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12-17 06:00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
天津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

■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 袁 锋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古诗文的教学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很多教师对这一点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却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提不起兴趣。基于此,教师应该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古诗文的阅读学习,既可以增加诗文量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础、最广泛、最持久的力量。因此,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今时代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而分析了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的积累和传承,所产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层的含义和价值。高中古诗文教学并非教材中寥寥数篇那样简单,其中每个字词、每个段落都有非常深层次的内涵,隐藏着诗人深厚的情感。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高中生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因为互联网的普及,高中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教师积极的引导,他们很有可能养成诸多不良习惯,如不自信、不自律等。这些不良的习惯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滋长各种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高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各种网络化语言的影响,无论是母语的正常使用,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句的运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种网络语言的冲击。例如,各种网络平台上的网络文学、网络语言、各种各样的表情包等。此类网络语言正在一步步地把高中生对诗词歌赋的热爱侵蚀掉。除了信息网络时代会对高中生古诗文学习产生影响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会带来影响。

(一)学生对古诗文与传统文化兴趣低

学生对古诗文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是现阶段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无法获得学习成就感,长此以往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对传统文化抱有偏见,不愿去了解。基于以上两点,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把握好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古诗文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虽然很多古诗词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或许是用几千字的散文都无法表达出来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一般只是根据课后注释分析诗句,讲解重点字词,归纳情感,在此之后再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如此就完成了古诗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让古诗文和学生完全处在对立的两面,严重忽视了古诗文当中所蕴含的深厚内涵,严重影响了古诗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和质量。

(三)学生对古诗文认识不足

虽然现在的高中生都会背诵几首家喻户晓的诗,但从小学开始到高中,由于古诗文教学的表面化,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以为可以默写或者背诵几首诗,或者在写作的时候能运用其中几句诗词,就算是已经完成学习,并且具有了古诗文的底蕴。其实不然,由于长期以来对古诗文表面化的教学,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地走到古诗文之中,没有对古诗文含有的更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了很多古诗文,却没有发现古诗文特有的魅力和光彩。如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改善,就难以实现高中古诗文教学真正的目标和效果,也更无法谈及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四)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受传统教育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古诗文的学习目标也定位为应付考试,对于学生古诗文的考核主要以表面文字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此丧失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学生只了解了古诗文的表层含义,对于其内涵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

三、高中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

现在的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而且更要修炼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素养,如此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和熏陶学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改善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更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使古诗文的教学不止停留在表层,而要深入下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拥有教学魅力。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接触,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感染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下,使学生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涵和魅力,逐渐形成积极的家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整个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陪伴和指路明灯的角色,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迷茫的情况,教师应该予以及时且正确的引导,当学生感到疲倦或者是厌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孜孜不倦的教诲与陪伴,使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古诗词的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深刻挖掘教材中含有的传统文化

高中生学习古诗文,当然要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文都是相关专家和学者经过反复多层的筛选而确定的最具有品质的教材内容,同时符合当前高中生实际学习情况。每一篇古诗文都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和价值,可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同时对人格的培养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对教师来说,就需充分挖掘这些古诗文的价值,在古诗文教学中充分地展现这些文章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受到激励和感染,调动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古诗文的学习,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各种原则,或者是待人接物的文化。例如,语文教材《张衡传》课后练习第三题“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课外收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在班上做一次三分钟的演讲”。教学这课时,笔者请学生思考:“郭沫若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张衡的?张衡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特点呢?”学生通过课外收集,发现张衡性格沉稳、从容淡静,耐得住寂寞;学识上贯五经通六艺,还要遍访名师,并且注重理论和社会实践得结合;政治上信仰坚定、克己奉公、一心为民,从郎中一直做官到尚书。《张衡传》包含太多的智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待张衡的大家之路,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演讲,张衡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字句的理解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率

为了促使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学古诗文《孔雀东南飞》的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再让他们分组将其改编为课文剧,并分角色进行出演。在排演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封建礼教的本质,以及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反抗压迫的精神和我国古代人民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向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此外,在讲解古文《史记项羽本纪》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项羽兵败的场景,促使学生感受四面楚歌的悲剧。这种情景教学法营造了更深入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但理解了晦涩的古诗文内涵,而且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将传统孝道融入古诗文教学中

古诗文当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渗透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理解古代人的孝道,并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例如,人云:“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亲敬老”被视为最崇高的美德,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自远古就沿袭流传下来,并世代相袭。所以,在讲解《陈情表》时教师既可以补充“孝”的历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的今天“孝”的现实意义,这样既有传统文化的渗透,又古今联动。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古诗文是我国古人经过千百年发展所总结的思想结晶,古诗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例如,学习《鸿门宴》一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听到该故事,对此比较熟悉,该文主要讲述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纷争,文中有这样一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后来,人们用鸿门宴来形容对方不怀好意。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秦朝与汉朝的历史,让学生对文章的历史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鸿门宴》的相关视频和图片,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教师将秦汉历史融入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文化背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处于校园时期,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简单,但步入社会后,他们所面临的环境会越来越复杂。了解历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有效提高历史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六)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现阶段教学中,导致传统文化与古诗文融合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古文历史的时代相差甚远,学生很难有代入感,无法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蕴藏的文化底蕴。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进行课堂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古诗文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代入感,便于学生掌握。例如,在教学《诗经》中的一篇文章《氓》时,教师可以将诗中主人公的生活转移到现代背景下,让学生联系影片或节目来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情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死板、苛刻的礼教规则。又如,学习《采薇》一文,学生可能对始终戍守边境的将士生活不够了解,此时便可以将他们与现代边关士兵的生活相结合,通过播放纪录片或讲解人物传记的方式促使学生了解戍边的辛苦与他们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对古今的爱国情怀与思想情感有一个新的认识。

(七)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较为成熟,对新鲜的事物有较强的接收能力,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以此为基础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教材编入的古诗文,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了解和掌握与之相联系的更多篇目。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原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苏轼的《后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通过“前后赤壁赋”的整体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巨大起伏时的痛苦挣扎,以及他不断寻找平衡、自我劝慰的积极旷达,从中让学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和普通人一样有悲喜苦乐的、甚至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路途的风雨坎坷,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如,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同是描写“秋”的名篇,他们是如何写“秋”的,传达的情感又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开展拓展阅读的活动,使学生感受相同类别文章所富有的内涵和情感。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而成的瑰宝,古诗文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体现出极为丰富且意味深远的精神内涵。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古诗文所展现的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古诗文知识的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在教与学中,师生共同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这也要求了相关的高中教师必须重视在进行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渗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掌握传统文化的内容,调动起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古诗文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