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浅析

2023-01-06 23:24殷彬严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干旱区新枝修枝

殷彬严

(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生态公益林以维护和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为主体功能,提供公益性、社会性非物质产品或服务[1-3],已经成为公益设施,不可或缺[4]。本世纪初以来退耕还林工程大量营造的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生态效益为主的生态林[5],其中大部分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抚育指根据经营目的对林分实施的各种培育作业,包括除草、割灌、割蔓、有控火烧、间伐、修枝等林木抚育措施,以及施肥、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等林地抚育措施[6]。抚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具有明确的抚育目标树。生态公益林提供的是非物质产品,虽然目标树不明确,同样需要抚育,特别是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中的幼林地。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400 mm,蒸发量则高达降水量的数倍之多,造林十分困难,许多幼林地长势衰弱,不加以抚育则成林缓慢,甚至长成小老头林,生态效益低下,很难实现经营目标。生态公益林与用材林经营目标不同,抚育原则和措施也需要区别对待。为此,本文浅析一二,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生态公益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农田林网、自然保护区森林、风景林、国防林、实验林等,其中后6种林分除发挥一般生态效益外,还要求具有特殊功能,其抚育措施要与其特殊功能相适应,只有前3种林分对抚育措施无特殊要求。因此,本文论述对象仅包括半干旱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3种幼林地。

用材林抚育目标为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一般为造林树种;生态公益林抚育目标为建群树种,因为建群种决定群落面貌及其生态性能,既包括造林树种,也包括自然传种定居的乡土树种,甚至以后者为主。乡土树种能够构成接近当地原生自然林的林分,可以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无缝衔接,从而有效避免生物入侵现象。近自然林业追求森林恒续存在[7],生态公益林就是一种恒续林,最终会演替为当地顶极群落。因此,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的实质是促进林分及早演替为顶极群落,以当地乡土树种为抚育目标树无疑会加快演替进程。抚育目标树要选择成林树种[8],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杜梨Pyrus betulifolia、国槐Styphnolobium japonicum等树种他感作用强烈,散生时长势良好,连片林则长势衰弱,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时往往长成小老头林,尤以臭椿最明显[9],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时要避免选定这类非成林树种为目标树。小叶杨Populus simonii、青杨P. cathayana、白榆Ulmus pumila、旱柳Salix matsudana等虽然属于半干旱区乡土树种,也是主要造林树种,但这类树种本质属于水岸河滩树种,在坡地上无法自然更新,并且容易形成小老头林或早衰,同样不宜选作抚育目标树。近年来半干旱区山地大量使用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造林,该树本质上属于土质崖壁散生树种[10],坡地造林更新不良,也不宜选作抚育目标树。总之,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目标树的确定需要比较全面的树种生态习性知识,简单照搬用材林抚育原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用材林有经济回报,施肥、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等林地抚育措施,成本虽然较高,但可以提高经济收益,经济可行;生态公益林没有经济回报,林地抚育措施经济不可行,在半干旱区一旦停止这类措施还会造成林分长势衰退,甚至衰败,得不偿失。但对于造林时修建的水平沟、水平阶、反坡梯田、鱼鳞坑等集水设施,需要在雨季前进行修缮加固,以促进目标树生长。在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中,除草、割灌、割蔓、有控火烧、间伐、修枝等林木抚育措施,其中有控火烧、间伐措施也不适宜使用,除草、割灌、割蔓则只需针对目标树进行,要进行单株抚育,只需清除明显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杂草藤灌即可,要避免全面除草割灌割蔓,半干旱区环境严酷,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毕竟生态公益林还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需求。割除的草灌藤蔓不需清出林地,而应就近覆于目标树周围地表,以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目标树生长。伐除目标树周围竞争乔木时,可以采取高桩半断方式,即砍折树干而不断,促其自然枯死腐朽,一方面继续其为幼树遮阴蔽的功能,另一方面促进腐生菌群繁荣,丰富生物链结构。伐除作业宜在冬季进行,春夏作业容易造成伐桩处萌蘖新枝,失去伐除作用。

修枝是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另一项重要的抚育措施,主要是剪除乔木树冠下部强势侧枝,促进目标树高生长,尽快达到土壤水肥条件所能承受的高度。作为建群种,目标树决定生态公益林的最终林冠层高,既植被厚度,植被越厚,生态效益越高。修枝时要在冬季进行,春夏季会促进根系细胞分裂素合成水平,促进剪口萌生新枝[11]。兰州市某些夏季修枝的行道树,剪口大量萌蘖新枝,就是修枝季节不当所致。园林修剪谚语说:“宁可树受伤,不让树扛枪”,扛枪喻指疏枝留桩留橛[12]。生态公益林幼树修枝同样不宜留桩,要紧贴树干剪除侧枝。形成层屏蔽假说认为[11],开春后,树木根系首先活动,合成细胞分裂素随树液上升,树液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达到阈值就击穿形成层屏蔽作用进入芽体刺激发芽,或进入不定芽原基刺激萌蘖新枝,萌蘖所需的细胞分裂素浓度阈值略高于侧芽萌发。侧芽萌发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到根系,下调后者的细胞分裂素合成水平。因而春季正常发芽会抑制萌蘖现象。修枝留桩时,树液上升到枝桩茬口会大量蒸腾失水,导致茬口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早达到萌蘖阈值,而刺激枝桩萌蘖抽生新枝。半干旱区大气干燥,枝桩腐朽缓慢,目标树长大后枝桩容易在树干上形成树洞,影响树体健康。

综上所述,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对技术要点把握的好不好,关乎工作成败,也关乎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首先,要仔细确定抚育目标树;其次,除草、割灌要进行单株抚育;其三,乔木修枝作业要在冬季进行,要紧贴树干剪除侧枝,不留枝桩。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幼林抚育的目的是促进目标树高生长,尽快达到土壤水肥条件所能承受的高度,技术看似简单,其实比较特殊,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干旱区新枝修枝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曲苑新枝
曲苑新枝
盆景树
曲苑新枝
曲苑新枝
近25年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弹性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