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禽霍乱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2023-01-06 01:47吴会群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石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646200
兽医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鸡肉鸡鸡舍

吴会群/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石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646200

肉鸡在畜禽行业中属于最常见的家禽,在养殖的过程中若受到多杀性巴士杆菌的入侵,就会出现禽霍乱,其属于接触类的传染病变,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短杆菌,长度与宽度值分别为1~1.5μm、0.3~0.6μm,作为致病菌可使肉鸡出现精神萎靡、呼吸障碍、边缘走动、慢性肺炎、关节肿大等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甚至会使肉鸡因败血症死亡,疾病死亡率以及发病率较高。畜禽行业为了有效降低肉鸡禽霍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应该开展疾病早期诊断,于疾病确诊后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处理,从而有效防止肉鸡禽霍乱的发生率,避免其大范围的蔓延开来。由此可见,对肉鸡禽霍乱的诊断与综合防控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将报道进行如下整理。

1 肉鸡禽霍乱的诊断方法

肉鸡对禽霍乱易感,携带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肉鸡、污染的笼子、水槽等均可以进行该疾病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肉禽口腔、眼结膜、鼻腔的分泌物,肉鸡在16 周以下,抵抗力较强,但是也有一些鸡群在16 周以下发病,肉鸡在感染后死亡率高达20%甚至更高。由于肉鸡禽霍乱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所以当前应该加强疾病诊断,本文主要对肉鸡禽霍乱的诊断策略进行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1.1 症状诊断肉鸡禽霍乱以及疾病类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表现,临床可以将疾病分为3 种类型,即最急性、急性、慢性,最急性发病常见为流行初期,在发病前肉鸡通常未有任何症状表现,夜间也处于正常生活状态,但是在第二日即可发现感染禽霍乱的肉鸡病死在鸡舍内。急性型属于最常见的肉鸡禽霍乱类型,该类型的肉鸡会出现精神萎靡、缩颈闭眼、羽毛松散、呆立、腹泻、呼吸障碍、体温升高、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颜色异常等症状表现,最终肉鸡各项器官会出现衰竭的情况,最终使得肉鸡出现昏迷、死亡的情况,肉鸡禽霍乱的病程分布在0.5~3d。慢性发病是指肉鸡在患病后未在急性期死亡,转变为慢性病变,该疾病在流行后期最为常见,常见症状为慢性肺炎与胃肠炎、慢性呼吸道炎、冠苍白、关节肿大、关节疼痛、跛行等,发病的肉鸡的鼻孔会流出分泌物,影响肉鸡顺畅呼吸。肉鸡禽霍乱的病程1 个月以上,但是生长发育后续无法恢复。肉鸡禽霍乱的症状不具有典型性,所以不能仅凭疾病症状进行确诊,只能用于疾病的初步筛查,后续应该经实验诊断进行确诊。

1.2 病理诊断取病死的肉鸡进行解剖处理,通过剖检来判断肉鸡在感染禽霍乱的病理改变,通过病理诊断可发现,在病鸡的盲肠、肝脏部位出现病变情况,其中盲肠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其主要是由肿胀所致的直径扩大,黏膜位置可以看见溃疡、出血、坏死的情况,观察肠腔处的栓子可以发现主要以干酪样存在,从切面处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分层情况。部分病鸡在盲肠壁坏死、盲肠壁穿孔后,会伴发腹膜炎、腹部脏器粘连的症状表现。病鸡的肝脏部位所呈现颜色以紫褐色为主,且肝脏存在肿胀感,观察肝脏表面可以发现坏死灶主要以黄白色、黄绿色、菊花样。肝脏坏死病灶的中心处会向下凹陷,使得周边呈现出凸起的状态,坏死病灶的周围处可发现出血带,严重的情况下,坏死的病灶会弥散开来,最终遍布在病鸡的整个肝脏处,稍加触碰,肝脏就会出现碎裂的情况。依据发病的急性程度可发现最急性病鸡无特殊的病变情况,仅在心外膜处可以看见一些少量的出血点。急性病鸡存在独特的病理特征,观察病鸡腹膜、皮下组织、腹部脂肪可发现少许出血点,心包位置处的厚度增加,可以看见一些不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出血明显的部位在心外膜、心冠脂肪处,于肺部也可看见出血、充血的情况。肝脏处进行病变特征观察,可以发现肝脏稍微肿大,且质地变得脆弱。脾脏处一般无明显变化,仅仅稍微增大。慢性型病鸡的病理表现因受侵害的器官所决定,如在侵害肉鸡呼吸道后,于鼻腔、鼻窦位置处可以看见一些黏性分泌物。除此之外,慢性病鸡一般可以看见关节炎、腱鞘炎、关节肿大变形的情况。

1.3 实验诊断在对肉鸡进行实验诊断时,细菌学检查中包括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染色镜检:针对发病的肉鸡,于肝脏位置处进行直接触片处理,在利用甲醇固定之后,需要实施12h 的染色处理,染色后将其放在显微镜下予以观察,这时就可以发现类似卵圆形的球杆菌,球杆菌存在大量的两极浓染,没有鞭毛存在。分离培养:选取一定数量的病鸡,将病鸡肝脏取出,然后放置于鲜血琼脂平板处,通过划线将细菌分离开来,37℃环境中开展24h培养,培养后进行菌落观察,一般情况下的菌落直径在1~2mm,其主要以圆形、光滑、半透明为主,在鲜血琼脂平板处不存在溶血的情况,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的菌落表现形态不同,其中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中菌落以细小、贫瘠为主。

2 肉鸡禽霍乱的综合防控措施

2.1 预防免疫畜禽业在养殖肉鸡时,应该依据国家要求接种禽霍乱菌免疫疫苗,一般情况禽霍乱菌第一次疫苗的接种时间在34~45 日龄,第二次疫苗的接种时间在80~95 日龄,第三次疫苗的接种时间在产蛋前2 周,第四次疫苗的接种时间在产蛋高峰期。在疾病高发地区需要构建强制性的免疫制度,将一些散养的养殖户在特定时间集中起来开展免疫工作,用于免疫的禽霍乱菌苗必须经农业部门批准。在整个免疫过程中,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都需要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以此来督促养殖场以及散养户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免疫接种处理。

2.2 加强饲养管理肉鸡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利润较大,且整体饲养成本低,所以许多养殖场内都大规模饲养肉鸡,但是一些散养以及小型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不科学,未进行及时的防疫消毒,从而增加疾病传播风险,所以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肉鸡环境,在饲料中应该注意营养以及各种维生素的搭配,以此来提高肉鸡的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与此同时,饲养肉鸡时需要避免拥挤,时刻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性。除此之外,在进行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卫生消毒设施,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在厂区环境中应该借助浓度为2%的烧碱开展喷洒消毒处理,每周持续进行2 次左右的消毒,与此同时在鸡舍应该借助浓度为0.3%百毒杀或者浓度为0.5%的消毒灵进行喷雾消毒。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乱扔病死肉鸡的情况,分析肉鸡病死的原因,若是因禽霍乱感染致死的肉鸡,应该落实无害化处理,避免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疫情大范围蔓延开来。

2.3 科学选址与建厂在防治肉鸡禽霍乱病变时,在确定饲养规划时,应该将地址选择在水源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曾经暴发过传染病的区域,与此同时,在建厂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可以将外界隔离开来的设施。除此之外,应该依据肉鸡禽霍乱的防控要求,对相应的设施进行完善,如为了确保鸡舍内可以实时通风,应该对换气扇进行安装,与此同时,鸡舍之间尽量隔开一定的距离,为了防止外来生物引发疾病,也要针对性的安装隔离网、挡鼠板。

2.4 严格控制感染源在进行肉鸡养殖时应该做好无害化处理,病鸡尸体以及粪便等污染物应该进行焚烧、深埋处理,以此来避免病原体传播。养殖场内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不要养殖外来的禽类,若需引进种鸡以及幼雏,应该注意从无病禽场购进,新引入的肉鸡必须进行2 周以上的隔离饲养,在确保无病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混群,以此来避免多杀性巴氏杆菌传入引发禽霍乱。除此之外,针对进入养殖场的车辆需要、厂区、鸡舍内应该实施消毒处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感染病原菌的机会。

2.5 加强疫情管控在进行疫情管控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已经确诊患有禽霍乱且无治愈可能的肉鸡焚毁、深埋,无害化销毁肉鸡的粪便及鸡蛋,肉鸡居住的鸡舍以及使用的水槽、食槽进行彻底消毒。其次,应该将区域内的活禽交易市场关闭,避免多杀性巴士杆菌蔓延开来。最后,在开展免疫管控时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政府部门应该发挥领导作用,搭建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针对畜禽养殖场饲养的肉鸡开展免疫检测、疾病诊断、消毒扑杀等工作,积极有效应对肉鸡禽霍乱等传染病。

2.6 加强疾病监测养殖场与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该加强禽霍乱的监测,每年应该最少进行2 次左右的肉鸡抽样来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监测处理,若是抽检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应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并开展科学有效的灭源处理对策。

2.7 合理进行疾病治疗肉鸡在确诊为禽霍乱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制定治疗策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药品实验,针对性给予肉鸡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给药量充足,疗程合理,以此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在一些疾病高发的地区,采用药物治疗法受到耐药性的影响已经难以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当前应该注重肉鸡禽霍乱的预防。

3 结语

综上所述,禽霍乱会导致大量肉鸡死亡,不利于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当前应该加强肉鸡禽霍乱的诊断,采取预防免疫、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选址与建厂、严格控制感染源、加强疫情管控、合理进行疾病治疗等策略来降低肉鸡禽霍乱的发生率,控制疾病发展与蔓延,以此来促进肉鸡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高肉鸡养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病鸡肉鸡鸡舍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呼吸道病治疗注意事项
肉鸡腹水咋防治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