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城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3-01-05 05:58邓兆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城茶树茶园

邓兆滨

(肥城市老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肥城 271601)

1 区域概况

肥城市老城街道办事处地处肥城市北部,面积 78.7 km2,老城街道原为肥城老县城驻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县志记载,肥城因势建城,“北枕群山,左右有川,足蹬大河,顺势南下,风水宝地也。”肥城老县城形似虎卧平川,故曰“卧虎城”,西周时称肥子国。因境内有战国齐长城遗址是战国时期鲁国和齐国的分界线,全长38 km;北坦遗址出土的石器是大汶口晚期的器物,老县城东小王庄出土西周时代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 000多年。下辖27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人口8.03万人,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06.67 hm2,茶叶加工厂一个。

在20世纪60年代在山东省大规模开展“南茶北引”时,老城街道办事处(当时是老城区),在北部山区开始了引进南方茶树进行小规模试种,但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善,大部分死亡,仅有极少数存活。1972年再次引种,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址改进种植技术等手段,攻克了播种、出苗、越冬等技术难题,种植面积达13.33多hm2。当时各村从各自林业队抽调技术骨干,专门从事茶叶种植、炒茶等工作。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包产到户,原有集体茶园也分到了各家各户。划分到户后,由于投入减少、管理不善、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到上世纪末老城街道办事处仅存双峪、张花两处有少量茶树,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 老城茶产业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泰山茶产业,泰山茶产业已在农业产业中占据较大比重、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泰安市委、市政府连续制订出台了《关于泰山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安市茶叶种植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泰山茶地理标志标识使用办法》等系列文件,老城街道办事处也相应制定了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强化工作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好地推进了老城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老城街道办事处茶园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6.67 hm2。因老城与泰安同处泰山山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质条件,使茶叶茶芽叶健康肥硕,茶多酚等保健成分含量比山东省沿海地区和南方同类茶多出12%以上,成品茶以“条索紧细,栗香浓郁,入口鲜爽,耐冲泡”,具有独特的泰山板栗香味。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虽然在农业种植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茶产业在促进老城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却越来越大。

2.1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产量品质明显提升

近5年新发展茶园266.67 hm2,总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506.67 hm2。种茶地区涉及9个村。集中连片面积 6.67 hm2以上的茶园达到12个,形成了以张家花峪、双峪周围为主产区,逐渐形成向周边李庄、河口、田家花峪等村扩展的良好态势。2020年茶销售12.5万kg,销售额8 500万元。为全面提升保证茶质量,加强对茶叶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要求具备一定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必须配备质量检测设备,加强质量检验检测,2020年抽检样品765个,全部达到安全标准。严格的监管和市场抽检使茶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有机茶生产认证的企业2家。泰安东兴农业有限公司2017年“肥子茶传统制茶技艺”入选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2018年首届泰安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知名企业产品品牌;2019年泰山君子品牌被认定为山东省老字号。

2.2 品种步入良种化方向,产品呈现多元化格局

现在,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33.33余hm2,无性系良种率达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受科研力量、技术水平等条件限制,前期发展的茶园主要是龙井43、鸠坑种等实生茶叶品种,无论产量还是品质、抗性等方面,都已不适应新时期名优茶生产加工的需求,为此,自2011年开始,陆续引进了福鼎大白、安吉白茶、鸠坑早、黄茶等良种,大大提高了茶产品产量、品质和产值。

2.3 经济效益显著

种植茶树前期投入较大,但在第四、五年投采后能收回前期全部投资,盛产期长达40年以上。一般种植前三年为幼龄茶园,以养树为主,第一年生产成本9 500元/667m2;第二年生产成本2 100元/667m2;第三年生产成本2 000元/667m2;第四年进入成龄茶园,生产成本2 600元/667m2,总收益15 000元。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经济作物。

3 存在的问题

3.1 前期投入大,收益回报期长

由于茶园种植区多数地处山区,农民收入较低,投资建设茶园的资金欠缺,从而影响了茶园的发展壮大。茶叶从种植到投产需3年以上,资金占用期长;加工企业小,实力不强,且处于发展的开始阶段,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茶叶基地建设和现代化设备更新,使种植基地、加工均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较低的水平,难以支撑和拉动整个茶产业发展。

3.2 品牌的影响力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茶叶企业在品牌影响力的建设上存在淡薄、定位模糊、运作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再加上企业投入资金不足,推广面较小,营销手段不丰富,茶叶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缺乏特色,比较单一,新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设计研发速度和能力有限。导致现在茶叶市场上影响力强的品牌较为单一。

3.3 土地流转难,种植结构调整慢

如河口村茶叶基地有一定规模,但不连片,呈零星分散,大部分都是农户在自己的承包田内种植,相邻地块难以置换流转出来,制约着茶园规模连片发展。四是部分地区水源缺乏,交通不便。由于大部分处于偏远山区,水源相对缺乏,仅靠现有的水利设施难以保证大面积灌溉用水。一些交通道路缺乏有效维护,年久失修,进出通行不便。基础设施方面的滞后,影响茶园大面积发展。

3.4 茶产业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仍基本靠经验、靠“技术员”现场指导,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作为依据。五是品牌意识淡薄。茶叶品牌不精,牌子多、名牌少。对外推介、包装、宣传力度小且比较混乱,影响了茶叶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5 企业资金欠缺,拉动力不足

大部分茶叶生产企业还处在发育出去阶段,企业发展存在规模不大、资金供应不充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加工设备落后的问题,产品主要在作为“礼品茶”销售,市场占有率很低。

4 下一步发展目标和重点

茶产业发展工作总的原则是:根据“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重点突破、择优发展”的要求,按照“细规划、强扶持、扩规模、做龙头、精工艺、出精品”的总体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多元投入,注重效益、扶大扶强”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做好规模化新植茶园、精品茶园、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千亩茶生态茶园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和茶加工工艺品质提升,支持公共品牌宣传推介,引导支持茶文化与泰山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才能产生更多的市场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促进茶叶行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4.1 整合力量,加大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力度

近年来,老城街道相继成立了茶产业协会、茶文化协会,从产业、文化等方面对茶产业的发展进行整合。特别是要将茶产业发展列入办事处科学发展观考核,每年年底进行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以调动各方面大力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完善更加明确、具体且操作性更强的扶持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散户、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茶产业的发展中来。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培植壮大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加强茶园的经营管理,建立紧密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利益共同体,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向组织化要效益。如东关居委会成立了东兴茶叶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组织的桥梁作用,连接了市场、企业和农户,扩大了生产规模,完善了服务功能,实现了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确定了产业地位,提高了集体效益。通过“农户+合作社+茶加工企业”的模式,鼓励农民个体从业者、企业围绕茶生产的链条,建立专业化服务性的实体,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拓展,让茶农有收益、企业有利益、社会有效益。

4.2 加强技术指导,做好茶园越冬防护

为保证茶园安全越冬,指导茶农抓好秋冬茶园管理,抢抓有利天气,积极做好封园、肥水、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茶树安全越冬和明年茶园增产奠定基础。

4.2.1 适时封园。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扣棚前1个月)封园,封园后进行一次轻修剪、边缘修剪,控制树高在40~60 cm,清除病枝、枯枝、杂草等。

4.2.2 肥水管理。在封园前沿茶树行间树冠正下方开深15~25 cm,宽30 cm左右的施肥沟,茶园施腐熟的农家肥2 000 kg/667m2以上,饼肥100 kg/667m2,配以磷、钾肥各15~20 kg/667m2,施肥后及时覆士、浇水。10月下旬(“霜降”)前,要控制好土壤水分含量,避免茶树秋稍旺长;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农历“立冬”至“大雪”),浇越冬水1~2遍,确保茶园浇足浇透。

4.2.3 茶园修剪。成年茶园应采取轻修剪、深修剪及边缘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幼龄茶树当以养为主,定型修剪,培育树冠。箱降前后剪去蓬面上的秋枝嫩芽,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春芽萌发前25~30天进行复剪,剪去冻害枝和病虫枝等。

4.2.4 病虫害防治。10月下旬(农历“稻降”前后)全园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虫防病。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地面的杂草及蓬内的枝条都喷到,合理选择防护设施。根据多年栽培经验,肥城市茶园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效果最好,既能有效保证茶树安全越冬,又能使茶树提早发芽、提前采摘以达到增产增效目的。搭建时间在茶区大棚在冻来临前(1月上旬~11月下旬)建成为宜,覆盖过迟容易受初冬突来的温度聚降、风雪等灾害性天气危害,也不利促春芽早发。搭建方法为覆盖薄膜宜采用无色透明的无滴长寿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08 mm(8丝)左右,用量为100~150 kg/667m2。塑料大的大小、高低要根据茶树种植方式、树体姿势、搭盖材料及管理操作等因素来决定。盖上薄膜后,薄膜周边应用泥土压紧边留有进出口并配上两扇活动门。

4.3 深化塑料大棚精细管理

测温控温,通风散热。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帮膜上覆盖草苫子保温防冻;当棚内气温升至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气温下降时再关闭通风口保温)。一般晴天可在上午10:00前后开启通风口,下午15:00左右关闭。一般在两端或顶部开通风口,还可在前侧开通风口。在持续晴天、露天气温10℃以上出现棚内无水珠滴落现象时,须及时喷水或浇灌茶芽萌发前后,可结合喷水进行追施稀土肥、叶面肥等。要及时观察煤病、小绿叶蝉等病虫害的发生,采用生物、物理方法科学防治病虫害。

4.4 大棚加固,适时拆膜

对搭建好的大棚周围要用带绳系紧加固。棚膜有破损时及时用宽条黏胶带修补。遇风暴天气及时加固架,防止大倒;雨雪后及时清理上积雪、积水以防压塌大棚。翌年3月下至4月初适当通风炼苗,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白天及时采摘、夜间覆盖薄膜。

5 抓住薄弱环节,突出关键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实践证明,龙头茶企的收购量可以保证茶农的茶叶绝对卖得出去,但前提是质量。茶树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尤其是我们老城,对种茶地形和土壤的选择尤为重要,这是茶叶生产能否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基础条件。在老城街道只有北部丘陵山区适宜发展茶叶种植,在茶叶生产发展上,以“三不一坚持”为指导思想,即不盲目发展,不片面追求面积,不破坏原有植被和坚持生态茶园建设。在基地建设上,做到“三个确保”,确保茶叶产业的生态平衡,确保茶叶质量过关,确保茶农种植收益提升。

接受一些地方茶产业发展中重发展轻质量的教训,实行标准化生产,走高端发展的路子。众所周知,茶叶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绿色、健康、安全、优质”是茶产业发展的主流。茶叶产品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即茶叶的内在、外在品质和卫生安全。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从源头到终端,必须要做到茶园管理要科学,鲜叶采摘要规范,茶叶加工要标准,茶叶包装要无害。所以,要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住茶树病虫害防治关键环节,推广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实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全面提高茶叶卫生质量标准,让消费者放心喝茶。

6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发展水平

老城虽栽培历史较长,但大规模组织生产起步较晚,为避免走先低水平发展、发展起来再提高的老路,争取高起点快起步,一步到位。充分发挥泰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聘请山农大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大力引进栽培适合本地特点的国内外最优良的品种。如福鼎大白、龙井长叶、黄金芽等。继续做好茶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的建设完善。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筛选茶树良种,确定适宜当地种植的茶树品种,解决当前茶树品种单一,无性系良种比重低,不利于名优茶开发的问题;通过综合应用设施栽培、平衡施肥、生态防控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建立新技术集成展示园,引领区域茶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

进一步做大做强老城茶产业,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向科学管理要规模、向产业化经营要产量、向安全生产要质量、向知名品牌要效益、向文化提升要价值。只要这样茶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老城茶树茶园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茶园飘香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周宁生态茶园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