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文化传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研究

2023-01-05 15:54成启明刘淑艳沈广林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非遗技艺文化遗产

成启明,刘淑艳,沈广林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和行动传承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形式是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也被称为是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因此非遗在传承过程中必须依靠人的力量来完成。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用型、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包括职业能力,还包含一定的文化素养。因此高职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继承方面更具优势。“非遗”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既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一、“非遗”传承现状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保护条例与政策法规[1]。各省市也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进行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提上日程,得到了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视。但非物质文化的建设及传承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境。

1.重申报、轻保护,功利化倾向突出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地为了追求政绩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各地为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捞取一杯羹,不顾一切代价想挤进“遗产名录”,但在入选后,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地方政府部门的摇钱树,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开发,一些功利性演出与商业包装使得这些民族文化的记忆完全变了味。

2.政府干预过多,法制保护不健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离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将寸步难行,但如果政府部门过多地干预,则会影响遗产传承人的积极性,使非遗保护的原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反而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因此政府要正确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职能,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供需市场,同时加大法律监管与考核机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

3.财政投人不足,保护经费匾乏

调研分析得知河北省绝大多数地方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提供一定的保护资金,但远远满足不了遗产保护的需要。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许多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无法得到及时的收集和整理,有些展览和培训机构是保护和传承非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这些场所同样由于缺乏资金保障而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4.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

由于一些遗产资源所产生的回报不佳,许多民间传统技艺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技的传统艺人年龄老化,而年轻一代却不愿学习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一些非传统传承人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缺乏学习与继承的热情。不乏少数传承人为了谋取利益,忙于商业“赶场作秀”,牟取暴利,无暇钻研技艺,导致传统技艺水平下滑。

5.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短缺

目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严重匾乏,现有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十分困难。由此可见,急需拓展非遗传承人培养路径,尤其要开拓社会传承、家族传承等渠道,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更长远地传承下去。

二、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职教育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从非遗技艺传承人培养层面来看,高职教育具有资源整合、学术研究、创意宣传、创新推广等诸多优势。

(一)对接产业结构改革,培养特色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变革与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革,文化创意行业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随着大众对文化创意的需求在不断扩大,日渐成为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2]。“非遗”技艺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和历代匠师的辛勤实践,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创作经验与工艺技巧。把“非遗”技艺与高职院校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悠久的“非遗”文化艺术,进而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达成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的[3]。

(二)弘扬工匠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在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职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创新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校企结合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社会岗位的需求是高职培养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是培育技术能手的重要载体,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工匠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标准,营造非遗技艺讲授与传承的良好氛围,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传统非遗技艺,既感受传统文化,又提升手工操作技能,真正做到德技并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引起学习的兴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传承技术,解决传承人培养的瓶颈

随着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工作坊式传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非遗传承的需要,造成了传承者短缺的现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面临就业问题。要想有效地化解职业技术“供需”的矛盾,必须把“非遗”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并在职业学院中开设相应课程,从理论体系、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手工实践操作等几个方面,来弥补传统手工作坊式培养的缺陷。与此同时,职业院校还应通过整合各方的资源,为“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对“非遗”传承和传播的促进作用,使学校、企业、政府、市场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共同发力的良性循环,从多角度解决“非遗”的继承和发展困境。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模式

1.依托大师工作室,打造“双师”团队

近几年,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地重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把培养技能人才放在突出位置,被列为国家12项人才工程之一。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工作规划纲要》和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系统的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高职教师可以经常和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学习[4]。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制定了课程目标,以阶段性成果展示为结点,把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打造“双师”团队,使学生“非遗”技能传承有了长足的发展。比起传统的单一学徒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更显著,培养的学徒数量更多,从而解决传承人断档的严峻问题。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高职教师参与其中,与非遗传承人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打造“双师”教学团队,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现代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业生到“大师”企业实习,采取“大师+实训+顶岗实习”的方式,由校企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考核方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创新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5]。这样的模式可以使教育和工作的衔接更加紧密,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通过更深层次的嵌入式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培养用得上、留得下,工作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高专新型技能人才,促进“非遗”人才培养良性发展。

3.“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实现多维度统一

“非遗”传承人对天赋、品格、能力的标准要求较高,导致传承面临着“瓶颈”和“断代”的危险。“非遗”文化走进高职院校,既让学生们了解“非遗”的传统和技术,也为后继传承提供契机。“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融合,既可以有效缓解“非遗”传承人断档问题,又可以实现学生创业,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实现多维度融合与统一。能够推动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深度链接,对于“非遗”传承人的选择,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策略

1.大力营造“非遗”的文化艺术氛围

“非遗”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将“非遗”文化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开设剪纸选修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宁剪纸技法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将承德文化真正落实到课堂之上。

承德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内容涉及较广,包括民间工艺、体育竞技、杂技等许多不同种类。如隆化二贵摔跤、契丹始祖传说、山庄老酒酿造技艺、板城烧锅酒五甑酿造技艺、宽城背杆、丰宁滕氏布糊画、抡花等9 项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省级非遗项目59 项,市级非遗项目167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2016年,丰宁满族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宁满族剪纸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发生改变,一些手工艺行业日渐缩败,甚至面临“失传”和“断代”等传承危机,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手工技艺已经刻不容缓。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术设计学院,将传承地方民族文化、鼓励民族化创新实践作为艺术设计学院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将民族化设计教育理念和实践作为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让学生掌握“非遗”文化和工艺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利用“非遗”工艺去积极地创业和就业,使其与“非遗”的技艺相融合,拓宽就业和创业的宽度和深度,优质的创业项目又进一步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室

“非遗”工艺之所以受到冷落,是因为脱离了市场,沦为“孤芳自赏”的境地。“非遗”课程必须要结合企业真实项目,根据企业的实际产品生产规范和市场需要进行培训,避免出现不切实际的创意设计方案。“非遗”技艺起源于民间,自然要回归于民间。所以,在日常课堂训练中就紧紧围绕人们现实的生活需求展开,打破“课堂作业——产品——商品”的转化壁垒,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积极性。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旅游工艺品开发》,将非遗手工艺的蜡染、扎染、壁挂编织技艺融入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中,并以此为契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初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教授与传承的模式,此类传承经验值得高职高专艺术类院校借鉴与推广。

3.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非遗”项目走进课堂,“非遗”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将技艺传承与创新,收集丰富的数据资料,包括图文资料、数据影像资料及传承人掌握的手工技艺及其创作过程资料等。如果将这些数据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模式,构建一个以“非遗”文化传承为目的的信息共享平台,对“非遗”文化的推广、市民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科资源整合与分享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所以,高职院校在推动“非遗”项目走入校园的同时还应注重资源的开发、积累和保护,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相关专业课程相融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和文化背景,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真正意义上了解非遗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让非遗手工艺再次焕发出光彩,让非遗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

猜你喜欢
非遗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