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教育责任,不负时代使命
——记丹江小学教师韦承凤

2022-12-08 03:37
公关世界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丹江名师校本

韦承凤,苗族,中共党员,1998年参加工作,高级教师,丹江小学教科室主任。凭着对教育事业一片痴心,她坚守三尺讲台20余载,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带领教学团队在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迈开了坚定的步伐,阐释了一名教育者特有的奉献、创新与担当。

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航标灯

“身为一名教师,就要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做到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力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韦承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她不放过每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对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引导其找出不足,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对于一般的学生,和他们聊天、谈话、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帮助其寻找闪光点;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她采取结对帮扶措施,让同学开展帮扶结对,结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进步。日常学习中,她善于抓住每个促进孩子成长的机会,做他们的好朋友和心灵的引路者。同时,她时刻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锐意进取做教学改革的开拓者

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的她,从2014年起,启动丹江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作为阵地,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对“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重点对学生进行听、评、议、说的能力培养。培训教师学会导学案的编写,由个人独立备课转型为集体备课。如今丹江小学教师课堂精彩纷呈,集体备课、组内教研课、全校示范课、全县示范课等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每年在全县的赛课中都名列前茅,多次代表雷山到州、省参加比赛,且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她注重开展校本培训。要求每个学科每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一堂研讨课、一次研讨会,教师们就本周实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针对本周研讨课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为打开教师视野,扩大交流,建立“个性化、主题化、本土化”的教师研训,开展“蹲点式”“专题式”“双向式”的教师研训新范式,提升每位教师面向未来学习的关键能力。开启丹江小学“五•四”青年教师精品课例节、“一二•九”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暨“五育并举”视域下精品课例节,四月教师阅读节,开启教师专业化阅读的进程,以新时代教育的高标准,推进精品课例的研究。

注重推进青年教师培训的传、帮、带。2018年起,她充分利用校内外“名优教师”及骨干教师资源,组织开展了“新苗助力 携手共进”师带徒、徒带徒、师徒结对等活动,至今已完成组织60多对师徒结对。充分利用东西部教育资源,助力教师快速成长,在2018至2021年期间,通过主动对接与联系,有效推进杭州上城区教师与雷山教师组织开展“杭雷”学科教师结对、班主任结对、教研组长结对,达成200多名教师在师徒结对的平台上同伴携手,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班级管理水平方面达到了“互助、互促、互进”。

她注重课题研究,积极带领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重点针对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研究,带头申报省、州课题。从2013年起,连年不断带领教师研究州级立项课题,其中主持的3个州级课题得到州级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已结题,三个课题在丹江小学得到应用与推广,课堂的时效性和示范性凸显。依托课题探究经验,她于2019年启动丹江小学校级课题的申报、审核、实施工程,至2019年起共立项37个校级课题,目前有21个课题结题。通过有效课题来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着力实现“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目标。

刻苦钻研做课程改革的先行者

着眼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她积极带领教师开发学科拓展课程、德育课程、劳动课程、体健课程、节日课程。丹江小学在2019年前校本课程为零,在她的推动下,2019年下半年开发2个校本课程,到2021年6月持续开发20个课程,目前共开发有22个校本课程,其中有20个周课程,1个月课程,1个年课程,每个课程的课时最少为4节,最多为18节,并把“三礼两节”(三礼:一年级入泮礼、四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两节:苗年《爱我苗乡喜庆苗年》、二月二《借苗乡民俗展劳动之美》节)纳入学校永久性课程,促成课改的多样化、常态化。同时通过各种培训会及雷山人才推动会,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雷山兄弟学校进行宣传和渲染,进一步增强各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动。

以身示范做教师队伍的排头兵

作为贵州省乡村名师主持人、雷山县教育名师,韦承凤老师把“工作室”当成阵地、当成机遇,更当成是奉献,在充满挑战与困难中,始终坚定步伐,做好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认真执行贵州省教育厅及贵州省名师办公室关于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和雷山县“三名”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发挥工作室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组织开展示范课、观摩课、教师赛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始终追求“超前、开发、互动、服务”的工作新格局,带领工作室成员团结协作,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引领教育优质发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心做有温度的教育,使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就是我的梦想。”韦承凤老师这样说,也这样践行着。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因为忠诚于教育事业,韦承凤用她自己平凡的实践,诠释了一份师者的责任与荣光。

猜你喜欢
丹江名师校本
丹江蓝里望故乡
初·名师 施建东
名师风采
名师直播课
丹江源探幽
向名师致敬 ROTEL CD11 TributeCD播放机 A11 Tribute合并功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商州之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