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研究

2023-01-03 19:00陈娜
健康之家 2022年18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心理健康

陈娜

摘要:目的 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多动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得分、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及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及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相比,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于小儿多动症的症状缓解具有积极作用,临床疗效得到显著增强。

关键词:小儿多动症;镇肝熄风汤加味;针灸治疗;心理健康

小儿多动症在临床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当前影响儿童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疾病,一般在6岁前发病,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小儿多动症常见症状以多动症状和注意力缺陷为主,多数患儿并不存在智力方面的异常,但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同时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不稳定的问题,部分患儿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情感发作,甚至出现语言和身体的攻击性,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对患儿的人际交往和日常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2~3]。本研究主要分析镇肝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多动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满足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无智力障碍,但伴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症状;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差;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伴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针灸治疗。以神藏和大椎作为针灸穴位,选择无菌针灸针(0.25 mm×25 mm),以垂直状直刺大椎穴,深度为5~10 mm,神藏穴采用斜刺或平刺,深度为0.5~0.8寸,留针15~30 min,留针期间对各穴位弹刮运针2次,运针时间为2~3 min,每周2~3次。共治療2周。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基本方:龟板9 g,茵陈9 g,牡蛎20 g,天冬15 g,龙骨20 g,灸甘草6 g,生麦芽9 g,生地15 g,玄参15 g,白芍20 g。辨证加减:对于睡眠不佳、情绪波动者,加用茯神10 g、远志10 g以及石菖蒲10 g;对于食少纳呆者,加用党参20 g、白术12 g;对于手脚不宁、注意力涣散者,加用僵蚕,龙骨和牡蛎各6 g。每天1剂,用水煎服(2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用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刺激的食物。共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得分,得分>10分确定为多动症,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的多动症越严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等症状进行量化,按无、轻、中、重分4个等级记分,无记0分,轻记1分,中记2分,重记3分,症状积分越高越严重。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经过治疗,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85%以上,情绪稳定,为治愈;患儿上述症状依然存在,但获得显著改善,症状积分减少60%~85%,为有效;患儿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症状积分减少60%以下,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多动症行为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近年来,小儿多动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多动症为儿科常见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研究资料认为可能与感染因素、家庭因素、药源性因素、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也有学者主张微量元素缺乏或者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小儿多动症是一种严重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患儿的学业,还会影响患儿的社会性交往,部分患儿还会因为过激行为导致意外伤害事故或者社会交往不良等问题[5]。

中医治疗可以做到标本兼治、整体调节,且安全性高,近年来在小儿疾病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无论是风寒感冒、呼吸道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还是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应用中医治疗手段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中医理论中,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小儿多动症的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脾虚痰聚、风痰为主要病理因素,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6~7]。此外,中医学认为,外在的影响、先天的不足以及情绪波动均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而小儿的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这是导致多动症出现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还认为情志的调节在疾病治疗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些患儿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容易因为患儿的学习成绩、行为、言语等对患儿进行责骂甚至殴打,有些患儿在家庭中较少得到父母的陪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导致情志失调,加重多动症症状。注重患儿脏腑功能以及情绪调节,对小儿多动症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作用。

针灸为中医常用外治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以及病因病机进行选穴,通过针刺穴位进行治疗,往往可以做到个体化治疗,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且不需要考虑药物毒性。针刺患儿神藏穴和大椎穴,能起到平衡阴阳、交通任督、调畅气机、疏通经络的效果,改善患儿多动症表现。现代研究显示,针刺神藏穴和大椎穴,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和兴奋,有效改善神经介质代谢,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传递,进而改善多动症表现[8~9]。但是针灸治疗费用较高,针刺的过程比较痛苦,可能会引起患儿哭闹、不配合等表现,不宜长期应用。

中药汤剂内服是中医治疗儿科疾病的重要疗法,汤剂组方灵活,能够充分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脾虚肝亢为小儿多动症主要证型,治疗上应以清肝息风、疏肝健脾为主。镇肝熄风汤为治风剂,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效,可以缓解阴虚火旺引起的心神不宁、五心烦热的症状,有助于改善患儿情绪不稳定以及多动症状。方中龟板、龙骨、牡蛎和白芍等能够起到镇肝宁神的作用,与生地、天冬和玄参相配伍,可以泻肝火,调情志,具有平肝滋阴之功效,有助于减轻肝火对患儿情志的影响。茵陈作为青蒿之嫩者,能够起到泻肝热兼疏肝郁的作用,可以调节长时间情绪低落、情志不畅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生麦芽与泻肝火药物相配伍,能够调节患儿身体阴阳平衡,显著改善患儿的情绪和脏腑功能。小儿多动症主要以睡眠质量差、急躁易怒等作为临床表现,有中医名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由于心神不宁和肝火上扰所致。因此,方中加用玄参、牡蛎、龙骨、石菖蒲、远志等调养心神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儿急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等临床症状,促使患儿的睡眠质量提升[10]。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能够起到相互协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平肝、清肝之效,稳定患儿情绪,抑制其躁动,加快患儿症状改善,治疗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及多动不宁、注意缺陷、学习困难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综上所述,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对于小儿多动症的症状缓解具有积极作用,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但临床实践时还需要考虑到心理方面的因素,及时运用心理干预等手段对患儿进行病情干预。

参考文献

[1] 杨磊.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1):143-144.

[2] 任华,王敏,李保存,等.镇肝熄风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药店周刊,2021(9):113.

[3] 孙婵娟.针灸联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3):540-542.

[4] 范文昌.鹽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4):679-681.

[5] 朱吕群,陈朝明.陈朝明“通督益髓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7):1392-1395.

[6] 谢小霞,杨发明,原晓玲,等.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5):559-560.

[7] 刘振权.靳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研究[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8] 陈思宇.针刺治疗小儿脑病知识图谱研究及林国华教授经验[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

[9] 牛燕霞,马文,东贵荣.东贵荣教授“百病调神”针刺治疗经验[J].中医研究,2021,34(7):67-70.

[10] 张凯,李忠正,李岩.儿童心神病中医全程治疗理念与临床路径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3):112-116.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面瘫的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