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精品创作翻开新篇章

2023-01-04 07:43梁东婕
云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民间文化舞剧剧目

文 / 梁东婕

云南省大剧院夜景

十年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创作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深入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创作推出了话剧《桂梅老师》《农民院士》、滇剧《张桂梅》、舞剧《幸福花山》《马帮丝路》、杂技剧《聂耳》、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等50余个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艺术精品创作翻开新篇章。

杨洪文/摄

在抓好艺术创作的同时,还举办了两年一届的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云南省滇剧花灯艺术周、昆明美术双年展及每年的云南省新年戏曲晚会,促进了云南省艺术创作生产交流发展。持续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活动,2018年以来全省各级文艺院团完成送戏下乡惠民演出57889场,其中省级院团1513场,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预计到2025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创作一批艺术作品,推出一批精品剧目,提升一批原创作品,推广一批品牌活动,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发表一批艺术科研成果,提升文艺院团管理水平,使云南艺术创作整体水平在“全国有影响,西部居前列”。其中,推出20部新创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有地方戏10台、少数民族剧种5台。着力打造5部大型舞台艺术精品,力争1~2个精品剧目入选参评国家级大奖,力争1~2人入选参评文艺单项奖或“梅花奖”,推出10余件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

杂技剧《聂耳》

舞剧《马帮丝路》

话剧作品《桂梅老师》

张桂梅老师是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书记,是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义务兼职)。她是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扶贫攻坚十大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还曾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女教师”等四十多项荣誉称号。这样集荣誉于一身的老师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该剧赞美桂梅老师,更是讴歌信仰的力量、讴歌我们今天的时代、讴歌脱贫攻坚的大爱、讴歌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爱。华坪女子高中能成为一所名校,是无数人的爱心培育建设起来的。

该剧融合了古希腊戏剧的仪式感、先锋戏剧的“跳进跳出”“时空穿越”,让思想冲突成为一条戏剧主线,贯穿起桂梅老师的生命节点、精神世界。

在宣讲团的叙述下,采用“剥洋葱”式戏剧结构,用“往事重演”、时光穿越式的展示,一层层演绎、立体化塑造桂梅老师的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中透映出桂梅老师的精神世界。宣讲团始终和观众一起思考,制造戏剧期待和悬念,引领观众走向最后的戏剧高潮。

话剧《桂梅老师》先后获得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2021年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资助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戏剧展演)宣传教育推荐作品、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建党百年主题创作十佳作品”、2021“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戏剧中国”2021年度作品话剧类最佳剧本、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这部话剧具有思辨和抒情的审美品格,同时跳进跳出、一人分饰多角色的表演,也充分展现了演员演技的魅力。

此外,该剧围绕“事跟人走”的结构方式,最大限度地塑造桂梅老师的人物形象和挖掘她的内心世界。该剧以创新嬗变的方式,讲述桂梅老师各时期的故事,全方位地让观众了解桂梅老师;让不了解桂梅老师的观众,能了解并爱上桂梅老师;让已经了解桂梅老师的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桂梅老师的精神世界。

话剧作品《农民院士》

云南省话剧院与普洱市文旅局联合出品的原创大型话剧《农民院士》,是一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为首的知识分子勇于担当,以先进农业科技带领拉祜族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为主线,改变了一个跨越千年从原始部落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领着边远山区的乡亲跟着大时代阔步向前,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贡献的感人故事。

该剧先后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百年百部创作项目)、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提升计划”重点原创剧目专家支持项目、2020年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资助剧目、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并入选2021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演播活动作品名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的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更是扶精神上的志与思维上的智。他的身上不仅体现出一个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更有一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知识分子的良知、科学家的求索精神,这些都深深地打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话剧《农民院士》试图通过朱有勇院士在澜沧县扶贫的实践经历来塑造一位把个人的荣辱与家国命运、百姓福祉紧紧相连,有作为、有担当,不忘初心和使命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与众不同,他没有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纸上写论文,而是把实验带到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地奉献给了农民,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真心真意的付出改变了拉祜族这个跨越千年的直过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这是扶贫攻坚的伟大意义所在。

该剧通过写实与写意结合,以戏剧化的生活场景融入民族歌舞,以民族歌舞展现民族风俗、民族特色的戏剧样式呈现于舞台并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舞剧作品《摆出一个春天》

《摆出一个春天》取材于拉祜族传统民间舞蹈——摆舞,以拉祜族民歌《四季调》《舂盐巴辣子调》和拉祜族打击乐节奏等作为主要音乐元素,通过一群勤劳聪慧、美丽婀娜的拉祜少女踏歌起舞、鼓舞欢腾的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拉祜族人民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摆出一个春天》自推出以来,先后荣获普洱市第三届群众文化“茶花奖”金奖、第四届云南省群众文化最高奖“彩云奖”、云南省首届原创舞蹈展演“最佳作品奖”、第十九届群星奖(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入选云南省新创民族民间舞作品集节目展演。在2022虎年春晚上,《摆出一个春天》惊艳亮相,向全国观众传递了普洱声音、展现了普洱魅力。

该舞剧将民族舞蹈和现实题材相融合,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舞蹈以拉祜族脱贫攻坚前后的生活场景作对比,一句“好日子来了”喊出了边疆各族群众的心声,喊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春天”。

舞剧作品《幸福花山》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幸福花山》,是一部现实题材民族舞剧,凸显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充满斗志的时代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全剧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时代背景,以弘扬“西畴精神”,聚力脱贫攻坚为中心思想和主线,着力塑造了以村支书郭龙为代表的当代愚公形象,展现了壮乡苗岭“开山筑路,炸石造地”的艰辛历程,阐释了文山各族儿女在脱贫攻坚中“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表达了祖国南疆各族人民脱贫致富、追赶小康的美好梦想。

《幸福花山》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项目;参加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优秀剧目;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评为“文艺精品”剧目;被云南省民宗委列为“百项精品”扶持项目等;该剧参加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圆梦奖”优秀剧目奖、舞台美术奖;代表云南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

这部舞剧运用了大量的苗族舞蹈语汇,展现苗族同胞的朴实与乐观,同时融入了铿锵顿挫、极具节奏性的动作,使“当代愚公”的群体人物肖像跃然于舞台之上。通过对苗族民间舞蹈“上挑”和“下沉”动律的巧妙编创和运用,在“开山人”行进动作中着重体现了“颤膝”动律,同时放大上身以腰为轴后倒、前收胯,前腆腰、后撅臀等动作态势,表现了开山过程中无数的艰辛。这些舞蹈动作粗犷奔放,突出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新媒体的加入,使舞蹈艺术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形式的禁锢。剧中投影的视频画面与舞者的身体语言、舞剧的情节内容、舞台的空间布景等有机联系交互,实现了综合性舞蹈剧场效果,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该剧用民族艺术表现当代题材,用舞剧阐释新时代“西畴精神”。在舞剧叙事方式上,将民族性与现代性相互融合,尝试了时空切割、段落重组、故事情节的倒叙和插叙,以及真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等方法,是一次极具现实意义的艺术尝试。

腾冲皮影戏 何新文/摄

葫芦丝

艺术荣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或某一特定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主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涵盖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民俗、体育、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包括当代兴起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如摄影、合唱、油画等。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1147个县(市、区)、乡镇(街道)和社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1年以来,云南省共有4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26个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旅部设立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入选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推动基层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代兴起的其他文化艺术形式。

2011~2013年度云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19个)

2014~2016年度云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13个)

2018~2020年度云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7个)

2021~2023年度云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7个)

“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26个)

保山永子 何新文/摄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舞剧剧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百科全书舞剧
舞台剧目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舞剧《瑞鹤图》剧照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民间文化元素在现代舞台美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