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经验拾粹

2023-01-04 16:12徐新宇李长明王玉凤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四物汤血虚浮肿

徐新宇,李长明,徐 谦,王玉凤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3.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4.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岳甫嘉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他勤于医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集二十年之经验于《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1](以下简称《种子编》)一书,专述求嗣,影响深远。此书下卷《女科》专门论述妇人经带胎产诸多难题,形成了求子当先调经、调经不离气血、养血以理气为本、治病尤重脾胃等学术观点[2],成果璀璨,对今日仍有诸多启示。笔者近日阅读岳氏著作,对其辨治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印象颇深,理法分明,执简驭繁,常收效显著。本文遂举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疾病进行探究,冀启发临床。

1 崩中

崩中指经血非时暴下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异常子宫出血[3]。《灵枢·营卫生会》认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血行于脉内为阴,与属阳之卫气互滋互制。《素问·阴阳别论》认为“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虚弱而阳脉强盛,阴不制阳,则火迫阴血而出。阴脉虚即营血不足,阴血亏虚不能制约阳分,阳热遂生,内扰营血,迫血妄行至脉外,妇人发为崩中,即血虚有热是导致崩中的重要原因。在崩中的病机认识上,傅青主责之肝气郁结,吴谦责之肝郁化火,巢元方责之冲任损伤,唐容川责之气虚不摄阴血,成无己责之血热妄行等,总归不外虚实,虚为气血之虚,实为热、瘀及气滞[4]。

岳甫嘉将崩中称之为血崩,认为血崩以血虚有热为根本,血虚生热,热邪内扰,则迫血妄行,外溢而出,同时外溢之血已不可复,常化为瘀血留滞局部,亦当重视。其论述血虚有热时言“经水过多,久不止者,成血崩也,治宜凉血补血”,主张补虚损之血、清血中之热治之。方以四物汤化裁,四物汤中用生地滋阴清热,并加黄芩、栀子、生地榆助其清热凉血;当归补血,配白术、茯苓、甘草以健脾养血,补益虚损;白芍敛阴止血,配荆芥、黄芩、地榆增强止崩之力;川芎行气活血,配香附行气调经。诸药共用,奏养血滋阴、凉血止血、行气活血之功。其方药特点为以四物汤为核心,重视凉血补血,同时不乏行气消瘀之品,因血之异常多碍气,气之异常多碍血,气虚成瘀,寒凉碍血亦成瘀,瘀血既生,反碍气之运行,故治疗上不可截然分开,又当主次分明;再次,因方中寒凉之品繁多,止血之余恐遏脾胃,故加白术、茯苓等固护脾胃兼能补血。

岳氏将“气虚不能摄血”视为“经水过多”之因,在上述治疗崩中的方药后附言“气虚加参芪”,表明气虚是崩中不可忽略的原因。血虚不生气或热邪伤气均见气虚之证,即气虚可因血虚有热而产生,气虚则不能固摄阴血,亦使其不循脉内而溢出,可与血虚有热相合致病。故崩中见气虚证,岳氏便加人参、黄芪益气补虚。更言“久不止者,加捣茅根汁磨墨同服”,血崩急症以止血为急,若诸多清热凉血药效果不佳,可再加白茅根、黑墨增强止血之效,其中白茅根凉血止血,黑墨奏黑物止血之功。此外,岳氏拟治血崩的三味小方,用生地黄、人参及阿胶,即重视了崩中血虚有热伴气虚的复合病机,以生地滋阴清热、阿胶养血之余,更加人参益气,药味虽少,谨守病机,是其临证见闻的精妙总结。现代治疗血崩症亦当治血不离气,治气不离血,同时重视固护脾胃,抓住血虚有热主要病机的同时,又当兼顾并见的气滞、气虚和血瘀,在养血清热方药中据证添加行气、益气、活血之品,更重视止血为要,融诸法诸药于一方,以消除急症。

2 倒经

倒经是指经期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规律的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常伴月经周期作止,也称为“逆经”“经行吐衄”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代偿性月经[5]。《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认为倒经“多由阴虚于下,阳反上冲……盖气火之上扬,为病最急”,即火邪上攻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傅青主女科》认为“血热则气热,气逆则血逆”,认为血热煽动气热而上逆是倒经之病机。

岳甫嘉将倒经称作“错经妄行”,其言“错经妄行于口鼻者,是火载血上,气之乱也,治宜滋阴降火,顺气调经”,即认为阴虚不制火热,火迫阴血溢出,随气机逆上,出于口鼻,是导致倒经的关键所在。治疗上仍用四物化裁,黄芩、栀子、丹皮、犀角助生地清热降火,麦冬助生地滋阴润燥;白芍柔肝敛血,助阴血下行之势;茯苓、阿胶助当归补血以滋阴分。正如岳氏所言“久而不治,乃成虚怯”,吐衄急症所出之血已成坏血,一味降火而不补益,久则虚损,病情更甚;川芎行气化瘀,防坏血壅而生变,配陈皮增强理气之效,复气机正常。诸药共用,重在清热降火,兼有补血活血理气。

缪希雍治疗吐血主张“宜降气,不宜降火”,其言“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其治疗吐血善加降香、紫苏子等降气之品,不用黄芩、黄连、栀子等降火之药[6]。笔者认为,倒经为血从口鼻溢出,其治疗亦可借鉴治吐血诸法。倒经发生的根本在于阴虚生热,迫血外溢,煽动气热,血随气升而从口鼻溢出,因此气机上逆亦是关键,若能在滋阴清热降火之中增添降气之品或能收获更佳效果。岳氏另立一方治疗倒经,以四物汤配伍紫苏子、阿胶而成,言服之立愈,其中用紫苏子便是重视了降气的作用。笔者认为,倒经的治疗当综合诸家论述,降气与降火并用,如以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栀子、牡丹皮滋阴清热凉血之余,可酌加紫苏子、杏仁、代赭石、降香、旋覆花等降气药;为防止寒凉滞血、寒凉碍脾,可再配部分活血药以助川芎、当归化瘀消滞,配健脾药固护脾胃并有助阴血生成。如此则标本兼顾,不致生瘀、碍脾之变,用之无后患。

3 痛经

痛经是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的病症。《诸病源候论》言“妇人月水来,腹痛者……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即风寒侵袭,凝滞阴血而致疼痛。朱丹溪认为虚热及瘀血是引起痛经的重要因素;黄元御认为此属肝郁刑脾;周慎斋则认为“至于痛死者系火之搏击”,即以火邪烧灼为痛经之因;沈金鳌亦认为火邪可致痛经;吴谦则明确了虚实之辨,即经前疼痛为实,经后疼痛为虚[7]。总体而言,痛经原因多样,当辨虚实,虚实之余又当区分寒热。

岳甫嘉未明确指出“痛经”之名,但对经期疼痛的记载颇多。包括经行先期腰腹痛(血热有瘀)、经行后期作痛(血虚有寒)、经水将来作痛(血实气滞)、经行着气心腹痛(气郁血瘀)、经水行后作痛(气血亏虚)等。岳氏在《调经议略篇》中明确了其辨治痛经的原则,即行经前痛多为实证,以气滞、寒凝、血瘀为主;行经后痛多为虚证,以气血亏虚为主;月经先期见疼痛,多是有热;月经后期见疼痛,多是寒凝。在用药上仍以四物汤调理气血为基础方,有热重在清,配三黄、柴胡、青蒿、鳖甲等;有寒重在温,配肉桂、莪术、干姜、艾叶等;气滞重在行,配延胡索、香附、莪术、青皮、木香等;血瘀重在化,配入桃仁、红花、牡丹皮等;气虚重健脾,配入四君子汤等。岳氏常根据虚实、寒热的不同,灵活选择药物,不离四物,不离调理气血,使痛经的辨治更加清晰化。

值得注意的是,岳氏治疗痛经亦常配入延胡索、莪术、木香等兼具止痛功效的药物,表明止痛对于治疗痛经十分重要。临床所见痛经患者多以疼痛难忍为主诉,在辨证运药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兼具止痛功效的药物以缓解急痛,方能收效迅捷。

4 浮肿

月经期浮肿是指行经前4~7 d和行经后3~4 d内出现的眼睑及踝部浮肿的病症,浮肿常在月经干净后消失[8]。《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以水肿、胀满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当责之于脾。《竹林女科证治》认为“经来遍身浮肿,此乃脾土不能化水,变为肿”,主张使用木香调胃散;若“经闭,遍身浮肿,则服通经丸,通其血而肿自消”,认为除脾之外,瘀血亦是引发水肿的因素。仲景认为“血不利则为水”,瘀血阻滞水液代谢通路,水湿聚集而发为水肿。

岳甫嘉描述的经期浮肿包括“经水久不行发肿”和“经水不止发肿满”,其言“经水久不行发肿者,是瘀血渗入脾经也,治宜活血健脾行气”,即经水久不来,是瘀血阻滞胞宫,血不得下,血道失利则影响水液代谢,致水液壅滞体内,发为肿满,病属实证,治疗上以活血通脉为主,配合健脾促进水液运行,用桃红四物汤去熟地滋腻,加牡丹皮、牛膝、延胡索化瘀,加木香、香附、厚朴及枳壳理气健脾,加干姜温中化饮。又言“经水去多,久不止发肿满者,是脾经血虚也,治宜补血健脾,利小水”,即脾虚致经血失固而量多,且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致水滞发肿。此外,经水去多常有血虚,且水湿可影响气血运行,形成气滞血瘀等,因此治疗上当重视健脾利水、养血活血,用四物汤养血活血为基础,加茯苓、白术、砂仁、陈皮、木香健脾,加猪苓、木通、大腹皮、牛膝利水,加延胡索、厚朴、香附行气。

岳氏治疗经期浮肿的两个方子均是以四物汤为基础化裁,但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前者重在化瘀利水,后者重在健脾利水。然而分析其用药,又均不离健脾、利水、活血、行气几个治疗关键。从中发现岳氏治疗经期浮肿的思想为,首先,浮肿当利水;其次,利水不论虚实皆要健脾;再次,经期导致水液停滞的原因分虚实两端,实是瘀血阻滞,虚为脾虚不运,当针对虚实的不同,选择化瘀、健脾之药;最后,水湿既成,常阻碍气血运行,行气、活血药不论虚实皆当配入,实证多用,虚证少佐。

目前随着认识更加深入,认为肺气不宣、肾阳不化、肝气郁结等亦可导致经期浮肿[9]。所以诊病时当仔细辨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灵活化裁,不惟脾虚及血瘀而论,但亦不能脱离妇人经期浮肿当重调理脾胃、气血的特点。

5 感冒

经期感冒是妇女月经期间感冒的病症,除具备发热、鼻塞、咳嗽、流涕等感冒典型症状外,常在月经的量色质等方面出现异常[10]。岳甫嘉将经期感冒的症状描述为“妇人遇经行时,身骨疼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热,头疼目眩”,妇人行经期间,阴血下行,气血亏虚,抵抗力下降,稍有调护不当,如保暖措施不当、早晚寒凉受风,则风、寒、湿等邪气易乘虚而入。风寒湿袭表,与卫气相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表现为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故头身疼痛;风寒湿客于脉中,寒性凝滞,湿性黏滞,阻碍脉内气血运行,常滞血成瘀,气血运行受阻,兼经期气血亏虚不荣,故导致手足失养之麻痹、目眩。

岳甫嘉治疗经期感冒善用加减五积散治疗,即在五积散的基础上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五积散出自《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证,病属寒、湿、气、血、痰五积所致者皆可治之。方中麻黄、白芷解散表寒祛风,干姜、肉桂温散里寒,厚朴、茯苓、苍术、陈皮燥湿运脾除湿积,半夏消痰积,当归、川芎、芍药除血积,桔梗、枳壳升降相因除气积,诸药共奏发表温里、顺气化痰、活血消积之功,不仅可以祛散外感之风寒,更能祛除所兼湿邪、所化痰瘀,并补益血虚,诸妙毕于一方。化裁方中不用干姜,大抵在于经期感冒为感受外寒,体内冷积不著;且恐干姜过于温燥、耗伤气血,故去之;而加羌活、独活、牛膝可增解表、祛湿、化瘀之功。巧妙之处在于此方内含当归、川芎、白芍,亦有四物之意,再次体现了岳氏治疗月经病善用四物汤的学术观点。值得提出的是,经期感冒并非仅为感受风寒湿邪,风热、暑湿等皆可诱发,需根据气候特点、患者发病史及症状表现等综合辨别,合理选择方药。

6 结语

岳甫嘉对妇人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具有独到认识,重视气血异常致病,如崩中因血虚有热兼气虚而致;倒经因阴虚生热、热迫营血、气逆上冲所致;行经前痛属气滞、寒凝、血瘀,行经后痛属气血亏虚;经期浮肿以湿蕴为关键,导致湿蕴的原因包括瘀血阻滞、脾虚不运;经期感冒为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等。据证立法选方,方药常为自拟,善用四物治病,执简驭繁,收效良多。其论治经期疾病重视气血关系、诸症善调脾胃、用药重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启发妇科临证思维,值得现代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四物汤血虚浮肿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血虚≠贫血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