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策略

2022-12-17 06: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中学
天津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一致性教师应教学活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中学 荣 斌

一直以来,教育、学习、评价都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也是教学效率和效果提升的三大关键。教学评一致理念指通过了解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内容等完成教学,能够辅助教师明晰教学原则,有效提升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评价方案,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要,回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积极实现教学评的统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探讨分析了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构建的有效策略,希望为初中数学教学的进步有所助益。

一、教学评一致课堂的概述

“教学评一致性”概念起源于教育心理学家科恩,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起基础教育的重视。其包含“教”“学”“评”三部分。“教”即为教师的教学过程,覆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整理、课堂教学活动等教学的全方位;“学”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形成、认知理解教学知识,以合理利用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等;“评”包含两个方面,即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综合而言,教学评一致性立足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教学的评价三者的关联,并借助统一的标准使教学内容、学习内容、评价内容一致。但应注意的是,“一致”并非意味着三者完全一样,而应基于实际需求及特征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教学评一致课堂的特点

(一)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是评价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其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是判断活动有效性最为直观的衡量标准。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往往难以符合学生需求,削弱了教学效果。教学评一致性的一大核心即以目标为导向,不管是评价任务的设计,还是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都要围绕目标展开,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步提供了合适的切入点及出色的保障。

(二)辅助学生成长

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意义,即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同时,锻炼其各项能力,促使其综合发展,教师的系统引导是实现这一意义的最直接保障。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未设置科学的目标,在课堂上直白地讲解知识,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为应对考试而被动学习,难以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综合素养的锻炼则更加无从谈起。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为教师提供了覆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全方位的明确目标,可以有效指引教师的教学方式,促使其激励和引导学生达成目标,辅助学生成长。

(三)促进教师进步

教师作为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及实施者,面对着不断变化的需求,教师在整体教育生涯中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及想法,难以进行有效的实践反思,阻碍了自身能力的进步。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整体教学意识,促使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保持一致,并积极关注学生想法,以此指导自身的教学方案及反思。同时,教师也应深入学习各级各类课程文件,分析学生学情,设置科学教学目标,增进学生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实现自身能力的进步。

三、现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不一致

目标作为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基础,是高效教学的灵魂以及各项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可以辅助教师设计更加科学的教学活动,同时使学生明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应为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师必须时刻参照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目标。但放眼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一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往往依据教材、参考书,或凭借个人经验简单制定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的教学,随意性较强,教学方向迷失,往往照本宣科,学生在机械模仿练习,难以实现其思维的有效锻炼,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不一致

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应当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并基于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为一体的教学方案,最终达成教学目的,是一项针对性明确、系统性强的活动。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并未注意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往往为应对检查,照搬互联网的教学设计内容,导致教学设计沦为形式,难以体现课堂一致性。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不一致,在实际课堂教学时,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教学工作,或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教学更加无从谈起。

(三)教与学不一致

放眼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台上热情讲解,学生认真学习,表面上看似教师已经将全部知识讲解给学生,但在实际应用时,学生却无从下笔,知识掌握不深刻,无法独立应用,教师的教学已经无法同步于学生的需求。究其原因,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忽视了教学的指引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未能向学生讲述需完成的学习目标及意义,学生难以树立明确的学习方向,只得被动完成教师的要求,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评价与教学不一致

有效的教学评价促使师生、生生之间开展充分的交流,辅助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现状,了解其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现今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评价与教学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一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设置教学评价时脱离课堂教学,无法有效体现教学目标,削弱了教学评价促进、完善后续教学的作用。在作业方面,一部分教师未经筛选,直接套用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内容,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导致作业内容难以适应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无法知道自身学习的薄弱点,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效率低下。

四、教学评议一致课堂构建的难点

在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一致”是其中的核心。实际教学中,判断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者一致的标准的及其确定方法,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难点。

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者的关系分析,教师只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的引导过程,可以实现教学及学生学习目标的完全一致,但最终教学效果更多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意愿,并非完全由教师决定。与其他活动相比,教育活动的目标已被详细列出,借助其提升学生认知,促使其综合能力进步发展为最终教学意向,较为清晰明了,使其成为统领教学评一致课堂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完善教学目标,在其指引下合理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才可以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满足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从教学评价方面来看,现今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或已有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并在教学评价的约束下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评价成为教学的目标。这样本末倒置的教学评价使实际教学背离了学生的需求,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更无法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秉承动态化的思想,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教学问题,并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并基于教学评价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教学评三者的一致化。

五、初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实际教学。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难以为教学及评价提供依据,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无从谈起。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往往集中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记忆,始终停留在较浅的层次,难以满足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的要求。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不断学习探究,提升自身专业基础,并结合课程内容、学生学情以及新课改要求,设计合理、细化、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其实际需求,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以及达到的学习程度,并结合教材中、课外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同时参照课程标准,依据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细致分析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明确教学目标的核心地位。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节时,该节内容包括了菱形及其性质的介绍、菱形的判定方法等,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针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中,教师可以设定为借助对生活中菱形的观察,围绕菱形的对称性、各边长度、对角线性质等特点,掌握菱形的定义与性质;针对传统教学中极易被忽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主动对菱形的判定展开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性,培养其对数学探究的兴趣。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教学开始前设计简单的导学案,借此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并对菱形的基础性质这一知识点进行初步的了解,完成预习任务,推动后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进步。

(二)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最为有效的指引。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理解接受能力、教学内容难度、教学容量等条件的影响,难以使用划一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活动应当具备灵活变化的特性。但完成教学目标始终为教学活动的最大需求,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借此凸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容量是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课题。过多的教学活动挤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干扰课堂教学效果;过少的教学活动无法引导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均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如下要点。首先,教师应坚持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对应,基于单一的目标设计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节时,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图形的关系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取一组一元一次等式,鼓励学生动手绘制函数图像,并积极引导其思考等式与不等式间的关系;针对借助图像求不等式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置任务,鼓励学生自主讨论,促使其参与思考探究过程中。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教学活动的价值及效率,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难以将全部教学内容全面呈现给学生,教师应仔细推敲筛选教学活动,使其精准对应教学目标及学生需求,保证教学的质量。例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节时,教师应将时间集中于由不等式到一次函数图像的建模过程,可以提出0点、轴交点坐标几个关键词,鼓励学生借助自主探索,更为有效地将不等式进行抽象,与图像对应,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也应牢记学生这一教学工作的主体,基于学生的学情思考教学活动的适宜性。

(三)优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学统一性的保障。初中数学沿用已久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大多集中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人需求及表现,背离了实际学情。与教学方案相比,教学评价主要针对未经教师监督的学生自主学习部分,设计难度更大。为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借此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评价设计前,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全面且细致地收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信息,将其解题习惯、能力、知识掌握程度、解题策略、情感价值等方面有机融入教学评价目标中,实现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同时,教师也应当基于学生个人的差异,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保证评价体系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教师应注意到评价的多元化,设置自评与他评量表,鼓励学生在教学结束后填写自评表格,促使其在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同时借助他评量表,发现不同学生的关注重点,并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与教学中体现出的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体现在日后教学活动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学评一致性下,教学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实际教学,教学活动适应学生需要,评价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修正教学目标,形成了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能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目标、教学、评价与实际不符,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病。为有效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初中数学教师应合理把握教学要求及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引导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中细心观察,形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借此打造完善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效果的进步。

猜你喜欢
一致性教师应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