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提质增效

2022-12-17 06:00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林雅芳
天津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提质双减法治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 林雅芳

“双减”政策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注重通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让学生充分享受课余时光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并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不同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社会,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一、“双减”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双减”政策来自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双减”政策,主要核心在于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做“两大减法”,第一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在作业布置方面要尽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第二则是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所占用学生时间进行压减。同时“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学校而言,需学校做到教学开展质量和整体教育服务水平的提升,合理地为学生设计与布置作业,学校所设置的课后服务需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使学生的学习从校外回归校园。第二对于校外环境来讲,“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尤其要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多种乱象。“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方面,需要教师在不增加学生学业压力背景下,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全面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从而体现师生教学相长的高效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要点

(一)强化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尤其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讲,提质增效并不仅仅是一堂课中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是不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要包含质量的概念。教师需通过自身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懂得如何运用知识,对知识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如此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双减”政策下,需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利用课堂时间。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理念,将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另外,教师也要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掌握构建高效课堂的技巧。

(二)引入生活教学材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通过学习掌握学生的认知习惯,顺应学生认知习惯的基础上辅助教学技巧,如此才能做到教学课堂的提质增效。此外,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时刻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提前进行课堂教学的谋划,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恰当地进行生活元素的引入,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三)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其中涵盖了爱国主义精神、礼仪文化、家风文化、民族精神等诸多内容,是良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可以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涨,使学生在课后时间自发地查阅和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主动阅读,进而积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教师可以将《三字经》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们的家更美好”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承担家庭责任是不是只是成人的事情,作为子女是否也要承担家庭责任。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质增效的策略

(一)立足学生能力,适当地进行启发

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处于边缘位置,在考核上不予重视,教研上也没有给予更大的力度,在备课方面所投入的精力往往存在很大不足。特别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地区学校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并没有仔细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教师仅仅是将理论知识僵硬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教师随便讲几句,适当布置一些练习作业,这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设计的课堂内容并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也未进行有效的引导。为此,教师要在深入解读“双减”政策内涵及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借助具体的案例和生活的情境来引发问题,使学生能主动产生联想,独立思考,让学生懂得如何了解生活,从中产生思考,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也需要教师能全面掌握小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立足学生实际能力,合理进行课堂启发式问题的设计,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

例如,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权利与义务,逐渐将学生带入这些情境当中,使学生能通过真实场景的观看产生直观的感受,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通过分组或集体讨论,教师再结合课文当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法律知识赋予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法定权利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

(二)立足学生体验,进行体验教学

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历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传统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德知识与法律知识。体验方法能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原本“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氛围得以改变,使学生可以通过真实场景体验产生思考,活跃思维,使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需立足学生的实际体验,进行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以实践育人,往往是开展具体的,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学习活动,通过实际体验活动的开展,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感受和领悟,在真实的体验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体验过程掌握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例如,教师对统编版教材中的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进行授课时,可以邀请法治副校长,或警察模范等掌握专业知识的优秀模范进入课堂,开展法治教学,或者请法官走入校园,以模拟法庭的方式真实地展现现实中的案件审理,甚至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与法官共同组成模拟法庭,以真实案件的法庭审理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体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以真实案件审理过程去体验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体验过程当中去领悟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体会责任、获得感受、掌握知识、掌握道理、养成品质,完全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如此,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将课内知识延伸向课外,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从而懂得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真正含义。

(三)立足学生发展,组织探究教学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的技能,从而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真正将知识印刻在学生的心中,使学生可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技能。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在以学生为主体,其作用在于让学生能根据课程相关要求或教师所出示的课本信息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过程和作出结论,从而真正使知识内化于心。

教师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进行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懂得公民的相关知识,明确自身身份,并且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知道自己作为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并具备哪些权利,怎样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护自身的公民权利。一方面,这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道德故事或法律故事,由学生或以个体或分小组进行现象的分析,寻找出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明确是非对错,讨论这些道德问题或法律问题,以小组讨论方式来共同寻找出解决方法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另一方面,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发现需通过学生产生质疑,而不同学生对同一法律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中找到道德知识或法律知识,最后得出结论,如此探究学习,学生能通过亲身经历发现、研究、分析的全过程,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印象更为深刻,这也有利于将知识落实和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四)立足学生感悟,设计情境教学

知识的理解离不开学生的感悟,只有学生通过不断的感悟和领悟,方能真正将知识记在心中,并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真实情境来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感悟。一方面可以摆脱纯理论灌输式教学所产生的枯燥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学生硬性记忆所花费的多余精力,使学生学业得以减轻。为此,教师需注重对生活元素的引入,利用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或综合时事要闻或法律事件来创设与设计情境,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其能通过情境去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以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当中第二单元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社会当中真实发生的一些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搭配一些真实的视频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别将自己带入案例当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分别设计两种不同的剧本场景:其一为遵纪守法的社区;其二为没有公共秩序的社区,将这两种背景当中所发生的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实际角色扮演去感悟真实场景当中所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分析公共秩序所起到的作用,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学生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遵守公共秩序。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保证“双减”政策得以落实并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打造高效课堂,立足学生能力、体验、发展、感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引入生活素材,重视传统文化渗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提质双减法治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为城市提质而歌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