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方治疗痰浊阻肺型AECOPD的 临床观察

2022-11-29 02:41杨云华龙敏孟庆娥龚伟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6期
关键词:苏子动脉血阻塞性

杨云华 龙敏 孟庆娥 龚伟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角度中,属于“肺胀”的范围[1],主要是以持续性呼吸道反应以及气流受限为明显特征的肺部病症,病情有进行性发展表现,会引发肺外不良情况,通常和有毒颗粒的暴露或者肺泡异常有所关联。当演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患者在短时间内有咳嗽加速、咳痰量增多,黏性程度提升,气短无力明显且高热反应[2]。现如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多行抗生素感染处理,且将支气管舒张药物应用其中,达到改善平滑肌痉挛作用,并通过雾化吸入来调节呼吸道局部反应,来调节气道通畅。但随着目前抗生素的滥用下,多数患者的耐药性有所增加,部分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等反应,所以临床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可快速改善AECOPD患者反应且能够减少激素用量的方法[3]。在中医学不断发展中,临床开始将汤药治疗应用其中,取得不错疗效。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方,治疗AECOPD患者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辨证确诊的80例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西医诊断原则:(1)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4]中关于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确定,患者主要有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的表现;(2)长时间吸烟或者接触职业性粉尘;(3)有明显的肺气肿征象。

中医诊断原则:(1)主症为咳嗽和咳痰,痰量有增多表现;(2)颜色发白有粘稠感;(3)气促明显;(4)胸闷憋闷;(5)纳少;(6)倦怠疲惫。

纳入标准:(1)满足以上诊断原则;(2)经中医辨证为痰浊阻肺;(3)经肺功能等级判定Ⅱ~Ⅲ级;(4)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真菌感染;(2)肺部肿瘤;(3)心脑血管;(4)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以下治疗方法 :(1)氧疗,通过鼻导管实施低流量吸氧,每分钟1~3 L;在必要情况下无创机械通气每日6~8 h。(2)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 德 混 悬 液(批 准 文 号H20140475,AstraZeneca Pty Ltd,规格2 mL∶0.5 mg×5支)4 mL;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批准文号H20140108,AstraZeneca AB,规格2 mL∶5 mg×5支)2 mL;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国药准字H20193086,深圳太太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 mL∶0.5 mg∶2.5 mg)雾化吸入,每日3次。(3)抗感染: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国药准字H20020598,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0 g)3 g,静脉滴注,每日2次;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0020,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规格100 mL∶0.2 g(以C18H20FN3O4计)]0.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4)止咳化痰处理,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国药准字H20050242,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 mg)45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解痉平喘,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0515,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75 g)0.2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

观察组行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方治疗,选取6 g陈皮,9 g法半夏,10 g茯苓,3 g乌梅,15 g生姜,3 g甘草,15 g炒紫苏子,3枚大枣,6 g全当归,9 g前胡,9 g姜厚朴,5 g肉桂。对于气虚患者加入6 g红芪,9 g党参;对于血瘀患者加入12 g丹参,对于痰多患者加入9 g浙贝母,6 g化橘红;对于咳嗽严重患者加入9 g蜜紫苑;对于肠胃功能较差的患者加入6 g炒鸡内金,9 g炒枳壳;对于睡眠较差的患者加入12 g酸枣仁。以上药物用水煎煮,每日2次,每次180 mL,连续治疗10日。

1.3 观察指标

(1)症状和体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的标准,进行量化等级评分,记录咳嗽、咳痰、喘息、纳呆、胸闷、哮鸣等几项指标状态,最低分0分,最高分9分,分数越高判定为肺功能越严重。

(2)肺功能指标:应用肺功能测定仪,记录用力肺活量(FVC)[6]、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占比(FEV1/FVC)。

(3)动脉血气值:在患者休息后,抽取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

(4)有效率:依据《中医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确定,其中有效为反应基本消失,疗效指数在90.00%以上;改善为疗效指数在70%~90.00%;无效为无改善,改善程度较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1.0为基准开展分析。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达,施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分值比较

治疗前,对临床反应和体征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哮鸣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其他因子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s,分)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40)对照组(n=40) t P咳嗽 治疗前7.42±1.87 7.71±1.50 0.765 0.4465治疗后3.21±1.09 5.12±1.59 6.2663 0.0001咳痰 治疗前7.52±1.70 7.69±1.52 0.4714 0.6386治疗后2.73±1.79 4.53±1.86 4.41 0.0001喘息 治疗前6.96±1.76 7.52±1.50 1.5315 0.1297治疗后2.22±1.73 3.52±1.92 3.1813 0.0021纳呆 治疗前6.23±1.72 6.32±1.42 0.2552 0.7992治疗后1.22±2.00 2.52±2.22 2.7516 0.0074胸闷 治疗前7.21±1.68 7.13±1.64 0.2155 0.8299治疗后1.63±2.01 3.13±1.98 3.3624 0.0012哮鸣 治疗前8.32±1.49 8.20±1.34 0.4638 0.6436治疗后1.73±1.69 1.42±2.02 0.9117 0.3638

2.2 两组肺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VC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FVC(L)FEV1(L)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 2.16±0.19 3.26±0.29 2.05±0.14 2.86±0.22 56.57±3.65 65.89±5.35对照组(n=40) 2.15±0.41 2.53±0.34 2.03±0.14 2.48±0.92 56.39±3.22 58.40±4.24 t 0.1399 10.3315 0.6388 2.5406 0.2333 6.9393 P 0.8891 0.0001 0.5248 0.0130 0.8157 0.0001

2.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疗效占比值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百分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4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而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mmHg)

表4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PaO2 PaCO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0)55.15±6.09 72.36±6.21*50.96±3.44 40.76±3.53*对照组(n=40)55.24±7.90 67.07±5.89*50.72±3.73 42.63±2.62*t 0.0570 3.9089 0.2991 2.6867 P 0.9546 0.0002 0.7656 0.0088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以气道黏液分泌较多,呼吸急促,咳嗽以及喘息为主要特征[10],其中气道出现感染反应、慢性支气管炎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因素,在西医治疗中多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来进行治疗。但有研究发现,经西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导致效果较差。在中医学角度分析认为[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归属于喘证以及肺胀的范围,发病位置在肺部,当痰浊在内部生后,引发气滞血瘀,气机不顺畅,从而瘀血阻络,因此在治疗上以宣肺化痰和理气宽胸为主要特征[12]。

有研究分析,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可达到有效价值。且二陈汤加减和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相比于西药单独治疗更佳,有证实表明,二陈汤加减的安全性更高。本文结果分析:在对两组临床反应和体征上比较,临床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经治疗后哮鸣评分比较,组间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其他因子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证实加行中医汤药治疗,其效果更佳。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抗生素可对感染情况进行控制,通过气道扩张,解痉平喘来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质和呼吸道的痉挛情况,通过氧疗处理来调节氧合程度[13],且在应用祛痰药物上来促进呼吸道的通畅,减少黏液的产生。在治疗后AECOPD的以上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观察组在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方的应用中,选取的半夏可达到润湿化痰的功效,同时将陈皮放入其中可理气祛痰,气能行津,津随气动,茯苓的加持具有健脾健胃,利水渗湿的功效,乌梅可止咳,生姜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甘草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止痛;炒紫苏子可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14];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全当归可通经调经,活络止痛,前胡可降气化痰、散风清热;姜厚朴可健脾消积、行气导滞、宽中理气、化湿平喘;肉桂能镇静镇痛、活血通经;红芪可补气固表、利尿排毒、生津养血;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本研究纳入的AECOPD患者,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和哮鸣反应。而经过治疗后咳嗽等表现分值均下降,说明通过以上药方的应用,减少了痰的产生,也调节了纳呆和哮鸣的反应[15]。

在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判定中,观察组FVC、FEV1、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校正有差异性(P<0.05),在上述结果中表明,COPD病理基础在于呼吸道的慢性炎性反应,所引发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时,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从而引发肺部通气阻碍,引发通气和换气功能的下降。因此对于AECOPD患者来说,均有PaO2、PaCO2值降低的情况,而本文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更明显,说明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治疗能达到调节机体缺氧,增加氧体内合成。

综上所述,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临床中施以二陈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方治疗,可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提升有效率。

猜你喜欢
苏子动脉血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勘误声明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我爱你,祖国
我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