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调查

2022-12-30 05:16於忠美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院校素养大学生

於忠美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健康的诉求与日俱增。健康素养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其基本健康信息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公民的健康素养影响其生活质量,从社会层面看,健康素养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保险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国早在2008年初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卫生部于2009年公布的“首次中国局面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1]。这说明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亟待提高。为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水平,国家在2012年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民健康素养也成为一项衡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19年,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提升公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全民健康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上逐年呈现上扬趋势,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2012年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素养水平

由图1可发现,十年来,我国公民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图1也表明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超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20年20%的目标。这与国家把提升公民健康素养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落实健康扶贫工程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密切相关。但是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引领未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保障。研究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对于公民稳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文献述评

(一)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2]。而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3]。一般而言,“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4]。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素养定义为:健康素养是认知与社会技能,能决定个人了解与获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进而促进健康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5]。Nutbeam表示健康素养是认知和社交技能,能决定个人了解并利用信息来促进和保持身体健康权利[6]。同时指出,当人们的健康素养不足可能会增加住院风险。而健康素养必须具备健康行为、健康知识以及健康传播的正确信息,重视互动、知情决策和赋权,以促进民众的健康。当健康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连接时,才能达成个体行为改变的契机[7]。

关于健康素养的发展情况研究,De Leeuw认为,健康素养发展分为3阶段[8]:第一阶段为最初发展健康素养的概念是医疗观点,因为健康与疾病专家对于患者不能遵守医疗建议的现状深感沮丧;因此,通过教育与训练病人来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第二阶段的健康素养视病人为消费者与客户,而医生是全方位的社会健康营运者。健康素养发展是考虑个体的独特性,拥有公平、平等与赋权。病人也是自己健康的共同维护者,不仅是消费者与客户观点。第三阶段的健康素养是具有获取与理解,并且具有面对健康的社会或政治决定因素互动所需的技术、能力与知识。

(二)关于健康素养的现状研究

健康素养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除了国家层面调查,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层面,对不同群体开展研究。有专家以具体省份开展研究,如发现贵州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12.17%,该研究进一步提出,居民的健康素养随着家庭年均收入增加[9];有以某个城市开展研究,如成都市居民健康素养略高,为26.8%[10]。也有以某个省份的特定群体为研究对象,如对江西农村初中生健康素养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仅为18.21%[11];也有对某个城市特定对象开展研究,如深圳市中学生具备总体健康素养比例达到24.65%[12]。这些研究对象不但关注全体公民,也有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素养发展状况。但是迄今为止,鲜有关注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健康素养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学校是实施健康素养教育的关键之处,研究对象为G省4所高校在校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民办本科院校、普通二本和一本院校。研究在各个学校的不同年级分别随机选取2个班级进行调查。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制3年,研究中涉及到的大四学生均不包含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研究对象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具体分布情况(n=1 008) 人

采取随机抽样。正式问卷样本共发出965份,回收有效问卷939份(剔除整份问卷所勾选同一个选项或是勾选的选项呈现规律性图形(如波浪型、V字型)无效问卷26份,其中男438份,女501份),回收率达97.3%。为了确保问卷具较高的有效率,研究者于正式问卷实施前,先向学生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工具的内容,保证学生填写的问卷会受到妥善保存且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泄露。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问卷回答。

(二)研究内容

当个体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才能促进自己健康、尊重他人健康与重视全球的健康问题,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增进全民幸福感。健康素养的内涵较为丰富,有学者从心理健康素养角度出发,提出心理健康素养的内容划分为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3个方面[13]。研究主要参考OECD提出PISA 2018年全球竞争力评价层面,将健康素养定义为3个层面: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行为,研究亦从这3个维度出发展开。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情况、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情况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情况。

(三)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自编健康素养量表对本科生实施健康素养测量。调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背景资料,个人背景资料共3题:学校、性别和年级。二是“健康素养问卷”在参考PISA 2006年健康素养十大主题(生长发育、个人卫生、家庭生活、饮食与健康、急救与公共安全、正确给药、心里健康、疾病预防、正确的消费观、环境保护)基础上,通过3位医生(1为主任医生,2为副主任医生)和2位护理人员(2为副主任护师),问卷经过5位专家从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3个维度编制,所有题目均为判断题,答对计1分,答错0分。编制后先选择3个班级进行预测(预测试卷含健康知识27题,健康态度28题,健康行为31题),取得有效问卷共147份,其中男生82份,女生65份。对预测结果运用SPSS20.0进行分析,删除部分因素负荷量不高的试题,保留因素负荷量>0.1的试题,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各20道题。测试题内容效度0.99。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6,0.88,0.87,总量表一致性系数为0.92。

四、研究结果

研究通过对数据条件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均分M=41.02,SD=5.17,研究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展开分析。

(一)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差异分析

研究首先考虑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表现,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总体差异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健康素养得分均分最高的是一本院校的学生(M=44.68,SD=12.64),但是通过表2也可看出,健康素养与学生的学业表现没有相关关系,如高职高专院校的健康素养不低于民办本科和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但一本院校的学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背景的大学生。研究进一步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3个维度方面进一步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一本院校在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方面表现较为一致,而其他院校的学生在健康素养3个维度方面表现相对而言较为离散。

表3 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健康素养3个维度上的具体差异分析

(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方面的表现

为了解性别与健康素养的关系,研究对相关数据处理,结果发现女生健康素养略优于男生,未能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进一步以性别为变量,考查其在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方面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健康素养方面的差异分析(男为438,女为501)

由表4可知,男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明显高于女大学生(F=6.17,P<0.05);而女大学生健康行为显著高于男大学生(F=12.06,P<0.01),但男女大学生两组间的健康态度方面并未呈现明显差异(F=0.52,P>0.05)。这表明,男学生健康知识较女学生高,但女学生实践健康行为显著高于男学生。有学者研究显示女学生较会从学校、家长和医护人员获取健康信息,而年长的学生较会运用网络搜寻健康信息[14]。又有研究331名员工显示,男性从事运动比女性多,女性比较会采用其他健康的活动来放松自己[15]。

(三)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方面的表现

大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能力强,研究也考查大学生在校期间健康素养是否存在发展?发展状况如何?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2可知,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阶段快速增长,在大学三年级阶段得到最高峰。为全面了解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健康素养发展情况,研究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健康素养进一步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图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

由表5可知,除了普通二本院校略低以外,其他背景的大学生在入学阶段健康素养相差不大,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二年级和三年级阶段,健康素养得到快速发展。

五、研究结论

研究通过编制健康素养问卷,进而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表现,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高,大一和大二是健康素养习得的关键时期

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高,总体得分接近70%,显示接受较高教育能够习得更好的健康素养。由表2可知,一本院校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最高,均分44.68;而二本院校的学生得分却略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推究原因,大学生健康素养可能与院校水平无关,更可能的原因是院校和大学生自身对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健康教育学科在大学阶段仍被归类于选修课,并不列入考试科目,而在现行考试主导教学的机制下,当学生面临学习课程内容与攸关未来前途的考试关系不大时,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学校若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给予充分重视,大学生健康素养会有明显提升。由表3和表5可知,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大一和大二是关键,而大三年级的学生,其健康素养也稳步增长。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发现,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在大一和大二期间上升较为快速。这也表明,学校是大学生健康素养习得的主要场所。如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成立健康促进委员会,探索高校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该校举办各类健康讲座、体能测试、体育竞赛等活动;不但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为必修课,而且开设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选修课。结果该校大学生“每日规律三餐的学生由41.19%上升至88.87%;适当睡眠的学生由43.44%上升至89.51%;每周2至3次运动的学生由50.19%上升至79.78%”[16]。为此,当健康教育受到重视时,才能教导学生学习正确健康素养的行为,帮助学生将学习健康教育课视为是解决自己的困惑,帮助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根基。

(二)健康知识得分最高,而健康行为水平较低,须重视健康素养的实践

世卫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占60%。但研究发现大学生健康行为相较于健康知识和健康态度而言,略显偏低,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就一本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在健康行为方面较高(见表3)。原因在于,一是大学阶段并没有教师与家长经常关注其生活作息,因此逐渐疏忽规律的生活,如不注重营养饮食、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而导致健康状态亮起红灯[17];二是大学生从功课压力沉重的高中解放,进入极端自由与多元的大学就读,需要调适大学课业,或是参加过多课外活动而影响正常作息,甚至流连于网络世界;三是一本院校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其所处的氛围更有利于加强自身修养,能够更好地克制自身不健康行为的表现。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具有实质的影响,当健康知识增加,但如何转化为健康行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开展的课题。大学生最需要做的功课除了主修专长外,最需要建立成年期的健康素养良好根基。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更需要有健康素养相关的实践,如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可以开设食品安全、地球环境、传染病预防等相关课程,以便大学生在面对个体和社会诸多复杂问题时能具备判读能力和做出睿智的抉择,都是身为现代社会的个体不能不知的课题。此外,学会面对压力、接受自己正负面的情绪、正确表达与沟通,相信对于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都有良好的价值。

(三)男生健康知识得分较女生高,而女生健康行为水平较男生高

研究显示(见表4),男生健康知识得分较高,但男生的健康知识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健康行为;相反,男生的健康行为水平略低于女生。可能的原因在于,男女生性格使然,女生多喜欢交流,女生在遇到健康医疗问题时多询问家人与朋友,自己却并不特别关注;而男生独立性较强,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通过自己查阅信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女生较男生有更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如男大学生抽烟与喝酒比率高于女生。男生抽烟、喝酒、吃宵夜、少蔬果和电子游戏时间较高;女生运动比率低,但生活习惯较佳。值得进一步了解性别对于健康素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较易寻求健康信息,且较注意身心放松和参加其他有帮助健康的活动。建议健康教育教师应多教导学生如何甄别社会上,尤其是网络信息的真假;学校在上健康教育课时可以采用团体讨论或是角色扮演,帮助学生了解对社会上不健康的行为警惕和防范,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健康知识与树立正确的健康态度,进而促进大学生能够更积极参与健康行动。

总之,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大问题,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健康问题,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用于治疗疾病方面的卫生费用不合理上升;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等。但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业仅占GDP的5%左右;而美国2009年已达到17.6%[18]。由于人民生活质量与国家竞争力有较强的关联,且医疗保健基础建设、健康问题与生活质量都高度相关。诸如21世纪以来,早期的非典(SARS)、至后来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及至今天还在传播的新冠肺炎(COVID-19)等,这些无不暴露了当公共卫生面临挑战时,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今天,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也需增加对于健康知识的获取、理解、评估和使用的能力,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提高其健康行为能力。大学阶段,加强倡导学生的健康行为,落实疾病防治、减少环境污染与加强垃圾分类等知识的教育。通过学生实际参与的体验学习,引发学生对健康素养学习具有自发性的动机,让学生有实际操作与学习机会,更增加规划健康讲座参与和校外参访(如垃圾焚化炉、自来水处理场、养老院等),帮助大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获得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进而落实健康行为。

猜你喜欢
院校素养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