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1

2023-01-06 06:17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河南省中医药中药

胡 佩

(信阳师范学院,信阳 464000)

0 引言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医药卫生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和经济潜力[1]。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需要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

1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整体向好,迎来“十四五”良好开端。河南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十分注意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河南省中医药发展奠定政策保障。河南省在全国首先完成“县县有中医药”的目标,中医药的服务量全国领先。河南省中医药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中药材2700余种。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泛称怀药,著名怀药有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金银花、红花、山茱萸、茯苓等[2]。河南省中药材人工种植的数量和产量都处于全面领先水平。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将达到500万亩。河南省中医药企业产值超过200亿元。中医药科研实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拥有羚锐制药、宛西、辅仁、太龙等知名中医药现代化企业,培育了诸如六味地黄丸、羚锐通络祛痛膏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中药品种,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黄帝故里、医圣祠、华佗墓、禹州药都、百泉药市、洛阳正骨、四大怀药等文化遗产及遗迹成为河南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河南省人民群众相对认可中医药诊疗效果,群众认知基础较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省中医药医院包括一些县级中医药医院使用中药对抗疫情,效果显著,彰显中医药博大魅力[3]。

2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2.1 管理体制、评价机制相对不完善

中医药产业体系庞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目前,河南省在中医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上依然存在不少阻碍。目前河南省政府机构设置中,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设中医处,中医处的管理权限相对有限,局部存在西医思维管理中医的问题,诸如使用西药评价体系对中医药进行评价,不符合中医药的客观发展规律。北京市、广东省、黑龙江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均设置了中医药管理局,可以更好地根据中医药客观规律管理中医药各项事务,更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此外,农业农村厅、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管理中医药问题的现象依然存在,权责划分存在交叉和空隙地带,不利于中医药发展。医疗卫生管理者对中医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不足,对中医的理解不到位,使得长期处于弱势边缘的中医药发展受阻,不利于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2 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相对不足

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相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地的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实力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医作为中国的“原创”学科,中医药大学应代表中国冲击国际一流学科、一流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力度仍相对欠缺,与国内具有世界高水平、具有中国一流学科的中医药大学间的交流仍相对不足。针对学科建设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间的交流相对不足,应充分依靠“一带一路”背景,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加快中医药学科建设力度。高端中医药人才相对短缺,全国国医大师、名中医中河南省的占比相对不多。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相比较少,学校培养和师承培养中医药人才受到限制,不利于以疗效为检验标准的中医药发扬光大,不利于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3 社会意识不足、服务比例较低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入侵,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入侵,西方医学在中国兴起,西方医药垄断集团的利益化资本运作,西医药在中国得到非常迅速地发展和传播,相当一部分国人对中医药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医是江湖骗子,认为中医是没有临床试验和检验的,认为中医是不可靠的,认为必须以西医的标准来检验中医,固执地要求中医拿出西医化的证据证明中医的疗效,认识不到中医药独特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河南全省县级以上中医医院门急诊总量和出院病人数分别占全省医疗机构服务量的20.3%和16.13%,中医药服务量虽然居全国首位,但是相对西医服务总量,中医药服务总量仍相对较低,没有达到中西医并重的格局。

2.4 资本造血功能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

河南省中药工业产值能力有待加强。2020年河南省GDP为54997.07亿元,而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仅200多亿元,占比0.36%;2020年广东省GDP为110760.94亿元,而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600亿元,占比0.54%;2020年贵州省GDP为17826.56亿元,而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290亿元,占比1.63%;2020年湖北省GDP为43443.46亿元,而2020年中药工业产值500亿元,占比1.15%;河南本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优势明显,但是中医药产业的规模却和这些优势不相匹配,2021年,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大约为300亿元到500亿元,但是河南仅有5000万元。数据对比表明,河南省中药工业产值相对较低,说明中药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全国竞争力不够强大,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缺少资本支持,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限制,工业产值受到制约。

3 河南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建议

3.1 完善管理体制、评价机制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充分遵循中医药客观发展规律背景下,赋予中医药管理部门更大的管理空间和灵活度,组织专家研讨,深刻剖析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特征属性和目标体系,真正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是让只具有西医思维的人阻碍中医的发展,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应该合理设计中医药顶层机制体制政策;注重中药材道地有效性及品质保证机制[4];制定规则确保经方古方的保护和传承;确保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疗效安全及确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临床疗效作为科研的检验标准、中药的评价标准,临床疗效就是中医的绝活;制定规则赋予中医院校机构的人才激励及创新更多活力;更好支持中医药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体系建设,才能让中医药产业各个环节更加顺畅发展,激发产业活力。

3.2 加强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培养

首先,中医药院校及中医师承工作室应当加强对中医古籍的重视程度,充分珍视老祖宗的智慧,在中医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习医古文的热潮和习惯,只有底子扎实了,掌握了中医绝活,能够做到临床真正有效,人民群众切身感到放心和身心健康,学院学科建设就可能更进一层楼,高端优质中医药人才培养才能成为可能,才有可能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潜力。其次,应该加强和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和学习,基于“一带一路”的良好发展势头,加强与国际医药机构的合作,让中医走向海外,让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带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最后,应当充分激发民间中医药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是依靠中医药治病救人。民间散落着大量的中医绝技,很多民间中医药项目有很好的疗效,是老百姓在千百年生活中汲取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文件,扶持民间中医的发展和中医诊所的建设,对民间中医绝技进行抢救挖掘,让民间优秀中医培养更多的民间优秀中医,让老百姓体会到近在身边的中医药独特疗效,才能让中医药事业有强大的发展基础,才能有利于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3 提高社会意识、提升服务比例

首先,应当在社会中广泛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科普知识,例如可以利用短视频通过公益代言人宣传,提倡中医养生康疗;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中医主题公园;在公共场合,例如公园、广场进行视频播放中医科普宣传片、纪录片等;加强省内乃至全国中医资源介绍导引和中医病案宣传,使得老百姓有疾病后可以有更多的中医药就诊渠道和信心;建设更多“治未病”中医体验馆、体检馆;建设更多中医药慢性病艾灸推拿馆等;大力建设中医馆,鼓励名中医建立连锁中医馆,例如前店后厂的仲景堂等,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医的疗效、中医的魅力、中医的实惠。其次,中医药产业发展注重从娃娃抓起,建立中医药药材种养植亲子体验营、文旅基地,普及中药材知识,使得孩子认识到大自然的智慧,感受到中医的魅力;设立中医药私塾,鼓励民间办学,鼓励中小学设立合适的中医药相关课程,鼓励小孩子从小阅读和背诵中医药古籍。最后,政府要使用一定的行政方式,充分重视并且下大力气宣传中医药常识,致力于提高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度和认可度,唯有如此,中医药材和中医诊疗服务才能有市场需求,才能带动中药工业产值比例。

3.4 强化资本造血、提升企业竞争力

应当在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下,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从河南省中药材种养植、中药炮制工艺传承和创新、中药材及其服务的流通、中医药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品牌竞争力、院校机构的中医药诊治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强资本的注入,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各式工业和服务企业;基于贯穿产业链的各个关键因素,从医道、医理、医术角度切入,从中医药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发扬角度切入,从中医药产业需求和供给匹配性角度切入,从全产业链的流通和协调角度切入,从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角度切入,配套资本支持,设立相关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服务引领、创新驱动。政府应结合创新金融机构和平台进行产融结合,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金融资本促进中医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使得资源向资产转化,使得资产资本化、证券化,真正强化中医药产业的资本造血功能,使得中医药产业良性高质量发展。 (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河南省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