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桃儿七保护现状浅析

2023-01-06 23:24王燕玲柳文斌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山子苗圃太子

王燕玲,柳文斌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康乐731505)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别名鬼臼、奥莫色、鸡素苔、铜筷子、小叶莲、鬼打死、羊蒿爪、羊泡蛋,为小檗科桃儿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根状茎越冬[1-2],根状茎粗壮,结节状横走,不定根多数[3];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收录。桃儿七含有的鬼臼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意义和药用价值[4],根、茎入药,活血止痛,解毒,治疗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心痛、风寒咳嗽、月经不调等症[5]。甘肃太子山分布有桃儿七,现设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以及珍贵稀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但是,太子山桃儿七仍未摆脱濒危状态,生存现状堪忧。因此,利用保护区管理局历史资料,结合日常观察,分析太子山桃儿七保护现状,以期提高桃儿七保护成效。

1 研究区概况

太子山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西长100 km,南北宽10 km,总面积847 km2;地 理 坐 标102°43′~103°42′E、35°02′~35°36′N,海拔2 200~4 332 m。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水平和垂直变化显著,年均气温5.1 ℃,年均降水660 mm,年均相对湿度71%,年均蒸发1 374.8 mm。成土母质以残积和坡积母质为主,土壤垂直带谱明显,主要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山地棕壤土、黑土、红土、石质土等7种。区内共有维管植物95科358属838种[6]。

太子山1957年创建临夏州太子山林业总场,2001年移交甘肃省林业厅直属管理,2003年转设太子山自然保护区,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辖紫沟、东湾、药水、松鸣岩、新营、甲滩、关滩7个保护站,保留槐山子1处苗圃;辖区位于甘、青省界甘肃一侧,与甘南、临夏2个少数民族自治州9县市接壤,周边多为民族聚集区。

2 现状与分析

2.1 分布现状

太子山桃儿七病虫害轻微,3~4月发芽,4~6月开花展叶,先花后叶,7~8月结果,9~10月果实成熟;每株开花1朵,坐果1个;每个果实含种子20~150粒,平均结实率>87%。保护区管理局历史资料表明,桃儿七在太子山7个保护站和1处苗圃都有分布,以紫沟、东湾、药水保护站浅山区较为多见,浅山区多设为保护区试验区。笔者在东湾保护站直沟杨树林下、药水保护站与槐山子苗圃落叶松林下多次见到桃儿七植株,生长健壮,果实颜色随季节由绿转红。桃儿七喜深厚肥沃土壤,以森林腐殖土为佳,草甸土、棕壤土、黑土较适宜。桃儿七在低山灌丛带、中山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均有分布,常见于沟边、山坡低洼处、岩石缝隙间;在郁闭度>0.8的密林和覆盖度>60%灌木林中稀少,林缘较多见;海拔3 800 m以上高山地带极少分布。其伴生乔木树种主要有山杨Populus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华北落叶松Larix gemliniivar.principis-rupprechtii、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亮绿叶椴Tilia laetevirens等,伴生灌木树种有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甘肃小檗Berberis kansuensis、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等;在沟谷草地中,桃儿七与车前Plantago asiatica、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野草莓Fragaria vesca和菊科、禾本科杂草等伴生。总之,桃儿七喜湿喜阳,具有一定耐阴性,在太子山生长于林下、沟谷灌草丛及高山草甸地带,以散生为主,生境以保护区的实验区为主,在核心区则分布稀少。

2.2 濒危原因

1)自然繁衍障碍

桃儿七以有性繁殖为主,环境条件良好时可通过根茎进行营养繁殖,实生植株需要5~6年才成熟结果[1,7]。桃儿七自花授粉,授粉过程需时4~6 h[1],易受干扰导致坐果率较低。桃儿七母株凋落物浸出液抑制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8],种子必须远离母株才能正常发芽成苗,但种子散布效率较低[9]。桃儿七种子寿命较低,4~6 ℃保存6~12个月就会丧失发芽活力[3]。种皮致密、胚乳限制、生理后熟导致桃儿七种子具有休眠特性[10],自然条件下大约休眠10个月[11],自然萌发率因而不高。种子活力和萌发率较低,是导致桃儿七濒危的内在因素。观测发现,药水保护站某草地中1株桃儿七,2018年正常开花结果,2019年春季距母株1 m范围内出生幼苗2株,按果实最低含种子20粒计算,繁殖成功率10%。

2)致危外因

桃儿七茎肉质,脆嫩易折,空旷草地上常被牛羊践踏致死。太子山林缘群众称桃儿七为羊泡蛋,认为其果实形似羊外腰(睾丸)能补肾壮阳,加之成熟果实无毒,味甜色艳,遇到成熟的桃儿七果实便采而食之。桃儿七花朵粉红色,亭亭玉立,犹如莲花,异常美丽,常被人采摘。桃儿七是药用植物,其根茎所含的鬼臼毒素市场需求旺盛,招致过度采挖。以槐山子苗圃落叶松林下桃儿七为例,2019年5月中旬踏查发现植株13株,其中5株已开花;7月份剩下3株;9月份仅存1株。上述因素造成太子山桃儿七植株大量消失,常见残存在多石、地形复杂、多刺灌丛等人畜不能到达的地方,树根与石隙间生长的植株由于采挖困难也保留较多。

3)自然灾害

滑坡、泥石流、洪水、冰雹、雪灾、霜冻等自然灾害以及森林火灾、鼠鸟危害影响桃儿七生长繁衍,特别是森林火灾和晚霜危害最大。森林火灾直接烧毁桃儿七植株,也破坏了桃儿七适生的次生生境。桃儿七先花后叶,开花早于伴生植物发芽。正常年景,此时积雪融化,雨季还没有来临,桃儿七可以很好地利用化雪到树木展叶前的短暂时机开花传粉。但太子山晚霜(倒春寒)频繁,桃儿七开花授粉受到严重影响。据保护区管理局历史资料记载,2015年4月20日、2016年4月14日和5月13日[12],太子山普降大雪;2018年4月14日、2021年5月3日,太子山气温骤降至-3 ℃以下。春夏季节雪灾、霜冻导致桃儿七授粉失败,甚至全株致死。

2.3 保护对策

1)设立封禁小区

太子山桃儿七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周边人口多,加之林缘乡村生态旅游,桃儿七保护受到严重威胁。因此,首先应考虑全区严禁采摘采挖桃儿七。其次,在紫沟、药水、新营保护站和槐山子苗圃桃儿七较多的试验区内建立片状封禁小区,周围用灌木栅栏或铁丝网围封,严格执行与核心区相同的保护政策,严禁任何人进入。

2)人工补播

太子山保护区现有槐山子苗圃,各保护站也留有育苗基地,拥有一支多年从事育苗工作的专业技术和育苗职工队伍,具备开展桃儿七人工播种繁育的条件。建议利用现有播种育苗技术队伍,桃儿七果实成熟时采集种子,先行在实验区保护小区补播试验,利用微圃法[13-14]播种扩大野生种群,当年采种当年补播,越过育苗-移植过程以便减少人为选择效应影响[15]。补播点以地形复杂、多石、林内较大林窗、灌丛密集处为主,以充分利用自然遮阴蔽风隐藏条件。试验成功后可考虑推广到核心区相似地形,以充分扩大桃儿七野生种群。

3)人工种植

引进陕西凤县药农林间种植桃儿七的技术[16],在试验区的槐山子苗圃进行桃儿七栽培试验,从各保护站试验区采集桃儿七种子,采用温室、温棚、温膜育苗。首先利用人工播种苗建立种质园;其次推进栽培技术成熟,推广到试验区、缓冲区广大农户中,大量生产桃儿七药材,以有效杜绝采挖破坏野生资源的现象。研究表明陕西、青海和甘肃产地的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成分含量较高[17],药用品质较好,保护区外围农户通过栽培桃儿七增加收入,将更有利于保护区内桃儿七野生种群的保护。

3 结束语

太子山桃儿七濒危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濒危原因包括自然繁衍障碍较重、多分布在实验区未能得到严格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等。为此提出建议,一是在保护区实验区设立桃儿七保护小区;二是试验微圃法补播桃儿七种子,扩大野生种群;三是引进试验桃儿七栽培技术,在保护区周边农户中应用推广,大量生产桃儿七药材,以有效杜绝采挖破坏野生资源的现象。

猜你喜欢
山子苗圃太子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太子洗马
当太子你可以住几间房?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车顶苗圃
不能叫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