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现状及金融机构营销对策

2022-12-19 10:13郭承静杨玉兵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耗能金融机构绿色

郭承静,杨玉兵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5)

碳中和、碳达峰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钢铁、有色金属等高碳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于我国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与此同时,高碳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低碳化”的路径,通过节能装备改造升级、绿色工艺技术应用、能量系统优化等举措,迈向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目标。在此进程中,金融机构抓住高碳行业转型中的业务机会,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2]。

一、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相关政策

我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体系,传统碳密集和高环境风险的企业数量众多。为逐步实现减排、低碳、净零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政府相关部门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从政策层面积极引导高耗能企业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3]。高耗能节能技改行业政策梳理见表1。

表1 高耗能节能技改行业政策梳理

(续表1)

二、重点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工作目标

本文根据江苏省工业企业情况,选择产能较高的八大高耗能领域:乙烯、现代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钢铁、焦化、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分析行业现状、能效水平和未来工作目标,探索节能技改路径,释放能耗空间潜力,具体分析见表2。

表2 高耗能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目标分析

(续表2)

三、重点领域节能技改主要方向

为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及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达到2025年能效水平目标,重点行业将产生大量的节能技改项目需求,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企业重大节能装备改造升级、绿色工艺技术应用、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公辅设施改造等节能技改方向,挖掘企业节能技改项目[4-5]。

(一)乙烯行业

1.重大节能装备改造升级。如采用分凝分馏塔、裂解气压缩机段间低压力降水冷器等,对裂解炉实施节能改造提高热效率。

2.公辅设施改造升级。对蒸汽动力锅炉、汽轮机和空压机、鼓风机运行参数等蒸汽动力系统,以及循环水泵扬程、凝结水回收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3.绿色工艺技术应用。采用热泵流程、裂解炉在线烧焦技术等实现能效优化。

4.能量系统优化升级。采用低温乙烷、丙烷、液化天然气(LNG)冷能利用技术等实现能量系统优化升级。

5.原料优化调整。采用低碳、轻质、优质裂解原料,推动区域优质裂解原料资源集约集聚和优化利用。

(二)现代煤化工行业

1.重大节能装备改造升级。对高效压缩机、变压器等高效节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2.公辅设施改造升级。选用高效、新型、低压降换热器,高效节能电机及高效机泵,提升设备效率及换热效率。

3.绿色工艺技术应用。采用大型先进煤气化、半/全废锅流程气化、一氧化碳等温变换等技术。

4.能量系统优化升级。采用热泵、热夹点、热联合等技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5.余热余压利用。根据工艺余热的不同品位,分别用于加热锅炉给水、副产蒸汽或预热脱盐水和补充水、有机朗肯循环发电。

(三)水泥行业

1.节能技术应用。如立磨/辊压机高效料床终粉磨、立磨煤磨等制备系统改造,水泥厂高效节能风机/电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技术改造。

2.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建立替代原燃材料供应支撑体系,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对化石能源及外部电力依赖。

3.降低单位水泥熟料用量。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替代普通混合材等产品。

4.压减水泥工厂排放。采用过滤材料、低氮分级分区燃烧和成熟稳定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及装备。

(四)平板玻璃行业

1.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建立替代原燃材料供应支撑体系,实施天然气、电气化改造提升。

2.节能技术应用。采用玻璃熔窑全氧燃烧、纯氧助燃工艺技术及装备,配合料块化、粒化和预热技术等。

3.压减终端排放。采用玻璃生产超低排放工艺及装备等。

(五)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1.压减终端排放。对低品位原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环保设备的改造升级。

2.节能技术应用。如卫生陶瓷推广压力注浆成形技术与装备,智能釉料喷涂技术与装备。

3.清洁能源原燃料替代。建立替代原燃材料供应支撑体系,加大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等。

(六)钢铁行业

1.绿色工艺技术应用。将能效低、清洁生产水平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等装备逐步改造升级为先进工艺装备。

2.能量系统优化。如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3.通用公辅设施改造升级。如应用高效节能电机、水泵、风机产品。

4.余热余能梯级综合利用。采用电炉烟气余热、低温余热多联供等先进技术。

5.能效管理智能化。采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6.循环经济低碳改造。通过钢渣微粉生产应用以及含铁含锌尘泥的综合利用,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七)焦化行业

1.循环经济改造升级。利用焦炉煤气脱硫废液提盐、制酸等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

2.公辅设施改造升级。使用节能型水泵、永磁电机、永磁调速、开关磁阻电机等高效节能产品。

3.绿色工艺技术应用。采用高效蒸馏、热泵等先进节能工艺技术。

4.余热余能回收。应用干熄焦、上升管余热回收、循环氨水及初冷器余热回收、烟道气余热回收等先进技术。

5.能量系统优化。采用焦化工艺流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

(八)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1.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实施铝电解槽大型化、电解槽结构优化与智能控制、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余热回收等节能低碳技术改造。

2.压减终端排放技术改造。实施铝灰资源化、赤泥制备陶粒、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3.工艺流程再造。优化整合有色金属、钢铁和建材等企业间区域流程,实现流程再造。

四、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业务营销对策

目前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给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提出了明确时间进度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耗能领域企业能耗水平在2025年能效标杆水平以下,距离国家绿色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耗能行业作为碳减排任务较重、减排潜力较大的领域,必将需要实施大量节能技改项目,提升企业绿色工艺水平,在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升级方面也必将产生较大的资金需求[6]。

金融机构是助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机构运用绿色金融手段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投向,发挥资金杠杆作用,为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项目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有助于加快高耗能企业的减碳进程。这也是金融机构践行“双碳”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因此,金融机构应在关注“绿色”企业、项目之外关注高排放“棕色”产业的融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改业务营销服务对策,从而抓住高碳行业转型中的业务机会,抢占转型金融先机[7]。

(一)客户策略

根据实施方式的不同,节能技改项目的借款模式有两种:项目业主实施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1.项目业主实施模式

借款人主要为乙烯、水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重点行业客户。以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为依据,将客户分为三类,三类客户采取差异化支持策略。

(1)能效高于标杆水平的客户。此类客户属于行业内优质企业或龙头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需求量较小。金融机构应深入挖掘节能技改需求并开展精准营销,积极参与该类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建设。

(2)能效高于基准水平、低于标杆水平的客户。此类客户降碳改造需求迫切,资金需求量大。金融机构应结合上文梳理的节能技改重点方向,把握节能技改项目契机,积极推进该类企业节能技改项目建设。

(3)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客户。该类企业可能面临淘汰和退出,风险相对较大。金融机构应注意甄别该类企业技改的预期效果,谨慎介入其节能技改项目。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借款人主要为节能服务公司。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还款主要依赖项目现金流。

该行业上游企业为各类节能设备供应商,通过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不同设备介入合同能源管理行业。该行业的下游为用能计量便利的用电及耗能大户。节能服务公司连接着行业上下游,通过自身技术及采用不同的节能设备为用能单位提供各类服务:如用能状况诊断、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节能项目设计、运行管理等。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目前大约70%集中在工业节能领域。工业领域的节能改造主要划分为钢铁、石化、建材生产、电机系统改造、有色金属等五大行业。

金融机构可结合发改委公布的备案名单及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公布的客户评级情况,择优合作。

(二)产品策略

1.运用项目贷款类产品支持企业节能技改的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应根据辖内产业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获取企业自身节能技改需求,积极借助项目贷款产品,拓展节能技改客户和项目。节能技改企业为借款人,根据节能技改设备的适用情况确定还款期及还款现金流。

2.借助合同能源管理贷款拓展节能技改客户和项目

合同能源管理主要分为四种商业模式: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融资租赁型、节能量保证型。目前节能效益分享型为金融机构合作较多的模式。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商业模式主要指:耗能企业需要进行节能改造,该节能改造工程投入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或者与耗能企业双方共同承担,双方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所有权无偿转让给用户,后续节能效益由用户全部享用。

(三)营销策略

节能技改项目及客户营销的核心在于获客渠道建设。金融机构可结合以下方式摸索贴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获客手段,拓宽营销节能技改项目的路径,丰富营销节能技改客户的方法。

1.梳理辖内高耗能企业名单

(1)挖掘大型耗能企业业务机会。节能技改项目集中分布在辖内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中。金融机构在对此类项目组织营销时,应梳理辖内大型制造业企业以及热电厂、化工园区等耗能大户名单,积极探索技改项目类合作。

(2)梳理中小型耗能企业技改需求。部分中小型高耗能企业合理的转型融资遇到较大阻碍。比如,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高碳行业领域,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业务的单一性及技术的有限性,贷款融资难度较大。金融机构应关注中小型耗能企业技改需求,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推动业务合作。

2.建立与工业领域行业协会交流平台

工业领域行业协会是由在工业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协会主要负责进行行业自律性管理,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工作,在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之间起到合作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金融机构通过与各类工业领域行业协会(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装备制造业协会、轻工业联合会、钢材深加工协会、通用设备制造协会、专用设备制造协会等)进行联系,可以获得当地有节能技改需求的客户信息,进而筛选合适客户组织营销。

3.搭建政府合作渠道

政府部门在推动地方绿色金融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整体规划、新项目的立项与获批都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金融机构可通过与不同政府部门建立联系,帮助经营单位从不同角度扩展营销节能技改客户与项目的方式。

金融机构可以与地方发改委、生态环境部门、工信部门、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进行联络,获取节能技改项目或客户基本信息,主动对接,进行项目储备和营销。

(1)地方发改委

地方发改委会牵头按年整理当地城建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不同地区计划名称会存在差异)。部分地区会在计划中详细列明项目的总体投资、建设期限、建设单位、资金来源等信息。金融机构可筛选建设计划中满足节能技改要求的新建项目组织开展专题营销。地方发改委按工作职能对于各地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进行审批(核准)和公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定期梳理获批项目基本信息,主动进行营销和业务储备。

(2)生态环境部门

各地新建项目需要生态环境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通过生态环境局审批的项目,需要进行环评报告公示。金融机构可通过定期梳理各市、县(区)的生态环境局网站,获得近期通过环评公示的项目清单,对清单中符合要求的节能技改项目,组织经营单位联络项目业主方进行营销。

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为省生态环境厅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开展环境政策、规划、环保绩效评估技术研究,组织省批环评项目和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的技术评估等。金融机构可加强与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的沟通交流,获取最新环境政策信息及重大技改项目清单,组织开展营销推动。

(3)工业与信息化部门

工信部门负责管理当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牵头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负责各地绿色制造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申报与管理。金融机构可通过工信部门了解重大节能技改项目信息,从而提前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

4.借力外部信息交流平台

(1)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联系产业协会或者联合政府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专题对接会,就重点客户与项目、热点行业进行专题讨论,了解企业节能技改需求,积极开展营销工作。

(2)金融机构可以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产业协会或者行业协会、工业园区等举办的各类绿色产业主题活动,依托政企合作交流平台,获取企业节能技改需求信息,主动对接,组织开展营销推动。

(3)金融机构可以借助当地绿色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第三方科技公司的合作,获取节能技改项目大数据,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对接效率。

猜你喜欢
高耗能金融机构绿色
科学认识和调控高耗能产业
绿色低碳
中国特检院“十三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回顾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浅析加强高耗能企业用电检查的必要性
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等级评估方法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