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青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12-27 17:01许亚丽周文波黄天平
西北园艺(果树)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展

许亚丽 周文波 黄天平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2′,北纬37°26′区域。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海拔627~1 204 m。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70~190天,年平均降水量486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738小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宜发展果业。近年来,吴堡依托独特的地理、自然资源优势,加快青梨高标准基地建设,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为目标,着力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吴堡青梨示范园2 300余亩。

1 吴堡青梨的起源

青梨(Pyrus ussuriensis),又叫秋子梨,蔷薇科梨属植物,是吴堡县古老地方名优梨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诗经·秦风·晨风》中有记载:“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意思是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郁李),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诗经》叙事地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的汉水流域,北到燕山山脉。上述地带是华夏初期的核心区域,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肃、河北、山东、安徽等。结合《吴堡县志》“传统梨品种,先秦始植”的记载(与孙云蔚教授和王文辉研究员的考证相符)推测,吴堡应是秋子梨(青梨)的原产地和黄河流域最早栽培梨的区域之一,梨树栽培历史应在千年以上。

2 吴堡青梨的生物学特性

吴堡青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海拔100~2 000 m地带均可栽植。不论山地、丘陵,还是沙荒地、盐碱地,都能生长、开花和结果。5月份开花,9月中下旬成熟,中短枝结果较多。果实皮薄、核小、无渣,可食率高,肉质细脆、清甜多汁,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16.9%。果实较耐贮存,一般可贮至次年4月。

青梨属乔木,树高15 m,树冠宽广;嫩枝无毛或微毛,2年生枝条黄灰色至紫褐色,老枝转为黄灰色或黄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肥大,卵形,先端钝,鳞片边缘微毛或近无毛;叶片卵形至宽卵形,长5~10 cm、宽4~6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有刺芒状尖锐锯齿,上下两面无毛或在幼嫩时微毛,不久脱落;叶柄长2~5 cm,嫩时有茸毛,不久脱落;托叶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8~13 mm,早落;花序密集,有花5~7朵,花梗长2~5 cm,总花梗和花梗在幼嫩时具微毛,不久脱落;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长12~18 mm;花直径3~3.5 cm;萼筒外面无毛或具微毛;萼片三角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长5~8 mm,外面无毛,内面密布茸毛;花瓣倒卵形或广卵形,先端圆钝,基部具短爪,长约18 mm,宽约12 mm,无毛,白色;雄蕊20个,短于花瓣,花药紫色;花柱5个,离生,近基部有稀疏柔毛;果实近球形,因果面有棱沟数条又称瓣子梨,平均单果质量180 g,果皮薄,绿黄色,果点小而密,萼片宿存,基部微下陷,具短果梗,长1~2 cm。

3 吴堡青梨生产现状

吴堡青梨栽培历史悠久,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解放前,吴堡青梨主要分布在吴堡县宋家川、寇家塬、郭家沟等乡镇的井道上、杨村塌、牛家山、李家河、尚家塬、车家塬、塌子沟、老庄、呼家渠、霍家山、车家塔等10多个村组,栽植、管理、经营以家庭、户族为主。1949年全县青梨产量4.05万kg。

建国后,成片梨园收归农业社集体管理。20世纪60—70年代产量达到5万多kg,塌子沟1株青梨年产500多kg。20世纪80年代梨园树体老化,病虫危害严重,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导致面积、产量大幅下降。2015年全县统计,只有康家塔、车家塔、李家河3个村保存了11株老青梨树,吴堡青梨濒临灭绝。

从2016年开始,为保护黄河流域独特果品种质资源,吴堡县着力培育壮大青梨产业,明确精选品种、提升品质、创优品牌“三品”发展思路,整合力量、筹措资金、制定规划、完善措施。业务部门对11株老青梨树精心管护、促生壮枝,培育优质青梨接穗,通过嫁接培育苗木1 500株。2017年丰润现代农业园区和贾家山村各试栽50亩,2018年丰润现代农业园区在霍家山村栽植200亩。2021年吴堡县出台《吴堡青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了产业定位、扶持范围和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吴堡青梨产业。引进陕果集团、苏陕协作果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力打造1 000亩吴堡青梨高产示范园。村组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建成青梨标准示范园900多亩,其中300多亩已进入初果期。同时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堡青梨试验示范站,提升吴堡青梨科技创新水平。目前,全县已建成吴堡青梨基地2 300余亩,预计盛果期亩产2 000~3 000 kg,亩收入2万~2.4万元。

4 吴堡青梨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产成本持续增加。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务农人员急剧减少,雇工成本逐年增加,化肥、农药、农机等相关农资设备成本也呈上升趋势,导致青梨生产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为生产者带来一定的压力。

2)果农技术素质偏低。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者老龄化问题突出,青梨种植管理者也不例外。年龄50岁以上的生产者整体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现代科技)能力弱,往往习惯于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栽培管理,影响青梨产业科学发展。

3)青梨产业化程度低。吴堡青梨是当地特色农业产业,但尚未形成综合体系,抗风险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极端气候条件下容易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产,或发生严重病虫害;青梨采摘后不能进行商品化处理;市场信息缺乏、销售模式单一,这些都会导致产业发展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不能稳定、健康发展。

4)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吴堡青梨产业缺乏高技术人才和团队。目前仅有极少数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榆林农校果树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这部分人陆续已到退休年龄。大中专毕业生取消分配政策后,果树专业技术岗位后继乏人。

4 产业发展建议

1)制定新的区域发展规划。榆林是陕西果业生产大市,山地苹果是纳入全市“4+X”工程之一的农业特色产业。吴堡青梨为黄河中游地区独特的果品、陕西名优水果,在原有5年发展规划基础上,根据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针对产业新形势、新政策,应进一步制定好吴堡青梨“升级版”规划,明确青梨产业优势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并对发展规模提出指导性意见。

2)强化良种推广。县农业农村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业务技术单位,成立专门技术团队,在苗木选育、生产环节严把“源头”,建立政府、科研单位、育苗企业、种植大户精诚合作协作机制,严把苗木质量关,在良种推广环节发挥专家和基层技术部门指导作用,使他们有充分的“话语权”。

3)加快人才引进培养。为做大做强吴堡青梨产业,人才引进培养迫在眉睫。应积极引进农业院校毕业生,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使他们专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行业的年轻干部或其他事业单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志青年,可选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向定专业进修,同时对全县所有青梨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等进行定期培训,推广普及青梨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构建技术推广体系,解决人才严重“断档”问题。

4)重视品牌保护。在全县高质量发展吴堡青梨产业的大好形势下,从育苗、栽培、管理、仓储、包装、设计、宣传口号等方面要严格制定标准和规程,严禁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实实在在对外打造“吴堡千年青梨”独特果品品牌。

5)完善政策措施。一要保障业务技术单位推广经费,解决“无钱打仗”的问题;二要针对整地、栽培、管护、病虫防治、仓储、品牌创建等环节,明确资金补贴标准;三要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堡青梨试验示范站的作用,明确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机制,构建重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性和统一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