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2022-12-20 02:18莫丽丽
英语教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人教版文本

莫丽丽

引言

学生的思维和语言之间有着重要联系。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既是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学生加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发展的载体与平台。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教师对其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视,同时,让其在阅读中体验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更加利于其全面发展(教育部 2020)。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看,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沈阳2020)。目前,国内关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文章和具体做法有很多,有些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很多英语课堂存在“思维浅层化”的现象,有些课堂甚至出现“思辨缺席”的现象,在应试压力下表征得尤其明显。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教师对思维品质培养的核心概念缺乏准确的界定和理解。这一点亟须在实践教学中加以改正。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换句话说,思维品质主要用来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能力的强弱。思维品质对个体心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其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工作贯穿始终,为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包括对其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系统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培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读与思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教师系统的指导,在阅读中可以实现思考、批判、探究、辩论能力的提高,使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因此,教师应将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融合在一起,融入阅读教学各个方面,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阅读逻辑性思维

一般而言,逻辑性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判断、推理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过程。逻辑思维可以说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最关键的切入点。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拿到一篇英语文章时,若只沿着作者的行文脉络机械地阅读,在遇到难题时,往往需要返回上文,重新记忆和梳理文章内容,这种非常低效的阅读是缺乏阅读逻辑性思维的表现,不仅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可能会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感,降低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学生缺乏辩证性思维品质

具有辩证性思维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可以通过分析、判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所接触到的思想观点作出正确评判,并建构新的概念。实际上,缺乏辩证思维的大部分学生在接收到知识信息后,往往会对与自己逻辑思维出入较大的内容抱有怀疑的态度,并以此为动机,寻找缓解双方“对冲”的手段,即学生并不是站在写作者的立场分析、解决问题,而是用“代入者”的思维试图达到目的,造成信息误读、理解出错的结果,因此表面上只是对文章中已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的解释、分析、评价和判断的阅读后的思考行为,其实表现为思维目的性较强,对自我校准能力要求较高、较强的批判性的辩证性思维。

(三)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学习时,缺乏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英语文章的阅读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分析、提取文章信息,使英语阅读成为难题。

(四)学生思维参与程度不够高

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不够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所涉及的阅读活动思维层次较低,往往是基于文本中事实信息的问答,缺少深层次问题,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更少,且教师不愿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此类问题上。此外,阅读活动形式往往以回答问题为主,缺乏其他形式如质疑、评判、欣赏等思维性较强的阅读活动。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策略研究

《课程标准》认为,思维品质的目标是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据此,教师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掌握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等思维技能。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通过语篇阅读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发展不同层级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包括解决评价性问题、辨析及判断各种观点和思想的价值、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等。

(一)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须以“读透”为基础,对学生逻辑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自然要在“阅读”中展开。因此,在强调学生的阅读过程参与、关注阅读体验以达到“读透”目标的前提下,遵循英语阅读的教学流程,以培养逻辑思维为教学统领,依次在理解文章体裁、理清行文脉络、概括文章主旨、回溯文章内涵及剖析人物品质等方面重点施力。

1.比较分类,全面理解文章体裁风格

比较和分类是思维品质逻辑性的最基本形式。学生在选择恰当的阅读形式、对文章内容真正理解之前,要理解不同文章体裁的风格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主要词汇辨析等方式辨别文章体裁,在此认知过程中强化他们分析和比较的逻辑性思维品质。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的Write a letter of advice阅读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比中英文书信的不同格式,并通过书信阅读了解书信体裁的特点。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的Explore Peru阅读中,教师明确提示学生在关注题目、小标题、图片和表格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a country、three main area、official language等关键词汇,了解“百科式介绍”体裁,并归纳出该体裁具有平实、简洁、严谨、客观的语言风格;通过come and experience、more brochures、packagetour、contact 和@travelperu.org.等主要词汇,了解“旅游宣传册”体裁,并归纳出该体裁具有感染力、共鸣、欣赏的语言风格。除此之外,阅读文本把这两种体裁内容组合在一起,达到了比较的目的。

2.梳理全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

教师可以引入篇章思维导图、情节发展时间轴、事件发展流程图、人物关系图谱、前因后果分层图等逻辑分析辅助手段,训练学生梳理篇章结构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阅读中,引入关于语篇结构的思维导图(见图1)。又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5 Music的The Virtual Choir阅读中,引入组织架构思维导图和时间轴(见图 2、图 3)。

图1

图2

图3

3.精准判断,概括文章主旨大意

在理清全文结构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概括主旨的技巧,如通过找到文章主题句及高频词汇等方式准确概括段落主旨。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1 Teenage Life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阅读教学中就直接要求在找到每一段的主题句的基础上归纳其主旨大意,并且这个主旨大意直接服务于篇章思维导图。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 的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也是如此。

4.信息重组,回溯重点内容含义

在对文章主旨大意有了理解后,教师须带领学生重新理解文章大标题和各段小标题的含义。这种由整体分析回归至部分分析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排查可能疏落的关键信息,及时调整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偏差(鞠翠美 2020)。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中包括workbook在内的四个阅读文本中有三个涉及大标题和小标题的关系。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一体化分析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结构特征。

(二)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品质

与逻辑性思维品质不同,辩证性思维品质不强调学生紧跟文章思路,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反思、推理等过程,更加主动地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锻炼其辩证性、批判性思维品质。因此,辩证性思维品质的培养须引导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站在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角度理解其中深意。

1.预测文章内容发展

教师可提醒学生细致观察文中插图、看人物对话间是否有内容提示,并注意文章的留白、细节、拓展内容等,看其中是否隐藏故事情节的走向。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的Living Legends中就要求学生看标题和图片预测“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about?”。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一文中也是如此,要求学生“guess what the text is about”。

2.找到文段引申意义

引申意义一般不在文中直接体现,但对文章这部分含义的理解能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推测能力,特别是引导他们代入感情阅读文章,注意观察文章的细枝末节,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继而产生“意犹未尽”的阅读感受(丁晓娟 2020)。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一文中,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思考文章的核心问题 :“What do ‘problems’refer to and what do‘solutions’refer to?”又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的Living Legends活动任务中设计了一个很典型的判断句子题,通过该题既能达到让学生了解教材所设置的“判断信息来源和性质”的目的,又能极大地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3.推敲思考作者意图

文章是表达作者意图、态度、观点的重要载体,但优秀的作者往往不会平铺直叙地将自己的观点摆上台面,而是通过更加隐晦的方式加以表达。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理解作者的叙事意图和作用,揣摩作者的主要观点(田甜 2020)。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起承转合的句子:“Finding and keeping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progres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sites can be a big challenge.After listening to the scientists...and citizens...,the government turned to the UN for help in 1959.Finally,a document was signed,and the work began in 1960.50 countries donated nearly$80 million to the project.”读懂这样的句子,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关注国际合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关系,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合作,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理解作者意图的目的。

4.辩证看待文章观点

对文章或作者观点进行评论或质疑,是辩证性思维品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辩证性思维是个体对思想的自我检验,也是一种自我校正的过程。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活动任务中设计问题:(1)A lot of money was spent to protect the temples.Do you think it was worthwhile?Why or shy not?(2)Why do you think so many countries contributed funds and offered help to the Egyptian project?这两个任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要保持开放的态度让学生发表看法,使其学会欣赏和评判,同时兼顾内化语言知识。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如果说上面两种思维品质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阅读理解的读前和读中两个阶段,那么独立思考思维品质的培养则集中在读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设计一些创新性思考与表达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更好地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其学习的收获感,激发其学习英语的激情,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开展自由讨论与小组交流,鼓励表达

在读后阶段,教师可设计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活动,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阅读中设计活动任务:What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dam’s school life and your school life?这是一个既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问题,旨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理判断,属于高级的批判性思维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展对文本信息的理解,还能提高其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每个单元中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只要教师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表达,就一定能够达到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目标。

2.续写文章故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很多文章的结尾具有丰富的隐含意义,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利用好这类文章,组织文章续写小练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的Living Legends阅读文本以Help us choose some“Living Legends of Sports”开始,以“Send your suggestions for‘Living Legends of Sports’to LLS@sports.net”结束,结合活动任务“Who would you choose as another‘living legend’?Give your reasons.”进行活动时,教师提醒学生关注体育传奇人物的定义,围绕masters和a good example两个核心要求选择人物,提供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有理有据地写出心目中的传奇人物的故事。这样通过续写不仅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能从思维角度培养用论据增强说服力的意识和能力。

3.设置课堂访谈活动,深入课堂交流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创编访谈对话。采访者站在第三人的角度,被采访者则扮演文中的主要人物接受访谈。

例如,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的Explore Peru阅读中的四个旅游宣传册介绍改编成旅游推介访谈;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的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阅读文本改编成地震前预兆、地震时惨重损失、地震后及时救援和新唐山建设复兴经验等四个阶段的访谈;把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Heritage的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文本改编成修复专家访谈等。这样的访谈类似于复述或转述,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也有利于其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4.设计课程海报,促进学科能力融合

海报设计属于绘画类教学活动,非常考验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并不强调其必须具备良好的绘画功底,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展现文章内容,用更形象的方式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的The freshman challenge阅读中亚当(Adam)要报的社团,让学生设计社团纳新海报;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的Explore Peru阅读内容设计旅游宣传册;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的Living Legends阅读文本制作运动项目推广海报;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Natural Disaster设计自然灾害类型和避灾的海报;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设计Learning English的海报等。制作海报能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话题内容、内化语言,是灵活运用语言、结合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表达形式。

结束语

融合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理解反思能力,特别是在把握作者意图和文章主旨方面,能够运用多种思维技能快速解题。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学生的逻辑、辩证、创新等思维品质得以提升,不仅有利于其英语学科的学习,而且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人教版文本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独立思考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