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共享职工”模式的利弊分析

2023-01-09 07:25海洋祎峰
中国储运 2022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物流业用工

文/海洋祎峰

一、引言

“共享职工”模式被提出于我国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并得到了许多物流企业的关注。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众多物流企业响应国家“复工复产”政策开始陆续复工,但受疫情的限制,一些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及时到岗,导致物流业运力不能快速恢复。一些暂时不能复工的企业将员工以共享的模式输出到人力极度紧缺的重要岗位,有效缓解了物流业人力匮乏的窘境,也解决了一些人员在疫情期间难就业的问题。这种“共享职工”模式在疫情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但是“共享职工”模式应是疫情期间的临时之举,还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通过“共享职工”模式已为我国物流业带来的成效,分析“共享职工”模式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共享职工”概述

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暂时难以复工的中小企业需要承受员工工资压力。同时,由于网购需求猛增,物流业职位出现大量空缺。而“共享职工”的做法让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为大企业提供人力保障。

通过“共享职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力资源更快地流动,提升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尤其在应急物流的领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平均各个企业的劳动力水平,使企业在遇到突发事况时仍能有条不紊地运行。即使在正常的状态下,采用“共享职工”模式,也能平衡淡季、旺季的人力资源。在当前“共享”模式盛行的背景下,这种灵活的用工模式,很可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三、“共享职工”成效

尽管在疫情期间许多地方出台政策,倡导企业采取灵活工时、弹性工时制度,但仍然有一些人员处于待岗状态,这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京东、顺丰等大型物流企业由于大量外地务工人员不能及时返岗,在人力方面呈现出极度匮乏的态势,再加上疫情期间网络订单大量增加,物流效率的保障成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共享职工”模式的提出,为物流业提供了新的用人办法,为待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尤其是在物流企业的一些非技术岗位,“共享职工”可以很快通过基本培训快速上岗,保障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2]。

疫情期间,“共享职工”模式中出借给物流业的员工拥有机会从事非自己专业的新工作,这提高了他们对物流产业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为物流业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在新的环境中员工可以跨界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人,共享不同企业间的文化,不仅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互通。

“共享职工”的提出还转变了企业的用人理念,人才“为我所用”但不一定“为我所有”,这可以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岗位,降低企业的人员管理成本,同时可以通过灵活的人员调配,提高用工效率。

四、“共享职工”的隐患

虽然“共享职工”模式在特殊时期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从一些角度上看,仍然存在一些隐患。

(一)员工的专业性

通过“共享职工”出借的人员有一部分并未从事过物流相关工作,对物流产业流程不够熟悉,不能迅速地转换角色[3]。就物流快递员来说,长期员工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区域情况非常熟悉,这并不是一般的其他行业员工能做到的,这就需要对“共享职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期间的花费又增加了用工的成本,这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二)员工的安全保障

物流业的一些岗位需要长时间在外劳动,在疫情期间这就提高了员工被感染的风险,即使在正常的生活模式下,新员工对于交通、地理位置等信息掌握不够熟悉也可能导致以为事故的发生[4]。保障员工的安全,不仅是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更是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

(三)员工的归属感

“共享职工”只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它并没有规定员工必须一直处于“共享”状态,这会导致一些企业的人才流失,出现员工“一去不返”的现象,同时“共享职工”如果只在企业短期工作,很难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对企业没有责任心,从而导致工作上的失职[5]。

五、对“共享职工”发展的建议

(一)严格考核员工

在员工出借之前,要确保被共享的员工拥有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可以对共享职工进行统一的技能考核,将人员分类,形成高效的人员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员工数据透明,便于企业间的借调。同时可以对员工进行统一的技能培训,使共享职工掌握多种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企业方面要改变用人理念,公平对待共享职工,做到薪资合理,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才能使共享职工对企业拥有责任心,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行业内部合作

与跨行业的“共享职工”相比,行业内部的共享可以使员工更快地融入企业,行业间可以打破员工的壁垒,相互合作调配人力资源,员工可以更快速地熟悉相关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员工的安全并解决员工的归属感缺失问题。

(三)建设专业化平台

“共享职工”模式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平台进行操作,目前的“共享职工”还停留在少数企业间的合作上,如果可以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第三方平台对“共享职工”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其信息的实时性、对接的准确性。在同一大环境下工作可以增进员工的归属感,更好地促进“共享职工”模式的发展。C

引用出处

[1]韩耀东.共享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共享模式发展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1(03):187-188.

[2]陈启.“共享职工”成为灵活用工新模式[N].现代商业.2021,(13).

[3]唐小华.企业“共享职工”管理模式的趋势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1(04):145-146.

[4]黄秀榕.关于“共享职工”模式及其风险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20(06):185-186.

[5]游玉茹,范思咏,翁丽丽.共享职工模式下员工敬业度的研究[J].现代商业.2021(13):56-60.

猜你喜欢
归属感物流业用工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