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朗德鹅禽巴氏杆菌感染的诊治体会

2022-12-09 01:14许兆君周树雯俞庆红王钜华叶正琴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氏杆菌阿莫西林朗德

许兆君,曹 辉,周树雯,俞庆红,王钜华,叶正琴

(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300;2.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

随着我国畜牧业进入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阶段,禽巴氏杆菌病也叫禽出血性败血症,病禽常常发生剧烈的腹泻症状,所以又称禽霍乱,一旦爆发该病,易导致鹅群大批死亡、生产性能低下,给养鹅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现代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它通常表现为鹅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有时也呈慢性病型,该病的传播途径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禽霍乱主要侵害对象为成年禽类,以性成熟后的禽类最为易感,暴发季节主要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这种季节性的流行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2]。该病在发病禽舍舍饲时很难完全清除,可以在同一场地连续发生[3]。本文旨在通过鹅巴氏杆菌的一次诊疗,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

1 发病经过

2022 年2 月,江苏某养鹅场引进一批70 日龄朗德鹅,已连续填饲10 d,1 周内死亡200 多只,刚开始几只突然死亡,随后陆陆续续每天有30 来只死亡。鹅群使用过新霉素、金刚烷胺、恩诺沙星等药物,均无好转。查阅免疫档案获悉鹅群免疫过黄病毒活疫苗、小鹅瘟灭活疫苗、禽流感H5、H7三价灭活疫苗、新流腺灭活疫苗。

2 临床症状

经观察,发病鹅的主要症状为精神沉郁、发呆瞌睡、不愿走动;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不愿吃食;口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常常摇头将喉部粘液排出来;病禽发生剧烈腹泻,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恶臭。病禽通常病程持续1~3 d 后死亡。

3 病理学变化解剖

本次解剖3 只症状明显的朗德鹅(见图1),逐步观察病理学变化,腹膜及皮下组织有小点出血,肠黏膜充血、出血,布满小出血点,内容物中有血,十二指肠的病变最严重。其他内脏主要表现出肝脏肿大、质脆,有严重的出斑点,上面散布着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心包膜浑浊增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心包囊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腹膜被覆黄色纤维素性炎症产物;脾脏充血肿大;胰腺散在坏死灶等变化,其他未可见肉眼病理变化。

4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4.1 细菌分离纯化

用接种棒无菌操作取病变典型的鹅肝、心血、脑划线接种于TSA、10%胎牛血清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上于37℃、5% CO2环境中培养18~24 h,挑取单个菌落,再进行纯培养。结果于次日TSA 板上长出一种呈细小、半透明、圆整、淡灰色、光滑、直径1 mm 左右的菌落,麦康凯上均无细菌生长。并对分离的细菌挑取单菌落接种于TSA 板纯培养,菌落形状与分离前一致。

4.2 涂片染色镜检

被检病料作触片或涂片,待自然干燥后用火焰固定,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和亚甲蓝染色,镜检。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一致、两端钝圆的球杆状或短杆菌,以单个和成双排列为主。涂片用亚甲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

4.3 细菌生化实验

无菌操作将纯化好的疑似巴氏杆菌挑出接种于液体TSB 培养基(含10%血清)混匀后,把菌株分别接种到不同的生化培养基中,37℃培养24 h,观察结果,同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由生化特性鉴定结果可以看出分离菌株符合巴氏杆菌特征,可确诊为禽巴氏杆菌感染。

表1 疑似巴氏杆菌菌株的生化试验结果

4.4 药敏试验

无菌操作将疑似巴氏杆菌挑出接种于液体TSB培养基(含10%血清)混匀后,过夜培养,纯化后进行细菌混悬液的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记录抑菌圈直径,抑菌圈越大,药物效果会越好。观察结果,结果表明,该株巴氏杆菌仅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观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安普霉素、哌拉西林6 种抗生素敏感,其中对米诺环素最敏感,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次之。

5 防治措施

5.1 疑似发病鹅处理

本着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原则,对疑似发病鹅采取严格隔离,参照药物敏感性试验,该株巴氏杆菌仅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观霉素、阿莫西林、硫酸安普霉素、哌拉西林6 种抗生素敏感,其中对米诺环素最敏感,阿莫西林和哌拉西林次之。综合鹅场的用药习惯选取了阿莫西林作为治疗药品。随即用阿莫西林对发病鹅进行饮水及拌料治疗,每升饮水中添加100mg 的阿莫西林药粉,每日2 次作集中饮水;每公斤全价饲料中添加0.3 g的阿莫西林药粉。对病重鹅必要时采用腿部肌肉注射阿莫西林注射液和禽巴氏杆菌高免血清。经过3 d治疗,剩余朗德鹅基本会主动吃食,恢复精神状态,约7 d 后痊愈,至出栏未再发作,该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5.2 未发病鹅的处理

对鹅群的活动场所、鹅舍、食槽、饮水槽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每天及时将鹅舍残余饲料及粪便清理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采用三氯异氰尿酸(500 mg/L)或者聚维酮碘(1:500 稀释度)等消毒药轮换进行喷洒禽舍消毒。未发病鹅尽量转移至干燥整洁消毒过的饲养环境中,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避免过度拥挤,减少应激。用阿莫西林对全群未发病朗德鹅进行饮水及拌料治疗及预防,每升饮水中添加50 mg 的阿莫西林药粉,前2 日4 次作集中饮水,后五日作自由饮水处理;每千克全价饲料中添加0.2 g 的阿莫西林药粉。经过治疗7 d 预防治疗后,未发病鹅也未出现相关症状。因为该批填饲鹅的饲养周期限制,故未进行疫苗免疫。

5.3 无害化处理

病死鹅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之一,因此要根据国家环保要求以及动物防疫要求进行彻底的处理,对病死朗德鹅全部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在涉及病死鹅的地方均需用高浓度的消毒药进行喷洒消毒,防止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5.4 加强对朗德鹅的饲养与管理

首先要加强朗德鹅的体质健康,朗德鹅在填饲的短时间内填入大量的高能量饲料,经过生物转化快速沉积于体内,体重迅速增加,血糖浓度也迅速增高,此时应激很大。因此杜绝感染源后,加强对养殖的管理与饲养显得格外的重要,在剩余填饲期,养殖户仍需要做好日常生活的管理和饲养。驱虫、添加复合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增加青绿饲料预饲,增大鹅的消化道容量,从而锻炼鹅的消化能力。

喂食优质、新鲜、高效的全价饲料,以便于为朗德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提升朗德鹅的抵抗力,从而满足填饲期的生长需要。每日喂养要定点定量,还要给予干净、充足的饮水。填饲量应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增加饲量,导致朗德鹅不适应。填饲时若更换饲料,必须坚持逐渐改变,不能突然之间完全性的改变,这样容易使朗德鹅的肠胃遭受损伤。同时也需要保持朗德鹅鹅舍的通风以及适宜的饲养密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要注重防寒保暖的措施;在炎热的夏季,也要注重防暑降温。本病通常的多发季节是冬春交替季节,在这个时候尤其做好早期的投药预防以及提前给予巴氏杆菌疫苗接种。

5.5 常见细菌病的监测及终末消毒

可采取血清学或细菌学方法检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样品可以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血液样品、粪便样品以及墙壁样、水槽样、料槽样、废料等环境样品,采样比例可以采取鹅场的疾病发作时间及时更新。待朗德鹅全群出栏后,采取终末消毒,对养殖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消毒[4]。空舍至少1 周,杜绝细菌传染病的继代循环感染。

6 讨论

通过病原分离、涂片镜检、生化鉴定,初步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为禽巴氏杆菌,试验结果为该鹅场朗德鹅进行疾病治疗奠定了病原学基础。治疗禽巴氏杆菌病的药物很多,效果较好的有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类,但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注意一个禽场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有些菌株对这些药物可能产生耐药性,造成疗效降低或者完全无效。通常会根据分离病菌、做药物敏感试验(又称抑菌试验)结果从敏感药物中选择经济药物来轮换治疗。本次的药敏试验结果对28 种抗生素其中6种敏感,说明该病的治疗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是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敏感率仅为21.4%。本次选用了阿莫西林对全群朗德鹅进行饮水拌料治疗及预防,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鉴于细菌耐药性较严重,也可以选用中药来治疗,马驿等[5]发现五倍子和诃子对巴氏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五倍子、诃子、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石榴皮、栀子和虎杖分别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抗菌作用增强。杨雪贞等[6]发现白头翁汤对禽巴氏杆菌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为3.91 mg/ml,表明禽巴氏杆菌对白头翁汤中药方剂高度敏感。魏小娟[7]通过一系列体外观察验证了板黄口服液对禽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牛巴氏杆菌、牛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些中药制剂为预防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巴氏杆菌抗生素耐药和反复发作等问题,疫苗成为防控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应用于我国家禽产业疫苗包括传统的灭活苗和弱毒苗,王学理采用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菌种加入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20 日龄雏鹅(0.5 ml/只)。一次免疫后保护率达73.3%,二次免疫后保护率达96.7%[8]。凌明亮从病死鹅体内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180 d 都保持100%的保护率;临床应用于紧急接种,配合蒽诺沙星饮水,仔鹅成活率达88%,成年鹅成活率达96.1%[9]。这些传统疫苗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及缺陷,如油乳灭活苗使用普遍,但交叉保护差;自然弱毒株效果好,但遗传背景不明,毒力时而返强等,因此研制安全、高效、制备方便的新型疫苗是迫切需求[10]。

禽巴氏杆菌平时会存于鹅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内,正常情况下能与机体保持平衡,不致发病。当环境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爆发该病。作为细菌性传染病,带菌的家禽是传播本病的主要来源,平时仍然需要加强禽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引进种禽或者苗禽时,必须要注意检查无病才能引进,才能早发现就可以早避免,减少损失。新引进的家禽必须实行至少2 周的隔离饲养,防止带菌入群,造成更大的损失,隔离期间做好全面的消毒,使引进的种禽、幼禽等在消毒的环境中管理与饲养,同时还逐渐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性,以便于尽快适应当地的习性,在确保了种禽、幼禽等是健康的状态下才能将其与本养殖场的健康家禽合养。

猜你喜欢
氏杆菌阿莫西林朗德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阿莫西林要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