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工匠精神的落实

2022-12-21 13:35周昊台州学院
艺术评鉴 2022年20期
关键词:工匠美术精神

周昊 台州学院

“工匠精神”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从远古先民对于陶土的锻造和玉器的雕琢,再到秦汉时期霍去病墓前栩栩如生的马踏匈奴雕刻以及敦煌惟妙惟肖的石窟文化,包括当今社会人们运用高超的技术手段修复精巧绝伦的文物等行为举止,都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传统工匠精神代表着“尚巧”的工作追求、“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思想,工匠精神见证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强大,中国人民也亲眼见证了它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现代工匠精神更多地体现了当代人的责任担当和其对高超质量的执着、对优秀传统手艺的珍视和对探索创新的尊重,这可以引起我们更加深层的情感与思考。

一、加强自身,精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从古至今一直贯穿在中国的绘画、手工艺制作等众多领域之中。传统中国画绘画就有许多关于“技”以及“道”的论点。无论是“以形写神”“搜尽奇峰打草稿”,还是 “观物取象”,都是给所谓的“技”打基础,绘画以及艺术创作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技”,而是需要探索更加深层次的“道”,只有道技合一,方才算大成。身为美术教育从业者,不妨从中国画的论点中挖掘工匠精神,通过自身的学习、了解以及不断探索、认知,将中国的绘画精神进行抽丝剥茧的研究,进而生发出属于美术教育者的工匠精神。

(一)“技”与自身求精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认为身为一名画者应“多观事物”,继而才能通过欣赏事物来迸发出绘画灵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活跃的创作灵感来创作绘画作品,这也就要求画者需要做到“搜尽奇峰”,通过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奇峰”来拓宽自身的眼界。而为了能够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意境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创作者则需要进行反复地锤炼,这不仅是为了精进创作技法,也是对创作者个人意志的一种凝练与提升,画者需要在无尽的探索中不断精进各方面的绘画技巧。因此,在笔者看来,“打草稿”便是要求花时间、下苦功夫,不断地夯实基础,“搜尽奇峰”则是需要作者不断地探索大自然间的妙理,将妙理和苦工进行有机结合,作品方能成气候。

而艺术创作过程,就是一个“观物取象”的过程。首先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技法的基础运用方式,并在此后不断精进。在画者主观感受之下,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初印象,再通过反复地将初印象与客观形体进行比对、刻画,从而把握住对象的基本外形。但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单纯地把握住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是完全不够的,一味地抓住外形特征只会塑造出呆板、机械的形象。

因此美术教师应该不断锻炼自身技能,从上课方法到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着手,在开始上课之前不断夯实自我基础技能。在美术课堂中的绘画示范、板画等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能够呈现出一个较好的作品或者效果。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自我反思,巧妙地利用微格教室等先进的教学研习方法,继而不断精进相关技能。在上课前,教师还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加强训练,明确每一个环节需要做的任务以及要求,通过了解教材的三维目标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环节。

而对于教师而言,要“观”的不仅是自己的成长提升,还需要“观”学生,离开了学生谈教育终将是纸上谈兵。在这些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锻炼技能,就像是摸石头过河一样,在不断尝试、试错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二)“道”与思考感悟

孔子曾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教学,必须要让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加丰满,做到“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能力。东晋顾恺之曾在《论画》中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以形写神”首要重点是“形”,“形”着重强调了对于客观形体的刻画,为了完成准确形体的刻画,创作者需要进行大量绘画技法的练习。而“技”是绘画的基础门槛,只有真正地掌握了绘画方法,才能够完成后期的塑造,也就是所谓的“形”。“形”对“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掌握基础技法的同时还要求能够抓住客观事物的形。继而可以看出,“以形写神”的“形”与“技进乎道”的“技”两者是相互承接、相互呼应的。

艺术创作过程并不是单纯照本宣科般地刻画一个客观事物,它需要艺术创作者们沉下心,一步一脚印地发展,踏踏实实地做好相应的基础训练。在笔者看来,只有做足前期工作后,方可以在不断精进基础技艺的同时挖掘客观事物的本质,否则纵然会观出万千山水,却无法直抒胸臆。就如写意山水画创作最初的练习中,画者需练习和研究各种皴法以及临摹各类大拿的作品,通过分析画面中的事物、用笔等内容来了解其作品的内涵和高度。接着还需要画者从室内走向室外——游山历水,通过欣赏自然风景,再一次真切地体会大自然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想、所感呈现在脑海之中,把所学知识与心中之景融会贯通,再通过经营位置、仔细斟酌,使得心中之景完美地呈现在画卷之中。

只有抓住“形”才能谈“神”。这与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思想不谋而合。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形而上的哲学规律。魏源认为一项技艺在不断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中,通过对技法的不断练习,会愈发高超和精进,技法也会逐渐变得炉火纯青,这时候如果继续进行相关的体会与训练,就会触碰到“道”的境界,也就是进入到体会天地规律的境界,从而打破了固有的规则和体验。

“技进乎道”的观念一般运用在中国画的创作领域,如果将这个观念进行抽丝剥茧和提炼,不难发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待教学时也需要运用这个观念。在技能提升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对课本进行深度的挖掘,扩展、延伸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些进步与转变终将会在上课的环节或在课后的自我反思环节中有所展现或有所作用。通过反复思考和感悟继而形成独特的上课模式,让学生形成想学、会学、学好的基础,凸显自我独特的风格与教育教学理念。大量的尝试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要做到从学生中来,最终回到学生之中去,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试错,教师才能够真正熟练地掌握上课技巧,继而从原先的“上完课”转变为“上好课”。

(三)“神”与美术教学

在创作前期,需要通过大量基础练习来巩固和提升自我绘画水平,并为后续的艺术创作做好相应的准备。“道”和“神”则是漫长训练过程的结果,此时的绘画探索已经从原先抓住其物体本身形状的 “形而下”,提高到了追随某种原理、规则的“形而上”。而神韵往往需要人进行真切的感受和体验,由内而外地探索事物的本质与特性,并且进行归纳总结。所谓的“艺术作品”,只有当艺术创造者将自我情感代入到作品之中,与作品创造出通感和共鸣,也就是能够使得作品的状态神情达到一致,由表象的形进乎到对象的神,才能够“取象”“踌躇满志”。只有表现出了“神”,绘画才能更加生动,达到“形神兼备”的地步,而对象的精神面貌自然便会被描绘出来,由技进乎艺,便能把握住对象的“真”。

美术教学中,教师也需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知晓其所需,方可对症下药。将学生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炼出学生中的典型,寻找到学生的本质和普遍性。所谓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如此才能使得课堂效果达到最高。美术教学也是将美术创作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过程,而学生所学习的并不是简单的外在形式,更多是内在思想情感。

二、美术教学,厚植工匠理念

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美术课堂以及艺术作品为媒介,传递给学生深层次的想法与观点。一幅直观的绘画作品往往能比语言更好地传达思想情感,尤其是对于学龄段比较低的同学来说,他们更难将自己读到的文字通过想象将其转为图案,并在脑海中呈现出来。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信息传输方式就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进行更多的思考,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工匠精神。在笔者看来,工匠精神可以通过美术教学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素养以及教学能力等多种角度来进行传递。

(一)创新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思维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课堂中,会有部分教师采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即照本宣科式的上课方式,完全地按照美术书上的知识点、框架进行讲述。如此上课模式无可厚非,但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教师不知该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自己的教学方法禁锢在了美术教材之中,无法将课堂思想从纸面上抽离出来,并运用不同的上课方式去渲染它们。如此情况,一来无法发挥美术课程的特色和教师个人专长,二来会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使得整体课程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上课方式的改变与创新,从而使得其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传递自我以及课本的思想,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为后续顺利传递工匠精神做准备。

在一些教师心目中,传播工匠精神就是单纯地进行工艺技术的教学。正所谓“技进乎道”,我们不可否认工艺技术在工匠文化中的重要性,它是触摸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敲门砖。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能够适应21 世纪发展的新型创新型人才,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工匠精神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更应彰显出其多元的文化内涵。一味讲授技法对于低学龄的学生来说是生涩、难以理解的,而高年级学生也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法的练习,这会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所在。

(二)拓展专业知识,深挖教材核心

在笔者看来,美术书的内容安排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编者会考虑到对应学龄段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及需求,设计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扩展元素、开发学生想象力的设计元素、独具特色的地方美术元素等等,而这些课程往往是富含工匠精神的。身为教师,不要为了宣传工匠精神而一味地在课堂中穿插各种与工匠精神挂钩的事件。首先,教师会因为寻找大量的课题而损耗原本的时间与精力。其次,课堂内容会为了宣传工匠精神而变得东拉西凑。这不仅会给教师带来一种完成任务的无奈感,也会使得学生对于工匠精神失去认知兴趣。

因为工匠精神一直贯彻在整个中华优秀文化的脉络之中,教师则需要分析每一节课的特点,不能每次课堂结语都使用客套话,例如:“我相信世界处处有美,大家要用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世界。”这句话看似能够贴合每次上课的主题,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教师对于课程理解不到位以及知识阐述不明了的情况。在笔者看来,美是不同的、独具特色的,有关审美的教育需要教师源源不断的文化知识作为补给,并对相关的美术教材进行深度的剖析。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够使得美术课本中的工匠精神可以被教师更好地发掘、探索出来。

以鉴赏课为例,选择传递瑰丽绚烂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层次的思想高度,还是只走马观花,按照美术书的排列进行展示,这都是需要教师进行慎重考虑的。而绘画课,需要一个简单的静物构图,让学生通过观察静物之间的不断变化、线条的表现形式感受静物之美。当教师对于教材知识进行深挖之后,必然会发现每一节课的中心点,这时就需要其运用自己知识的广度来对知识点进行拓展。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形式的工匠精神与内涵,也能将课堂目标从原有的探索浮于表面的“匠气”,转向到探索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与专注的深层次内涵。

(三)革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依靠美术课堂传播工匠精神是不够的,如此传播形式单一枯燥,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的课堂关注度来完成传递。在传统的美术课堂里,往往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教师进行相关展示,接着学生对教师的创作方式甚至创作思路进行复刻。在如此的模式之下,学生只能单一地听取教师的观念,通过教师所给的世界观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世界。如此,学生只是简单、单向的知识接受体,通过记住教师所解释的“工匠精神”来完成上课目标,无法更加主动地、深入地思考和判断工匠精神。这无疑会阻碍工匠精神的传播。学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节点,通过特定的课堂才会尝试感受工匠精神,而不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挖掘。

教师不妨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将课堂从教师的手中交给学生,让其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自我的观察体会,切身实际地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教师在设置后期学生展示方式时,也可以不局限于传统PPT 的讲授方式,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例如:视频拍摄剪辑、下乡文化宣讲等方式,将主题和形式进行扩大与丰富,从而保证学生可以从课堂走到户外,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并且走出课堂也可以不断锻炼学生的胆量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可以带来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四)提升教学思想,增进自身匠心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是工匠精神的传递者,也是表现者。当美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变得淡薄时,工匠精神也就会流失,这种情况不只对学生不利,还阻碍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在传递工匠精神时,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点,通过自我实际行动来体现工匠精神。因此教师需要将自己当作一名“教书匠”,通过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践行所传递的工匠精神。通过改变原有美术是副课而带来的敷衍了事的上课心态,争取做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转换与承接。教师对于每一节美术课的课程安排都需要进行仔细的推敲,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在美术课堂中学到知识。介绍工匠精神的内涵,宣传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让学生能够切身实际地在课堂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和职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匠精神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发挥学生的潜力。

三、培育学生,夯实工匠传承

(一)提高自我认知,坚定文化自信

工匠精神是无声的语言,是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方方面面都被烙印上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国家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新一代中国少年对于工匠精神中匠心的继承也是重要的环节。文化的发展对于国家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青年学生更应该提升自我文化修养,增强自我文化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是工匠精神的载体,学生应该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觉、拓宽自我国际视野,

(二)重视学生课堂,养成工匠精神

现如今,美术课程一直不受重视,学校往往会在学期期末前将其课时分散给主课,这样的情况必定会导致学生不在意美术课堂。学生自我思想的状态会影响美术课堂的质量,而学生不愿意听讲也会导致在美术课堂中工匠精神无法得到更好地传递。因此,对于工匠精神的宣传可以不局限于教室,而应该面向全校:以班级为单位,定期更换相关的宣传栏,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文化气息的校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形式来推进学生认识工匠精神;组织相关书画、手工制作等比赛,举办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艺术展,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形式了解工匠精神;邀请民间艺术大师进校园,通过作品展览、大师一对一教授等方式,让学生以自我实际行动来感知匠心。

(三)专注课外兴趣,融入工匠精神

仅依靠美术课堂和学校的行动是不够的,因为工匠精神的传递是每时每刻的。学生回家之后可跟家长讲述所学的工匠精神,或者和家长一起制作相关手工艺品,如此不仅可以增进家庭关系,也能寓教于乐,在玩耍中感知工匠精神。因此,家校联系,即通过家校合力来教育学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家校合力育人体系中,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家校合作促进会等机构,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中来,搭建服务于学生成才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家校合作的层次,拓展合作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可以更为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家庭动向,便于教师根据家长的反馈情况安排后续课程。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因此,务必保证学生能够将课余时间用于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合理利用好“第二课堂”,通过参观地方美术展览馆、动手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认识工匠精神。教师也需给学生创造平台与环境,可以给课后小组安排相关的合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在互帮互助的环境之下共同探索工匠精神。通过自我兴趣点的扩展,更容易引发学生自觉地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的学习,继而加深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如此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去,并在实践之中再一次感知工匠精神,继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工匠精神一直贯彻在美术教学之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挖掘隐藏在书本中的工匠精神。教师要不断调整自我心态和自我定位,不断修正学生与自身对于美术课堂的看法,认识到美术教育行业对于工匠精神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宽自我知识面,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尝试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术融入课堂。从原先传授知识的“引路人”,蜕变为传播工匠精神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将学生领入艺术的殿堂并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不断维护学生们的匠心。

猜你喜欢
工匠美术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美术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