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01-02 13:01聂鲡蓉朱金婷金英淑张璐
天津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发文资助

聂鲡蓉 朱金婷 金英淑 张璐

(1.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 300041;2.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糖尿病的病理变化,如小血管病变、免疫力低下和胶原分解等因素,使牙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的概率高达87.03%,其发病率为正常人的2~3倍[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指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0.67%快速升至2013年的10.40%[2],同时伴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舒适度,不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延长了患者的病程,而且与患者的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3-4]。口腔护理不仅可以解决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对患者血糖长期、稳定的控制及其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作用[5]。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已发表的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检索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文献,检索词为糖尿病、口腔护理及其同义词、上(下)位词。

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主题与“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排除标准:重复文献,无法获取全文和信息明显错误的文献以及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口腔护理相关文献。

1.3文献的录入与资料整理 采用NoteExpress 2.0进行文献管理,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从文献量及年度变化、基金资助情况和第一作者地域分布等方面对文献信息进行提取,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为确保文献分析结果的真实可信,本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信息录入、信息提取和统计分析,对纳入文献存在争议则由第三人进行评判。

2 结果

2.1文献量及年度变化趋势 共检出文献233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双人手工精炼筛选后,最终确定纳入文献150篇(会议论文9篇,期刊论文141篇)。发表时间跨度为2001年至2020年,年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文量较少。具体文献量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文献量变化趋势图(n=150)

2.2基金资助情况 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从2011年开始有基金资助,至2018年共有10篇受到科研基金的资助,占总发文量的6.67%。其中受到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1篇,省级科研基金资助2篇,市级科研基金资助5篇,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基金资助2篇。

2.3地域分布 以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为准进行统计分析。150篇文献分布于我国21个省市,4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其中山东省发文量最多。发文量前10的地区见图2,共占总发文量的60.00%。

图2 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文献的地区分布(排名前10的地区)

2.4研究对象 参照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研究对象分为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在筛选出来的150篇文献中,研究对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27篇,占总研究的18.00%。其余的文献研究对象均没有明确的糖尿病分型。

2.5研究内容 文献研究内容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6]。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分析,目前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护理,65篇(43.33%)文献集中于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疾病和颌面间隙感染的综合护理,提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个性化护理。②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经验总结,21篇(14.00%)文献的重点集中于对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③口腔健康教育,13篇(8.67%)文献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和口腔疾病的关系,教会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局部按摩牙龈和叩齿等,重点为授权理论,强调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④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的知信行,14篇(9.33%)文献调查了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指出我国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态度不积极,行为执行率低。⑤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7篇(4.67%)文献指出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确保血糖恒定在正常水平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并发口腔疾病手术的关键,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以确保患者血糖正常为最终治疗目标的一种方式[7]。

3 讨论

3.1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需加强科研基金资助力度 文献量变化趋势图表明,年均发文量并非逐年递增,但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多发病,同时伴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也随之增加,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相关研究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增加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章节,其中口腔护理作为糖尿病口腔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备受关注。科研基金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趋势[8-9]。但本次纳入的150篇文献中只有10篇有基金资助,基金论文比仅为0.07。说明我国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基金资助力度尚显不足,不利于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国际上许多国家有专门的护理科研基金资助机构,例如美国的“国家护理研究院”为护理基金拓宽了来源,澳大利亚护理协会也专门为护理科研提供资金,而我国还没有专门为护理而设立资助机构[10]。因此,我国相关基金资助部门应给予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研究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并尝试成立护理科研基金资助机构,使之获得更多的基金支持,促进我国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研究者也应提高科研水平和课题申报意识,加强学习研究,夯实科研基础,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3.2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虽显雏形,但尚未形成优势研究力量 某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要形成核心需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开辟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论坛;形成一个较“权威”的多产作者群体[11]。文献作者源于113个单位,以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为主(80.67%),但单位分布较分散,其发文居首的解放军总医院(5篇)已初步形成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力量。发文作者地区分布也较分散。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3篇及以上者仅6人,发文最多也仅为4篇,尚未完全形成高产作者。然而,150篇文献的合作率高达74.67%,体现了糖尿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协作趋势,初步形成了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的研究团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鼓励各单位、各地区共同关注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集中优势,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引领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发展。

3.3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文献研究对象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 纳入文献中,仅18.00%研究对象明确且都为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与我国以2型糖尿病为主有关。但近年来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2,12],KAUR等[13]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可引起牙周疾病和牙齿脱落等口腔并发症。儿童和青少年作为1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应给予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及早将他们列为高危人群作为1型糖尿病的护理目标,以改善整体口腔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4]。大量研究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女性患有牙周病或牙周健康水平低下可能导致早产[15],此外,牙周病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6]。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不同病理类型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的相关研究,逐步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并结合不同类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3.4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内容集中,研究领域需进一步扩展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经验总结、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护理以及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研究几方面,而在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质量评估、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研究较少。NEUMANN等[17]研究发现,基于电子健康档案(EHR)的自动查询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利用其丰富的数据以更好地评估护理质量。因为口腔电子健康档案包含着详细的纵向临床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电子健康档案在美国大多口腔专业院校已经成为口腔护理文件的标准,并广泛应用于社区医院和诊所。我国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质量评估以及口腔电子信息档案方面的关注少,今后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口腔电子信息档案,助力糖尿病口腔护理质量的评估、口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口腔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正在逐步发展,研究对象有待拓展,研究领域需进一步扩展。科研基金支持力度和尚未形成研究的核心力量可能是限制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高科研水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研究方向资助支持。在各级科研基金管理机构的支持下,扩大研究合作范围,集中优势形成研究核心团队,推动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研究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发文资助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