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际沟通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15 09:58黄小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9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家属病情

黄小丽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东 清远 513300)

0 引言

急危重症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情复杂、死亡率高等特点,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充足的急救时间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但大部分患者家属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无法为抢救提供有效信息,从而影响病情的判断,因此科学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提高抢救窗口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人际沟通一直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获取有效信息的主要途径,急危重症患者发病后需要家属提供有效信息,为抢救提供依据,及时诊断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基于此,本文对人际沟通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524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行人际沟通下的急救护理),各762例。其中参照组车祸伤133例,其中男性86,女性47,脑梗102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9例,心梗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其他494例,男性294例,女性200例;最小12岁,最大84岁,中位数43岁;高中文化以上共361例,高中文化以下401例。研究组车祸伤133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47例,脑梗102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9例,心梗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其他494例,男性290例,女性204例;最小13岁,最大83岁,中位数42岁;高中文化以上共360例,高中文化以下402例。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比较标准。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与一般资料完整;②符合急危重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家属配合度差;②急救前发生死亡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准备急救药品并赶往现场,首先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对于口腔内有分泌物的患者应该立即清理呼吸道,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观察患者具体症状,并结合患者发病时间、家属表述等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同时采取初步院前抢救措施。随后用担架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在移动患者过程中要保持患者身体的平稳,避免出现坠落等不良护理事件,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在转运过程中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为后续静脉输液治疗做好准备,并针对不同紧急情况予以针对性处理措施,对于严重车祸伤合并骨折患者要及时固定患肢,出血严重患者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对于缺氧患者予以面罩给氧,保持呼吸畅通,为后续抢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 研究组

本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加以人际沟通下的院前急救护理:

人际沟通技巧。护理人员达到现场后要保持镇定,保持良好的态度,与患者家属和其他人交流时要保持清晰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能力,吐字清晰,不宜使用医学专业术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是快速诊断病情的基本前提,因此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与意识清晰的患者进行沟通。部分患者在发病时无明显意识障碍,可以进行有效沟通,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以了解具体病情,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消极情绪进行疏导,通过心理干预的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更好的配合急救,予以患者鼓励,告知患者抢救成功的决心,增强患者信心,保持情绪的稳定,降低应激反应发生风险,对病情进展有一定积极意义。患者情绪稳定后引导其陈述自己的病情。其次,予以健康教育,患者发病后难免会出现恐惧和焦虑等消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为稳定患者情绪应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疑虑,更好的配合急救工作。第三,观察患者神情,通过观察患者表情的变化可以判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这种方式适用于意识清醒但无法进行语言表述的患者,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要时刻予以鼓励,予以患者精神支持,直到到达医院抢救室。

与患者家属沟通。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可以与患者家属沟通获得相关信息,并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首先护理人员到达现场或询问患者的具体信息,包括具体发病时间、发病前征兆、发病前是否从事某种活动、既往病史、服药情况、过敏史以及发病症状等,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对于存在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急性期发作,对于有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考虑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对于严重车祸伤患者应首先考虑颅脑损伤和骨折等因素引起的休克,此外对于急性中毒患者以及多发伤患者应采取初步抢救护理措施,例如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其次,护理人员在开展各项护理措施时要及时向患者家属予以说明,包括护理操作的目的以及不良后果等,与家属沟通后取得理解,对于突发状况要叮嘱患者学会控制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抢救窗口期。最后,在转运过程中要向家属说明患者具体情况,告知患者入院后治疗方式、抢救流程和可能发生的预后结果,并叮嘱家属在患者入院后要在第一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及时缴费,避免耽误最佳抢救和治疗时机,降低抢救失败率,提高预后。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首先在出诊前护理人员要对急救物资进行清点,及时补充急救药物,确保急救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其次评估患者病情后要分析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转运时对患者采取制定护理措施,避免发生坠床而加重病情,同时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密切关注患者呼吸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补液,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最后,患者到达医院后与急诊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包括患者具体症状、发病时间以及急救方案等,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效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在不同护理模式下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一百分,80分(含80)到100分为满意,60分(含60)到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对比临床指标:包括出诊时间、转运时间和总抢救时间,记录并对比各项数值[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应用效果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出诊时间、转运时间、总抢救时间、转运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应用效果对比(±s)

表1 应用效果对比(±s)

组别 例数 出诊时间(min) 转运时间(min) 总抢救时间(min) 转运满意度(分)研究组 762 5.16±0.91 21.99±1.56 38.47±17.52 80.17±2.72参照组 762 7.51±0.25 32.41±1.41 61.21±13.54 70.44±3.12 t /68.739 136.789 28.349 64.890 P/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临床上院前急救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温、脉搏与呼吸,如果患者体温在37摄氏度以上即为发热,在35摄氏度以下即为低体温,脉搏高于100次每分钟和低于60次每分钟即为异常,呼吸频率超过28次每分钟和低于14次每分钟即为异常[3]。第二,血压、神志和瞳孔,如果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70毫米汞柱应首先考虑休克,而患者出现神志模糊、紧张不安、嗜睡等表现可提示休克早期或者昏迷,瞳孔散开提示心脏骤停,缩小提示中毒。

急危重症指的是紧急、濒危的病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对患者产生重度伤害,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急危重症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危重的情况为心跳骤停[4]。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脑功能衰竭,临床常见疾病包括脑疝、脑卒中、脑挫裂伤和脑水肿等,第二,各种疾病引起的休克,休克患者循环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和细胞功能受损等特点,严重外伤、失血过多、各种心源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神经源性疾病都有可能引发休克。第三,呼吸衰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可将呼吸衰竭分为Ⅰ呼吸衰竭、Ⅱ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第四,心力衰竭,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疾病包括心源性休克和肺水肿,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第五,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其中肝功能衰竭患者主要以肝昏迷为典型临床症状,常见疾病包括肝硬化、肝癌以及肝坏死等,而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急性和慢性。除以上常见疾病外,大出血、胸部穿透伤、心脏停搏、心悸或昏迷、气胸以及上R梗阻都是急危重症的主要诱因,因此在开展急救前要初步对患者病情做出判断,明确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5]。

本次研究应用的是人际沟通下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与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式相比应用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定期进行人际沟通护理知识培训和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综合护理能力。通过与有意识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快速掌握患者病情,并作出初步诊断,对于存在意识的患者采取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沟通方式,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缓解患者恐惧、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引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一系列抢救工作,确保后续护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抢救时间,提高预后。针对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与其家属和周围人沟通来获取有效信息,与家属进行沟通时护理人员要保持镇定,并对家属情绪进行安抚,快速清晰家属的头脑,在与家属沟通时口齿要清晰,语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节省时间,与家属沟通不仅可以稳定情绪,取得家属的配合,还能迅速了解患者病情,例如发病时间、发病子咋、发病前活动、既往病史等,为抢救工作奠定了基础[6]。通过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缩短出诊时间和患者转运时间,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生存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组出诊时间、转运时间、总抢救时间、转运满意度评分分别为(5.16±0.91)min、(21.99±1.56)min、(38.47±17.52)min、(80.17±2.72)分,参照组出诊时间、转运时间、总抢救时间、转运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51±0.25)min、(32.41±1.41)min、(61.21±13.54)min、(70.44±3.12)分,研究组各项指标更好,由此可见,人际沟通是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效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人际沟通下的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更高,可缩短出诊时间和转运时间,提升转运满意度评分,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家属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浅谈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