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

2023-01-05 05:5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轮作乳油作物

郭 玉

(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02)

0 引言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使土壤中的养分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对土壤进行保护,有效降低作物种植作业成本,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流程

1.1 选地和整地的操作

在进行玉米作物种植地区选择时,区域应具有平坦的地势、较为深厚的耕层、肥力较高、集中性较强、保水排水性能较好以及垄向容易改变的特点。即最佳玉米作物种植地为平川地,洼地条件略次于平川地,并且种植区域应具有足够的水源作为支撑,才能对种植区域进行膜下滴灌操作,因此不能选择低洼地以及岗坡地作为种植作物点。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于整地操作的要求较多,且每年需要更换玉米作物种植区域,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以三年为一次耕种周期,第四年回到第一年种植区域进行种植。因此,在进行整地操作时,需要使用复式作业机械设备进行耕地整理,在第一年时需要改变种植区域的垄向,并确定垄距(行宽40 cm,休闲行宽160 cm),第二年种植区域为第一年种植区域东侧26 cm左右进行整地,并在整地区域进行作物种植,第三年种植区域为第二年种植区域东侧 26 cm左右。在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整地操作中,应在秋季进行整地处理,最佳的翻地深度应保持在20~25 cm,并将犁底层进行破坏,在完成翻地操作后及时进行拖平耙压,使种植区域土块无坷垃、细碎以及疏松。

1.2 垄向和垄距的确定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中,播种垄向的确定为磁南偏西20°左右。垄距则是为了确保玉米作物生长后不会出现相互遮挡的情况,使太阳光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增加垄间的透光程度和玉米作物叶片的受光面积,确保玉米作物受到的光照时间得到有效延长,经过结合太阳的高度和方向角以及玉米作物的高度计算后可确定为大垄行距160 cm,小垄行距 40 cm,每2 m作为一条组合垄,增加玉米作物生长阶段的光能利用效率。

1.3 玉米种子的处理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中,使用的玉米种子纯度和净度不能低于98%,含水量不能超过16%,发芽率不能低于95%。在播种前15~10天间,对种子进行2天的晾晒操作,且播种前10天需要进行种子的1~2次发芽实验。此外,在播种前还需要对专用的玉米种子包衣剂进行种子的包衣操作,或者选择使用具有包衣的种子进行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来预防种子在苗期受到地下害虫的影响,并达到预防苗期病害以及丝黑穂病的目的。

1.4 播种时间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在播种阶段应选择合适的精量播种机,将播种机的小行距设置为40 cm,大行距设置为160 cm,玉米作物的植株间距离为14~16 cm之间,并按照设计的垄向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应选择土壤以下0~10 cm之间温度稳定在8~10℃后才能进行播种操作,即播种时间选择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且对于中晚熟品种的玉米作物可以适当延后播种时间,但必须确保结束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不同年份之间,会对玉米种子的播种时间产生影响,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确定最佳播种时间。通常在播种时,需要选择平整播种区域,使用设置好垄距的播种机按照垄向进行播种操作。玉米作物的播种密度应保持在6.5~7万株/km2,玉米作物植株的距离应保持在14~15 cm,最佳播种深度应为3~4 cm,种坑的深度应保持相同,并在播种后及时进行回填土操作[1]。

1.5 机械调试及播种

在进行机械调试时,应该选用精量播种机或者免耕精量播种机,这两种机械都能够对玉米作物播种种植产生良好影响。机器使用时,要注意将机器的小行距调整为40 cm,大行距调整为160 cm,两个作物之间的距离调整为15 cm左右,设置完毕后,就可以按照人为设置的参数进行精细播种,大大节省了人工种植所要花费的时间,也让整个种植过程更加规范化,实现了对于玉米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机械播种之前,种植者应该先对土壤温度进行连续测量,保证10 cm以上的土壤温度能够保持在9℃左右时,就可以开始进行机械播种,一般玉米作物的播种时间,都是在每年的4月末到5月初,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也会有所调整,中晚熟的玉米品种,可以提前播种,一般在5月份之前完成玉米播种。以上播种时间均为一般播种时间,具体播种时间应该按照所在地区和玉米品种不同做出相应调整,以实现精确播种。机械播种时,一般会将经过调试的播种机以大垄双行、垄向南偏西25°的种植方式进行播种工作。机械播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8万株/hm2,每两个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应该为15 cm,播种玉米的深度应该为地下4 cm左右,机械播种方式能够保证玉米作物播种深度一致,在播种完毕后,要对播种完的土地进行及时的镇压作业,以保证种植质量。

1.6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于施肥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玉米种子品种最佳理论产量需求的各类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比例进行肥料的配比。施肥阶段选择的肥料,应以缓释长效的复合型肥料为主,尿素肥料为辅。施肥的标准应以当地试验示范田的高产玉米作物的施肥量作为参照,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生产水平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加,一般增加的标准为10%~20%。此外,玉米作物施肥分为两部分,一为基肥部分,另一部分为追肥,基肥主要是全部的磷肥和钾肥以及占总量35%的氮肥,追肥使用的肥料是剩余65%的氮肥,在播种阶段同时进行基肥的施肥操作,追肥操作则为玉米作物拔节之前。施肥部位应在玉米作物外侧8~10 cm,施肥的深度也为8~10 cm。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病虫害防治,则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病虫害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一般而言,主要需要预防的玉米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丝黑穂病以及粗缩病;主要需要预防的玉米作物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草地螟、玉米蚜虫以及地下其他害虫等。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除草,应在播种结束后的5~7天时间内,除草方式为土壤封闭处理后的化学除草,也可以选择在玉米作物幼苗发芽长出3~5叶的时间段进行。禾本科杂草去除选择化学药剂为:异丙草胺乳油、异丙甲草胺乳油、甲草胺乳油以及乙草胺乳油;阔叶杂草的去除选择化学药剂为:莠去津悬浮剂、噻吩磺隆粉剂、2,4-丁酯乳油、异辛酯乳油、扑草净粉剂以及嗪草酮乳油;去除禾本科杂草结合阔叶杂草选择的化学药剂为:异丙莠合剂、乙阿合剂、乙扑合剂以及烟嘧莠合剂。

1.7 玉米后期管理和收获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种植密度较大,为避免后期玉米作物出现倒伏情况,需要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控制技术对玉米的高度进行控制。通常在没有发生干旱的情况下,需要在玉米生长出8~12片叶片时,进行联邦三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喷施,若是在干旱的情况,则需要在玉米作物抽雄前对叶面进行玉米壮丰灵药物的喷施,避免玉米作物出现倒伏的情况,提高玉米作物产量。

玉米作物的最佳收获时间应为籽粒形成黑层时期,通常为每年的10月初期。收获方式为人工收获结合机械收割,并将秸秆粉碎后进行还田操作,为第二年的重复播种奠定基础[2]。

2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优点

第一,采用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由于种植技术具有特殊性,所以更加容易种植出优质的、水分偏低的玉米。第二,高光效休耕轮作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省玉米种植者的工作量以及工作耗时,大大减少种植过程中的作业次数。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玉米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种植成本,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收入。第三,高光效休耕轮作,能够大大延长玉米作物的光照时间,在玉米作物种植完成的3个月之后,也就是在7~9月份中,能够保证玉米作物阳光照射时间每天达到4h左右,对比传统种植方法,光照时间有了大幅度增长,而光照时间的增长,必然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作物产量。第四,运用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进行玉米种植之后,秋季作物形成的高茬带能够组合成一个风障,风障的形成能够提升春季土壤温度,降低土壤发生风蚀的概率,实现对于玉米作物种植土地的有效保护,减少蒸腾。

3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有助于现代农业发展

3.1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土壤的影响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在应用阶段,可以明显降低农业种植作业对土壤造成的影响,使土壤的结构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在保护土壤结构的同时,维护土壤的空隙结构,方便保持水分以及渗透,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量,且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有利于帮助农户进行下一步秸秆还田操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玉米作物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以及土壤内部环境,为玉米作物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并且,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垄距和垄向的改变使玉米的叶片光照面积和光照时间增加,提高了玉米生长阶段的光合作用,使玉米可以更快的进行养分吸收,加快玉米的成长。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通过宽窄行种植的方式,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以及玉米作物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效解决了耕地土壤腐蚀问题,避免土壤退化,并且在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处理后的土壤上生长的玉米根系更为茂密,叶片面积更大,因此产生的光合作用更强,玉米作物的产量更高。

对采取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土壤分析可知,土壤后期有机质含量更多,氮元素含量充足,且土壤环境的变化,提高了土壤对玉米的供氮能力。此外,应用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区域,土壤表层的有效养分含量有了明显增加,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明显高于进行免耕处理的土壤,土壤内部的营养元素受到的影响更小,降低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流失。并且,留茬后的秸秆会在第二年自然腐烂,降低了人工或者机械处理秸秆的成本,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秸秆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2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经济效益明显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对当地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进行最优化的使用,土壤养分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通过收获留茬操作,为秸秆还田工序奠定基础,给种植区域提供了充分的土壤有机质以及氮元素来源,改变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解决了地力肥力过低出现的减产问题,结合最优化土地资源使用以及机械作业,提高了玉米作物的经济效益[3]。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作为新型的农业技术,这种农业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善玉米作物种植区域的土壤结构,调节玉米作物种植区域土壤的容重,有效降低了玉米作为植株间的农业资源。在节约玉米作物种植成本的基础上,优化了玉米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作物的产量。

猜你喜欢
轮作乳油作物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流翔高钙作物叶片管理技术
蔬菜轮作有原则 合理种植效益增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