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围中国500 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基于2022 年中国500 强企业排行榜

2022-11-30 10:33杨秀艳沈卓涛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省市营业竞争力

□杨秀艳 沈卓涛

2022年7月12日,《财富》发布了2022年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2021年,中国500 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2.26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上榜企业数增长17.4%;净利润为4.7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9.2%。与2021 年的榜单相比,今年上榜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大提升,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营业收入)从173.81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27.76 亿元人民币。

|中国500 强企业基本情况

(一)从企业数分布①本文企业省市划分以《财富》网公布的企业总部省市界定。看

1.企业数区域前五集中度为63.2%,上海居第2 位,仅次于北京。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前五个省市企业数共有316 家,合计占比63.2%。其中,北京居第1 位,有116 家,占23.2%;其次为上海,有63 家,占12.6%,居第2 位;广东紧跟其后,有62 家,占比为12.4%;浙江和香港分别有40 家和35 家,占比为8%和7%。

2.企业数行业前五集中度为36.8%,金属行业居首,上海宝钢入榜。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涉及35 个行业(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照榜单企业行业信息总结)。其中,金属业有60 家,占比为12%;房地产有44 家,占比为8.8%;机械设备与器材制造有30 家,占比为6%;基建与建筑、交通运输物流与仓储业均有25 家,各占5%,前五行业合计占比为36.8%。商业银行、车辆及零配件、化工尾随其后,企业数均超20 家。电力、电子和电子元器件、多元化投资与金融业、互联网 服务、贸易、煤炭、批 发零售、食品饮料、通讯和通讯设备、医药生物制品与医疗保健、证券业、专业连锁销售等12 个行业上榜500 强企业超10 家。家用电器、建材玻璃等15 个行业企业数均为个位数。

3.上海新上榜企业有9 家,仅次于北京。2022 年,中国500 强企业新上榜企业合计49 家。其中,上海有9 家,占比为18.4%,仅次于北京(10家)。尾随其后的为广东,有6家。江苏、浙江并列第四,均有4家,其余省市均不足4家,天津、香港、山西等多个省市无新上榜企业。

(二)从企业经营收入看

1.营业收入区域前五集中度为77.6%,上海居于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广东。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62.26 万亿元,北京、广东、上海、浙江、香港依次占据前五,共实现48.31 万亿元,合计占比为77.6%。北京入驻中国500 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41 万亿元,占比为45.6%;广东和上海营业收入分别为7.35 万亿元和6.75 万亿元,占比为11.8%和10.8%;浙江和香港营业收入分别为3.5 万亿元和2.3 万亿元人民币,占比为5.6%和3.7%。

2.营业收入下降企业数北京居首,上海不到北京的一半。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有50家中国500 强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下降,合计占比为10%。其中,北京企业数最多,为14 家,占负增长企业比重的28%;其次为上海、广东和江苏,分别有6 家、5 家和3家,占比分别为12%、10%和6%。

3.超九成企业利润增长,上海居于第三位,次于北京、广东。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企业451 家,占比达90.2%;下滑企业49 家,占比为9.8%。从省份看,北京500 强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企业数最多,有102 家;其次分别是广东和上海,有57 家和55家。从行业看,去年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多数从事金属行业(59 家)、机械设备与器材制造(28 家)、商业银行(24 家)。深究原因,主要因为金属及设备制造类价格上涨,商业银行则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受上海电气(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2021年上海电气出现近100 亿元的亏损)拖累,上海设备制造业盈利弱于其他省市。

(三)从发展结构看

1.上海企业传统行业占比较高,房地产居首。2021 年,上海63 家中国500 强企业涉及23 个行业,呈现多点开花的特征。其中,房地产企业数最多,有11家,占17.5%;其次,交通运输物流与仓储10 家,占15.8%;尾随其后的为证券业(4 家)与商业银行(4家),均占6.3%。电子和电子元器件、基建与建筑、专业销售连锁并列第5 位,为3 家,均占4.8%。

2.上海企业盈利增长面优于香港、广东。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香港利润上升的企业最多,分别为78家、40家、34家、28家和22家。从盈利增长面(盈利增长企业数/上榜企业数)看,浙江居首,高达70%;其次为北京和上海,占比分别为67.2%、63.5%;香港和广东尾随其后,分别为62.8%、54.8%。

3.上海新上榜企业多数来源于国际航运、新兴行业。2021 年,上海新上榜9 家企业,其中有3 家来自国际航运,分别为中远海运、港中旅华、招商局能源运输;蔚来、上海韦尔、药明康德分别来自车辆及零配件、电子和电子元器件、医药等新兴行业。

|中国500 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比较

企业竞争力评价是一个相对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行业之间的发展竞争力;二是比较省市之间企业发展竞争力。

(一)因子分析法测算综合竞争力

一般情况,在对多变量分析中,变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时,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因子分析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相关性。使用Bartlett 值和KMO 值来进行检验,并判断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2.提取因子。对所有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将指标的公共载荷因子进行旋转,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数及公共因子有效解释度。

3.确定因子并命名。确定公共因子,公共因子受到不同变量的贡献度而命名的。

4.计算综合得分。在因子得分的基础上,借助功效系数法计算各竞争力得分:

根据各竞争力得分,可分为A、B、C、D、E 五类;依据评价指标指数及指标原始值,分别对各企业评价指标给予“特优”“优”“良”“一般”“较差”三种评价。当60≤fi<65,给予“较差”评价;当65≤fi<70,给予“一般”评价;当70≤fi<80,给予“良”评价;当80≤fi<85,给予“优”评价;当fi≥给予“特优”评价。

(二)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数”“营业收入”“总资产”“营收年增长”“利润年增长”“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等7 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1)。

表1 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基于因子分析法,共旋转出三个公共因子,解释度为83.4%。根据各指标贡献度及指标特性,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第一因子”命名为“做大”竞争力;“第二因子”命名为“做强”竞争力;“第三因子”命名为“做稳”竞争力。具体测算结果详见表2。

表2 10 省市中国500 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

(三)实证分析

1.从省市综合竞争力看(10 个省市)

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总部所在省市涉及33 个。其中,总部在北京的企业有116 家,为第一梯队(大于100 家);第二梯队(大于50 家)有上海和广东;第三梯队(大于30 家)为浙江、香港和江苏;第四梯队(大于10 家)为山东、福建、河北、河南;第五梯队(小于10 家)为安徽、湖北、辽宁、山西、四川、新疆、重庆等24 个省市。因第五梯队多数仅有1-2 家企业入围,为增加省市之间可比性,选取前四梯队省市进行比较,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香港、江苏、山东、福建、河北、河南等10 个省市,企业数合计403 家,占500 强企业数的80.6%;营业收入合计55.47 万亿元,占500 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的89.1%。

上海综合竞争力国内居第3位,远低于北京、略次于广东。在10 个省市中,仅北京和广东优于上海,紧随上海的为山东、香港。前五省市中仅北京评价为“优”,其余四省市评价均为“良”。浙江、江苏、福建、河北、河南评价均为“一般”。具体来看:

一是上海“做大”竞争力居第3位。“做大”竞争力仅北京为“特优”评价,广东和上海均为“良”。紧跟其后的为浙江、香港,评价为“一般”。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与河北5 个省市评价为“较差”。

二是上海“做强”竞争力居第7位。“做强”竞争力评价整体偏弱,位居前三位的山东、北京、香港仅获得评价“良”。尾随其后为浙江、河南与广东并列第五位,获得“一般”评价。上海、河北、福建紧跟其后,也为“一般”评价。江苏居末位,获得“较差”评价。

三是上海“做稳”竞争力居第3 位。在做稳竞争力上,山东、香港、上海居于前三,均获得“优”评价。广 东、北京、江 苏尾 随其后,评价为“良”。河北、福建、浙江、河南居末,评价为“一般”。

表3 10 省市中国500 强企业综合排名情况

2.从行业竞争力看。2021 年,中国500 强企业涉及了34 个行业。其中,商业银 行、金属、交通 运输、物流、仓储业和房地产在内的传统行业表现强势。

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拔得头筹,金属和交通运输业紧随其后。从综合竞争力看,商业银行获得了“特优”的评价,金属、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房地产和基建建筑业被评为“优”。多数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强,仅船舶和传媒文化业被评为“一般”和“较差”。其中,上海上榜的商业银行共有4 家,分别为交行、浦发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新上榜),占行业企业数(24 家)的比重为16.7%,但比北京少10 家。具体来看:

一是传统行业“做大”强劲十足。商业银行、金属、房地产和基建建筑业获得了“特优”的评价,石油天然气石化、交通运输物流及仓储业、机器设备与器材制造、保险业、车辆及零配件、批发零售业多点开花,被评为“优”。34 个行业的“做大”竞争力均不可小觑,仅4 个行业被评为“较差”。其中,评价为“优”的行业共有100 家企业,上海有17 家。

二是交运行业“做强”优势明显。从“做强”竞争力看,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及仓储业、金属、化工、石 油、天 然气和 石化 业、贸易、医药、生物制品、医疗保健均获得了“特优”的评价。从具体数值看,交运稳居榜首,多个能源类行业紧跟其后。对于上海,交运上虽具有一定优势(入围交运企业数占行业的40%),但受化工、石油、天然气和石化等多个行业掣肘(入围企业较少,仅上海华谊),上海“做强”竞争力优势不足。

三是商业银行“做稳”一家独秀。从“做稳”竞争力来看,商业银行被评定为“特优”,除此以外,13 个行业均被评为“良”,16 个行业被评为“一般”,3 个行业被认定为“较差”。

|上海现有优势与存在问题

(一)现有优势

入围企业在全国排名位居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榜数量稳中有增。2021 年,上海入围中国500 强企业63 家(总部在上海),比上年增加6 家,高于北京(增加2 家)。

产业多元化,上海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定位优势明显。上海入围500 强企业涉及23 个行业。其中,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入围有10家,略低于房地产(11 家),突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定位;金融行业,上海入围企业有7 家,占上海入榜企业数的11.1%;贸易上,中化国际、东方国际上榜。

新兴产业涉及面广,入围企业有增。上海入围企业多涉及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行业,今年新上榜新兴企业有蔚来、上海韦尔半导体、药明康德等企业。

(二)存在问题

互联网企业入围企业数较少。目前,上海入围互联网企业仅有2家,占互联网行业企业数(15 家)的13.3%,分别为拼多多、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从营业收入和利润看,均占互联网企业总数的4.3%。可见,上海互联网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等多个指标上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新兴产业与北京有较大差距。上海“做强”竞争力上位居第7位,主要源于在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率上表现逊色。追根溯源,主要因为上海入围企业多数还是传统行业,企业效益弱于新兴产业。反观北京,其多数企业从事传媒文化、计算机、通讯等行业,而上海入围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交运上。

猜你喜欢
省市营业竞争力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