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蜂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2023-01-04 09:43张中印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蜂业蜂产品养蜂

张中印

(河南科技学院蜜蜂研究所,河南 新乡 453000)

河南蜂业发展历史久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的过程,产量产值占据全国同行业的半壁江山。为让读者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河南蜂产业,笔者从养蜂历史、养蜂资源和蜂业现状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1 养蜂历史

河南有据可查,最早与蜜蜂有关的是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9 000 年前文物,专家研究发现,上面附有用蜂蜜果汁等酿制的酒,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酒了;有文字记载的是5 000 年前炎黄二帝之母有蟜氏,其部落即以蜜蜂为部落图腾;更直接的是安阳殷墟出土的3 000 多年前刻有“蜜”和“蜂”的甲骨文。养蜂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野外取野蜂蜜为原始阶段;把野蜜蜂巢从野外移到家里喂养取蜜为初始阶段;把蜜蜂放在箱中喂养取蜜为历史阶段;引进种蜂、转场赶花期为现代阶段。

1958 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陈述》,朱德委员长两次视察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并题词,养蜂业焕发生机,河南发展有中蜂20万群左右,意蜂5万群左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需要蜂蜜换取外汇,全省发展集体养蜂,以驻马店、许昌、信阳、郑州、商丘、南阳等地发展最好。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集体蜂场开始承包给个人,蜂群逐渐私有,全省蜂群饲养量从1978 年的近20 万箱,发展到1991 年的90 万箱,此后一直稳中有升。

在主要蜜源生产地区,全省年生产蜂蜜约14 000 t(含外来客蜂生产),其中刺槐蜜产量约5 000 t,全部用于出口;油菜蜜约1 000 t,荆条蜂蜜约2 000 t,枣花蜜约3 000 t,芝麻蜜约1 000 t,紫云英蜜约1 000 t,其他1 000 t。全省年收购蜂王浆约200 t(含外来客蜂生产),自己生产的蜂王浆不足100 t,单产0.5~3 kg。蜂花粉产量约200 t。

养蜂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蜂产品加工与经营也迅速兴起,以长葛市为代表的蜂业经纪人遍布全国各地蜂场,用巢础等蜂机具兑换旧蜂布、蜂脾,提取蜂蜡、蜂胶等蜂产品,并涌现出以吉祥蜂产品公司为龙头的蜂蜜、蜂王浆收购加工销售企业。

2 养蜂资源

2.1 地貌环境和气候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属中原地区,东部属华北平原,海拔在100 m 以下。其地势分为黄淮平原、豫北山地、豫西山地、南阳盆地和豫南山地5 个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土地肥沃,优良蜜源植物丰富。

2.2 蜜源资源

油菜约330 万亩,生产期在3 至4 月,主要集中在南阳、驻马店、许昌、周口、济源、商丘等地市;刺槐6.5亿株,生产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要分布在卢氏、灵宝、陕州、栾川、洛宁、伊川、民权、中牟、原阳、浚县、济源、尉氏,以及驻马店等市县;紫云英100万亩,生产期在4月份,罗山、光山、潢川、固始等县为紫云英蜜主产区;泡桐2.5 亿株,生产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分布在开封、商丘、周口、郑州、许昌、新乡等地市;柿树800万株,生产期在5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荥阳、辉县和博爱等山区;枣树100万亩,生产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主要分布在新郑、内黄、灵宝、浚县等市县,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南阳市的部分县已成为我省枣花蜜主产区;荆条700万亩,生产期在6月至7月上中旬,以太行山、桐柏山为主产区;芝麻457万亩,生产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主产区在平舆、汝南、新蔡、上蔡及南阳和周口部分市县。

另外,瓜类、菊类、榆树、柳树、杨树、紫穗槐、楝树、椿树、板栗、棉花、山楂、茵陈、野皂荚、野葡萄、牛膝、丹参、夏枯草、酸枣、五味子、山茱萸、玉米、苹果树、杏树、梨树、槐树、栾树、女贞、水稻、莲花、铜锤草、田菁等花,都是重要的辅助蜜源。

2.3 蜂种资源

目前,全省养蜂生产上使用的蜂种主要是西方蜜蜂,约有75万群,中华蜜蜂约有15万群。西方蜜蜂中,以意大利蜂为主,其次是卡尼颚拉蜂和本地意蜂。由于转地放蜂和人为的因素,纯种西方蜜蜂几乎见不到了,多数都是杂交种。西方蜜蜂多数在平原饲养,以转地、专业放蜂为主,还有业余爱好者少量饲养。中华蜜蜂属华北型中华蜜蜂,主要在山区定地饲养,如太行山区、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区,以豫南、豫西南山区饲养为主。

3 蜂业现状

进入21 世纪,随着养蜂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养蜂机具设备的现代化,河南蜂业发展迅速,养蜂从业人员数量、蜂产品生产和加工贸易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3.1 养蜂业

根据近年来的养蜂业发展情况调查,全省养蜂从业人员约20 000人,其中专门从事养蜂生产的约占65%,从事养蜂生产又从事农事活动的占25%,还有10%为业余爱好者。一个农村劳动力每年兼职养蜂可收入万元左右;专业、转地放蜂,一家一车蜂约200 群,年收入10 万~20 万元。现在全省年出口蜂蜜稳定在8 000 t左右,其中刺槐蜜产量5 000 t全部用于出口。

3.2 蜂产品加工、蜂机具制造与经营贸易

目前,我省从事养蜂蜂产品加工、蜂机具等蜂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电商约500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 多家。全省现有较大生产、销售能力的蜂蜜加工厂1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蜂蜡、蜂胶加工厂8家,蜂王浆和蜂花粉加工厂6家。长葛是全国著名的蜂产品、蜂机具生产加工集散地,从事蜂产品收购、巢础等蜂机具销售的有近1万户。

全省年加工、销售蜂胶250 t、蜂蜡8 000 t、蜂花粉4 000 t、蜂蜜8 000 t,大部分出口国外。年生产蜂箱100余万套、巢础机1 500 多台、摇蜜机20 万余台、巢础1 500 t,另外,不锈钢蜜桶、喷烟器、榨蜡机、起刮刀、蜂衣、蜂帽、取浆笔等小蜂具生产数量也居世界之首。河南不但是养蜂大省,而且是蜂产品加工和蜂机具生产经营大省,在养蜂生产、加工、销售、出口贸易、蜂机具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3.3 蜂业商会等组织

2017 年由省畜牧总站等牵头,成立了河南省蜂业商会。每年召开蜂业年会,总结交流过去一年的工作,讨论、制定当年的工作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养蜂技术研讨、技术培训和蜂产品展销等活动。

现有方城、商城等省级蜂业技术工程中心以及市级卓宇花粉工程技术中心。

据2020年统计,全省有养蜂专业合作社200多家。

3.4 蜜蜂育种、教学、科研、服务平台

3.4.1 河南省级中蜂育种场、中蜂保护区

2017年以来,经过自由申报,河南省农业农村局畜牧处评审,分别在西峡县、栾川县、辉县、长葛市建立了蜜蜂育种厂、中蜂保护区等。

3.4.2 河南省蜂业提质项目

从“十三五”开始,农业农村部在全国10 个蜂业重点省市创建蜂业提质增效专项,2018 年至2021 年,卢氏、西峡、栾川、长葛、商城、桐柏、方城等市县得到项目的支持,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全国蜂业提质项目,每年评审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3.4.3 新乡养蜂综合试验站

2008 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依托,设置新乡养蜂综合试验站,现有团队成员10人,实验室办公室200 m2,仪器设备总值约300万元,有中蜂场和意蜂场各1个,场地两处。先后建成10个市县中试示范基地,技术服务覆盖全省养蜂主产区和蜂产品、蜂机具加工集散区。该站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养蜂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公益性平台,担负着专家成果在河南的中试、示范和培训以及科技服务、政府职能部门咨询、产业应急处置、灾后重建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蜂业蜂产品养蜂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蜂产品品牌建设为例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