震颤甚至产后瘫痪[1]。

2.2 磷缺乏

猪缺磷常表现为对生长和繁殖的抑制。轻度缺磷的仔猪常出现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重度缺磷的仔猪会出现骨骼脆弱、变形,猪腿内弧形成“O”形腿。中度和重度缺磷常造成成年猪繁殖能力下降,且形成异食癖,如咀嚼石头、木板等。

2.3 钠缺乏

即饲粮中的食盐供应不足,造成矿物质营养素钠和常量元素氯的缺乏。猪缺钠和氯时,常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憔悴,对盐产生极度渴望,从而形成异食癖。猪的被毛散乱、无光泽。严重缺钠和氯时,还会引发肌肉震颤、运动失调和生产性能差。

2.4 铁缺乏

铁是维护猪快速生长和生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矿物质元素。猪缺铁时,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无法将氧气输送到各器官中,引发生长不良、精神不振、身体虚弱等症状。仔猪缺铁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采食减少,常出现腹泻、呼吸困难。快速生长的仔猪在运动后易出现膈肌麻痹痉挛,使身体严重缺氧而突然死亡。

2.5 锌缺乏

猪对锌的需求量较高,饲粮中缺少锌元素或钙元素含量过高导致猪对锌元素的吸收不良是锌缺乏的常见因素。当猪缺锌时,易出现腹部、背部、四肢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瘙痒、粗糙的皮炎症状,常继发皮下脓肿。公猪皮肤增厚、皮屑多,逐渐形成厚痂;严重缺锌时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断奶仔猪缺锌时,腹部和四肢关节部位的皮肤常出现红斑并转变为丘疹,当丘疹转变成痂块时易从皮肤上剥离。

2.6 硒缺乏

硒元素缺乏可对猪体造成严重影响,且不同年龄的猪只症状各不相同。幼龄猪缺硒时,可发生突然死亡。病程长的幼猪可发生肌肉收缩困难,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缺硒时会发生呼吸困难、皮下水肿、腹胀。成年母猪缺硒会出现繁殖障碍,易出现早产、流产等现象。而白肌病即营养性肌肉发育不良是缺硒猪的主要症状,由于缺硒导致钙磷在肌肉中沉积,可导致骨骼肌发白、水肿,部分肌肉变性、坏死。病猪心脏体积增大,心肌变薄,心内外膜出血,形成桑椹心[2]。

2.7 碘缺乏

猪缺碘时常见甲状腺腺体肿大,生长发育减缓甚至停滞。公猪发生性欲减退、不发情。母猪缺碘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或死胎、流产。新出生仔猪大多无毛或被毛稀少,眼球突出,皮肤肿胀或发红充血,心跳过速,常在出生后几小时内死亡。

2.8 镁缺乏

镁缺乏主要表现为应激过敏。因为植物源饲料中所含的镁元素无法被猪直接吸收利用,所以饲粮中矿物质饲料添加不足是猪缺镁的主要原因。成年猪缺镁会出现兴奋过度、肌肉痉挛、平衡失调等症状,严重缺镁的猪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泌乳母猪缺镁的症状更为严重。断乳仔猪缺镁时,会出现四肢骨骼弯曲变形,肌肉震颤,四肢无力直至抽搐死亡[3]。

2.9 铜缺乏

猪缺铜的典型症状是毛发褪色、贫血、后肢无力,严重的腿变弯曲、生长受阻,部分猪发生瘫痪。因饲料中普遍含有铜元素,故铜缺乏较为少见。

2.10 锰缺乏

处于繁殖期的猪只对锰的需求量最大,如果缺锰会出现繁殖功能障碍。仔猪、青年猪缺锰会出现生长迟缓、骨骼异常、运动失调、食欲降低等症状。新生仔猪缺锰易出现红细胞生长障碍。

3 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防控

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原因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在防控中要抓住问题的根源对症施治,以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相应的治疗手段相结合,改善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问题。

3.1 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的原因

1)猪采食量不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的来源就是每天采食的各种饲粮。在养殖实践中,常见因饲粮的适口性不良引发的猪采食量不足问题,导致矿物质营养素缺乏。此外,限制怀孕母猪、育种公猪体重过度增长时采取限制摄食的措施,也会导致猪矿物质营养素的缺乏。

2)矿物质营养素的利用率低。矿物质饲料中含有的矿物质营养素形态与植物源饲料中的形态不同,在猪体内所产生的化合、分解反应也不同,总的来说,矿物质饲料中的矿物质营养素具有更强的生物可利用性,能够更多地被猪吸收利用。如果忽视了矿物质饲料的合理添加,往往造成猪矿物质营养素的缺乏。

3)饲料配比不合理。一方面,植物源饲料与矿物质饲料配比不合理,会导致某些矿物质营养素摄入不足,引发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另一方面,猪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如果营养元素的配比不合理,会影响猪对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引发猪矿物质营养素缺乏。

3.2 猪营养缺乏症的防控

1)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可以通过饲喂对比挑选出适口性更好的饲料,引发猪的食欲,使猪采食足量饲料,从而摄入充足的矿物质营养素。

2)科学添加矿物质饲料。加强对猪养殖的动态管理,根据猪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征,结合猪的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季节因素进行动态的生产性能监测,科学地添加矿物质饲料,以满足猪生长发育对矿物质营养素的需求。同时,也要根据矿物质饲料的不同特点,采取舔食、添加到饲粮或添加到饮用水等饲喂方法,使猪分时段、分种类地摄入矿物质营养素,尽量避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产生营养缺乏问题[4]。

3)利用检测技术提高饲料配比的合理性。对饲料成分、猪粪便和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准确掌握矿物质营养素的利用效率,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矿物质饲料的配比,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猪出现矿物质营养素缺乏时,要对症施治。如猪缺钙、磷时要适量补充骨粉、磷酸钙、鱼肝油等,并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缺锌时,要降低钙摄入量,并口服硫酸锌、肌肉注射磷酸锌进行治疗。缺碘时,可加喂碘盐,并口服碘化钠等[5]。

猜你喜欢
饲粮猪只矿物质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育肥湖羊对不同非常规原料采食偏好性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3~8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揭露动物营养中微量矿物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