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2022-12-08 03:37白玉苓
公关世界 2022年21期
关键词:本学期咖啡店零售

文/白玉苓

一、课程基本情况

《零售学》是我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零售基本原理和理论、零售战略与组织设计、零售环境、商圈与选址、商品和服务管理、零售定价和促销管理等。同时,课程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网络零售发展和最新实践,注重网络零售的模式创新和演变趋势。本学期《零售学》采取了线上教学形式,授课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学习通”平台线上进行教学,并辅助“班级微信群”形式,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二、课程目标

根据《零售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所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学期的课程目标为:

1.明确零售学在专业中的定位

2.展现零售业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3.掌握零售理论和研究的前沿成果

4.获得零售管理的专业知识体系

5.培养零售管理的实践能力

6.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和活力

7.坚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在2020年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线上教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已经建立,本学期(2022年)课程目标设计在更新课程知识和材料的同时,更加强调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来展现课堂的活力,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感,体验时时在场与主动参与。

三、课程设计

1.统筹规划,构建课堂的“整体感”

《零售学》第一次上课时,通过课程说明以图表展示课程整体教学框架,提纲契领将课程内容加以说明。例如:《零售学》的教学框架为:零售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零售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解析;零售管理决策过程的营销解读;零售企业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这样不仅从心理上减轻学生学习的盲从和慌乱感,重要的是使学生建立对课程的掌控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把握,找到课程学习的方向。

其次,课程的整体感还包括对课程教材、研究文献、畅销书籍和相关报告的全面介绍,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突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并且能够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结合点、深入挖掘专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拓展课程的宽度和厚度。

2.有料有趣,打造课堂的“新鲜感”

对线上教学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课,不仅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产生懈怠情绪,甚至会走神、溜号,或者形成“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局面,使老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零售学》教学中不仅需要更多的教学材料,丰富的知识量,还需要这些材料具有趣味性,保持课堂的新鲜感。

第一,教辅资料的标题和内容要有趣。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选取的案例和材料作为教辅资料,并在内容和标题上改造成有趣的材料,使语言表述风格更贴近生活。例如,本学期使用的教辅材料包括: “热血青年的咖啡梦”“瑞幸+椰树=?”“你分得清NOME和NǒME吗”等作为案例、话题和讨论的材料,吸引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章节内容的学习。第二,热点新闻报道或事件作为引用材料。借助当下时事新闻报道、事件作为课程内容的导入,不仅具有“眼球效应”,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力和敏锐度,提高专业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本学期采用的新闻报道包括:宜家的困境;星巴克真的“塌房”了;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该不该;“鞋王”百丽拟二度上市,如何打造零售新模式等等。

3.环环相扣,打造课堂的“节奏感”

经过多轮线上教学,很多老师对平台的技术性应用已经很熟练,教学平台的技术功能更加多样,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签到、讨论、思考、答疑、抢答、随堂作业等。以上教学环节能够使单一的讲课具有变化性,能够调整课题气氛,形成一定的课程节奏。除此之外,可以借鉴课程知识点逻辑,也可以使授课内容呈现张弛快慢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形成课程的节奏感。例如,《零售学》理论部分的授课中,首先通过案例导入(例如:德国奥乐齐2022年3月上海开新店),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其次是师生问答,从现象到本质推进课堂走向(例如:回答为什么在许多零售店闭店情况下而奥乐齐却逆向而行);然后进入理论阐述阶段,进行核心概念的讲解和理论阐述(例如:奥乐齐的选址策略、自有品牌策略、精品社区定位策略);再次是实际应用,展现零售企业实例或个人零售体验效果(例如:奥乐齐顾客体验访谈),最后是预见与思考,给出更多见解和趋势预测(例如:奥乐齐零售本土化战略的实施等)。

以上设计既可以是一节大课知识讲授的推进节奏,同时,即使是对一个概念、一个理论的解读也可以运用此种方式,使课堂教学具有起、承、转、合的效果,环环相扣,张弛有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思路清晰,时刻牵动注意力,保持“听见”状态。

另外,由于线上教学时,教师不能通过语言和肢体一同进行表达与学生沟通,那么,语言、语气、语调的表达就更加重要。不仅需要老师语言表达要准确,用词要贴切,语言合理规范,还应该注意语调和语气来带动调节课堂气氛,形成一定的节奏,使课堂有了表情和张力。

4.实操实练,营造课堂的“现场感”

《零售学》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场景设定和角色设定来营造课程的临场感。例如:角色设定主要通过命名为“我有一家咖啡店“的小组作业来完成,每组5人,策划完成咖啡店从店名命名、咖啡店定位、店址选址、商圈确定、人员管理、咖啡豆货品管理、咖啡店营销策略制定等内容,其中,5名同学设定担任该咖啡店不同的角色,比如:咖啡店经理、咖啡师、甜点师等角色,完成相应的工作职责,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完成了“锦富”“sea coffee”“space coffee ”“又见”等咖啡店的策划方案。并通过老师课堂上的现场点评提问,学生完成了设定的角色期待,这种角色的改变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由此借由咖啡店的创建更好地掌握了零售管理的内容、程序及实施,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的学习和升华。

5.课程思政,体现课堂的“责任感”

《零售学》在线上教学设计中,始终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引入零售伦理与商业道德内容,体现在课程章节内容设计、案例选择和课堂讨论环节,例如:主题讨论如何认识零售企业出售顾客信息行为,向儿童销售烟酒问题,以及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等,传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考核与效果

《零售学》的考核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考试范围。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学习通平台的统计数据,包括学生签到、学习次数、视频与音频完成情况、案例分析、随堂作业等课堂互动情况等;总结性评价采取线上考试形式。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期中考试和小组主题演讲的内容,增加了考核环节,做到考核程序科学合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本学期咖啡店零售
奇妙的咖啡店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医院里的咖啡店
快乐高尔夫
本学期的回顾
“新零售咖啡”前景几何?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西罗西咖啡店(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