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12-03 02:45徐丹
智慧健康 2022年26期
关键词:背带宫素出血量

徐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0 引言

产后出血是一种产科常见并发症,指分娩后的24h内,出血量不低于500mL(经阴道分娩)或不低于1000mL(剖宫产),具有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等特点,病因较为复杂,如多胎、胎盘前置、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都可能诱发产后出血,若出血量过大,甚至会导致死亡,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健康安全[1]。临床常进行对症治疗,根据不同原因实施不同止血方案,同时对血容量进行补充,控制感染发生。子宫背带缝合术是临床治疗产后出血常用术式,利用可吸收线对子宫肌层进行缝扎,从而压缩子宫,对血窦起到压迫作用,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较大,不利于预后[2]。缩宫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可对子宫平滑肌产生刺激以促进宫缩,进而对血管产生压迫,同时能够通过减少人体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发挥降低血压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3]。本研究选取了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照,旨在探讨单纯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7.13±3.2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6±1.03)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体重62~78kg,平均(74.31±2.97)kg;BMI 27.21~30.12kg/m2,平均(28.65±0.58)kg/m2。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27.46±3.29)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9±1.05)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体重60~79kg,平均(75.69±3.01)kg;BMI 27.83~29.65kg/m2,平均(28.91±0.65)kg/m2。两组的年龄、孕周、体重、BMI指数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条件:①于本院行剖宫产,且产后出血量>500mL者;②符合子宫背带缝合术指征者;③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本次研究者。

排除条件:①存在严重脏器疾病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伴妊娠高血压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存在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⑥随访脱落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缝合前先对子宫略微进行按压,评估产妇当前出血状况,手术医师利用可吸收线缝扎患者子宫下缘切口部位,并于下缘切口部位垂直进针,引线至子宫骶韧带处,自右向左缝合,并按照相同方法对子宫左侧进行缝合,全过程遵循从外至内原则。操作完成后经子宫下缘左侧穿出,同时轻轻挤压子宫体,慢慢牵引缝线,直至子宫体出血停止,才可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于15min后观察患者失血量,出血停止、宫体颜色和硬度恢复。

观察组采用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缩宫素(生产厂家: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981,规格为1mL∶10U)治疗,缩宫素剂量为20U,与500mL剂量的生理盐水混匀后静脉滴注,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血压对滴注速度进行调节,而后行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手术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经治疗患者阴道出血量<20mL/h为显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阴道出血量在20~50mL/h为有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阴道出血量>50mL/h为无效。

(2)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即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3)比较两组产前和产后1d血常规检查结果,采集产妇空腹静脉血,利用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国械注进:20162400776;型号:XN-10[B3])及配套试剂检测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水平。

(4)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发热、低血压休克及产褥感染等。

(5)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发放自制调查表,总分100,按照得分不同分为三个级别: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对应分值区间分别为80~100分、60~79分及60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包处理,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表示,经卡方检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d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PLT、Hb等为计量资料以()表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较观察组差(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情况的比较()

2.3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LT、Hb指标水平更高,FIB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比较()

表3 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发热2例、低血压休克3例、产褥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则仅发生1例患者出现发热现象,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满意度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分娩时,产妇易出现并发症,产后出血是当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危险因素。剖宫产由于其手术特征,在过程中会切断子宫平滑肌,从而易导致产后出现宫缩乏力,进而造成产后出血。符合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多存在一些风险,如巨大儿和胎盘出现前置等,其更易发生产后出血。一般而言,在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后的宫腔会出现容积减小情况,肌纤维出现收缩增强现象,在肌纤维之间交织着血管,这些血管会因受到压迫而止血,但部分产妇可能因为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发育不良等因素导致子宫未能有效收缩、收缩乏力而导致血窦开放,子宫出现出血难止的情况。在传统治疗方式中,多采用注射缩宫素、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按摩刺激等方法止血,但经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效果并不好,而一旦常规治疗无效,则可能导致产妇需行子宫切除术,导致其丧失生育能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产后出血作为女性剖宫产常出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若产妇身体素质较差或出血量巨大,可引发休克,同时也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4]。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通过缝扎的方式加压子宫壁的弓状血管,促使血液流速减缓,增强子宫收缩力度,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5]。但姜丽丹[6]研究发现,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但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存在较大失血量,增加了手术难度以及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预后,可在术前使用药物促进止血,以使得手术治疗获得更好效果。临床普遍认为产后出血的发生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存在关联,即当产妇出现精神过度紧张、体力消耗过大等情况或存在子宫病变,子宫难以进行有力收缩,血管压迫力不足,使得出血情况难以控制[7]。缩宫素在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又被称为催产素。其药效发挥迅速,经静脉滴注可在4min左右便可见效,加强了子宫平滑肌收缩力,使子宫收缩更加高频,增加子宫张力,同时增加了细胞钙离子的内流,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8]。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LT、Hb等指标水平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通过分析可知,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关键在于快速止血,降低患者失血量,从而提高预后,子宫背带缝合术通过可吸收线缝扎的方式对血窦进行垂直施压,降低子宫动脉及分支血管的血流强度,使得子宫肌层血流减少,子宫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收缩,从而提高止血效果。子宫颈由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其血运丰富,分娩过程中该部位结缔组织出现分解情况,肌肉纤维数量降低,从而影响宫颈收缩力。而缩宫素作为肽类激素,则能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强化子宫收缩,在子宫背带缝合术前使用能够提升止血效果,降低术中失血量,进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所用指标中,PLT水平反映了1 U血中的血小板数,血小板可以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当身体遭受创伤后,血小板在伤口处迅速聚集和黏附,形成止血栓子,从而促进血凝,其水平的变化对于凝血功能是否出现障碍有预测价值。Hb具有在红细胞内部进行氧的运输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水平在机体发生失血或营养不良等情况时会明显降低[9-10]。在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与单纯应用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联用药物治疗的患者PLT、Hb指标水平更高,提示子宫背带缝合术与缩宫素联用能够大大提升止血效果,降低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1-12]。FIB的水平变化可对血栓继发性纤溶进行反映,其对于产后出血及发生相关并发症具有很高的早期诊断价值。产后1d观察组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对该指标进行监测可预防产妇在产后出现血液高凝。子宫背带缝合术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采用可吸收线于子宫前后壁以及宫底进行缝合,能防止其发生滑脱等情况而导致肠梗阻,而其对于子宫功能也无明显影响,术后易获得良好预后结果。因此,在缝合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缝线松紧,避免因过松而导致止血效果不佳。在产前要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其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缓解其紧张情绪。并于产前对产妇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准确地对高危患者进行识别,针对出现的危险因素,做好必要准备,建立应急防范机制。术前医护人员需针对不同的出血量制定相应治疗措施,若发生出血,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大出血发生,避免孕产妇因此发生死亡。由于本研究时间仓促、病例数较少,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方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方式仍需在临床中进一步完善,其相关理论仍待日后不断探索和丰富。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其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背带宫素出血量
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止血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我的背带裙,我十七岁这一年的夏天主持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