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专项护理干预对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血管阻力的影响分析

2023-01-03 02:55杨美菱冯素娟
健康之家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

杨美菱 冯素娟

摘要:目的 讨论内瘘专项护理干预对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血管阻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瘘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内瘘专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内瘘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认知情況以及自护水平。结果 研究组头静脉距皮深度、头静脉内径指标、静脉血流量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9%,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维护方法、功能锻炼、风险防范、应急处理等内瘘认知相关指标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维护方法、功能锻炼、风险防范、应急处理等内瘘认知相关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内瘘自护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内瘘自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内瘘专项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自我认知及效能,改善血管阻力,促进内瘘成熟,防范不良事件。

关键词: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内瘘专项护理

血液透析治疗中多会用到动静脉内瘘术,其本质上为血管吻合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低以及血流充分等优势,可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提供最优的血管通路[1]。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发现[2],受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欠佳、患者内瘘维护技能较低等因素影响,动静脉内瘘术后很容易出现血栓、内瘘闭塞、感染等问题,以至于血管无法再利用,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实施[3~4]。本研究将内瘘专项护理干预应用于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67.88±8.92)岁,病程(3.64±1.54)年,透析时间(18.95±3.12)个月。研究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67.95±8.81)岁,病程(3.65±1.62)年,透析时间(18.94±3.2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瘘护理干预。

研究组接受内瘘专项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面对首次实施动静脉内瘘操作的患者,应详细为其讲解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及目的等,叮嘱其术前清洁干净手臂皮肤,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负面情绪产生原因,而后予以针对性疏导缓解,同时详细为其讲解治疗疑问,以提高其认知度。建立动静脉内瘘操作前,应对患者有无动静脉内瘘操作禁忌症进行评估,以不经常使用的手臂进行相关操作,科学合理选择静脉直径,判断静脉有无邻近组织病变情况、有无狭窄情况。(2)穿刺护理:需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动静脉内瘘操作水平及理论素养,为尽可能防范不良护理操作,如因穿刺不当导致患者内瘘堵塞等,需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整体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科学合理选择适宜的动静脉,正确进行内瘘操作,穿刺期间应轻柔、熟练进行操作,一旦发现患者有不适表现,需立即进行解释及安抚,并多以眼神、语言等消除不安心理。(3)术后护理:定期向患者发放血液透析治疗相关手册,以图文相结合及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做好动静脉内瘘维护及锻炼工作,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遵循注意事项。对内瘘可能发生问题提前对患者进行宣教,并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积极解答。(4)出院后随访:出院后需每周2次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有无疑问并进行解答,同时了解患者动静脉内瘘状况,确保其出院后仍遵循良好的内瘘维护状态,若发现情况特殊且有异常,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1)内瘘相关指标:包括头静脉距皮深度、头静脉内径指标、静脉血流量(以上3项指标主要反映患者血管阻力),同时统计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2)不良事件发生率。(3)认知情况:通过自制内瘘认知调查表进行评估,包括维护方法、功能锻炼、风险防范、应急处理等内容,每项0~25分,分值高表示患者认知情况好。(4)自护水平:使用ESCA量表对患者内瘘自护水平进行评估,共0~172分,分值高表示患者自护水平高[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内瘘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头静脉距皮深度、头静脉内径指标、静脉血流量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显低于对照组的29.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认知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维护方法、功能锻炼、风险防范、应急处理等内瘘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内瘘自护水平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内瘘自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仅与血管条件、穿刺技术等因素有关,且与患者自身认知度及自护水平密不可分[7]。因此,临床需在该病症患者实施动静脉内瘘术期间,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内瘘管理水平及实施效果。

内瘘专项护理措施属于一项有组织性、预见性及全面性的护理模式,用于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将以心理护理及宣教等方式,提高其健康认知度,转变健康行为,降低建瘘后风险因素发生概率,使之维持正常健康的内瘘状态,达到预期建瘘目的。内瘘专项护理措施实施特色为:将十分注重患者个体差异化及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即依据患者实况进行穿刺、宣教等,且保障其心理健康,予以院外随访护理,提高护理延续性,最终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就医体验。

本研究中,研究组头静脉距皮深度、头静脉内径指标、静脉血流量指标明显大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比常规内瘘护理干预,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内瘘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利于保障充足的血流量,减少血管阻力,提高血管通路质量,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专项护理措施下,将提高护理人员动静脉内瘘技能操作水平,定期培训及技能大赛的方式激发其工作热情度,及时学习到造瘘护理新型护理知识,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使其科学合理完成静脉选择及穿刺等护理操作,确保良好血管通路质量,促使内瘘及早成熟与使用,保障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开展。

此外,护理后,研究组维护方法、功能锻炼、风险防范、应急处理等内瘘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瘘自护水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79%,P<0.05。可见,对比常规内瘘护理干预,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内瘘专项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提高认知及自护水平,降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内瘘专项护理措施下,将在实施动静脉内瘘术前即提前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及全面性宣教,并对其负面情绪积极进行消除,有效提高建瘘配合度。同时,该项护理措施将在保障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术操作技术的基础上,于术后对患者实施再次进行针对性宣教,并延续至院外,使其掌握各项常见不良并发症诱因、症状表现及防范策略等,使之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增强自护意识、信念感及行为,以此辅助血液透析治疗取得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与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常规内瘘护理干预相比,内瘘专项护理干预措施下患者认知度明显提升,自我效能明显增强,血管阻力较小,内瘘成熟度时间快,且不良事件少,可获得显效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坤.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及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3):341-342.

[2] 罗丽敏,禹继敏,凌莉萍,等.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4):521-525.

[3] 刘丽丽.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2):2234-2237.

[4] 杨平,王轶文.内瘘专项优质护理对肾衰竭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及使用时限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96-1498.

[5] 金放.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J].系统医学,2021,6(7):181-183,187.

[6] 张细军,郑欢.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4):96-98.

[7] 陈益萍,陈惠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静脉内瘘护理中专项健康宣教的应用价值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2):1563-1565.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
烟酰胺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