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2023-01-13 07:54田轲
建筑与装饰 2022年5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装配式构件

田轲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引言

转配式建筑是建筑的一种形式,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应准备好所需要的建筑构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正确组合使用。但是,为了真正实现此建造模式,必须保证施工标准和顺序安全,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单位组织所要求的技术流程。在实施装配置建筑物的过程中,项目管理的最重要功能是通过将预制组件分开来管理它们的阶段和过程,从而使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述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造相比,是将部分建筑作业从现场转移到工厂,工厂制作完成之后再返回施工现场,主要涉及现代木结构建筑、钢结构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施工人员可以对相关预制部件进行组装,完成装配式建筑施工,因为预制部件种类比较多,所以就会采取不同施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当前有着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来,满足现代人类快节奏的生活要求[1]。

2 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优点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建筑的一些不足,具有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它们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损失。一般来说,在施工项目现场,使用预制建筑可以直接开始施工,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高脚手架资源和人力。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预制建筑可以促进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一定平衡,促进其更好的循环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预制施工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是在制造车间生产加工预制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完成组装和装配。与常规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工程包括钢结构建筑、混凝土建筑和组合结构建筑,经由科学的施工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还可以使整体的生产效率得以提升,减少施工中的污染物排放,带动整个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中,因为施工工艺和流程的特殊性,避免了各项施工作业进行时建筑垃圾的产生,整体的施工效率得到提高。此外,由于预制构件全部是在专门的生产车间内完成后运输到现场的,噪声污染和扬尘污染相对较小,工程施工的环保性更高,在工程管理中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特征,创造的工程效益较高[2]。

3 装配式建筑工程重要意义

对于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传统的建筑行业通常需要注重手工作业,投入大量人力资源。在此过程中,人工成本过大,难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延误了建设项目的工期,不利于项目的有效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出现后,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点之一是能够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既提高了工程的运行效率,又缩短了施工周期,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预制建筑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有效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极力倡导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导致的资源浪费等矛盾冲突问题,满足了建筑发展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有效进步,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但能够体现出经济效益,也有着明显的社会效益,装配式建筑的使用有着良好的低能耗效果,它的有效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3]。

4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4.1 构配件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对于预制施工项目,施工中涉及不同的参与构件,这些构件的质量也影响到施工的整体质量。预制建筑管理中最常用的对象是剪力墙、楼梯和架子。通常,这些产品是在内部制造的。我国预制件生产现状和预制件生产厂规模相对有限,产品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市场上许多产品的质量要求。此外,制造公司通常拥有广泛的建筑工程领域。应使用专用车辆将零件运输至项目现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零件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当预制所需的零件移入现场时,产品将由专业人员进行摆放和加工,以避免造成物体破坏的人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并避免影响设计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在出厂时,预制构件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工程建设中不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工程工作质量存在问题,造成建筑公司带来经营损失。

4.2 构件与材料管理不足

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质量表现,在预制构件的设计制作、运输、存储以及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标准规范,很多时候由于设计问题导致预制构件规格尺寸不适配,或者运输安装过程中由于碰撞,导致预制构件破损,完整性较差,以及存储环境不科学导致预制构件质量下降,都会产生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项目经理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从事预制构件管理的人员应了解预制构件的技术要点,积极掌握预制构件的多项管理要点。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施中,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并不能在自身的管理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势,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改进方法,从而难以通过科学的工程管理来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诸多问题。

5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5.1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注重对构件的管控

对于预制房屋的高质量要求。因此,为解决构件问题,本项目应严格控制零件质量。应对项目管理零部件的供应做出相应政策,着重于制造商的选择,并确保公司谨慎设计合格的制造零件。此外,制造商和备件的声誉很好,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不符合条件的物品。组件在出厂前经过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质量标准。此外,该项目加强了对组件的管理,注意存储物品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安全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

5.2 对流动性较强的物料、设备、预制构件进行流动性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移动性较强的物料、设备、预制构件和人员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来对这些设备物料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其次在预制构件的采购、制作、运输、入库、存储、出库、安装方面都需要格外注意,且预制构件单块质量不宜超过6t,也不宜过小,在运输过程中构件拆解设计时高度距水平地面需要控制在4m以内,运输道路的转弯半径需要控制在20m以上,起吊过程中起吊速度最好控制在50m/min,吊装作业过程中需要分析PC构件实际规格,叠合板跨度在6m以内,短边小于2.5m的可以采用4个起吊点,超过这个范围,则可以增加到6~8个起吊点。为避免预制构件损坏,在入库出库时要进行清点和质量检查,并对运输方式和存储条件进行严格管理,避免预制构件损坏或者受潮导致施工质量不尽人意。

5.3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想实现装配式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有力支持,由于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从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受到一定限制,现阶段,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部分建筑施工项目缺少高水平技术管理人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源头入手,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要筛选出知识储备量大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负责人。另一方面,现有管理人员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既要储备知识,也不能忘记科研工作,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相关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等内容进行专项分析,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近年来发展逐渐趋向集合化、高端化和复杂化,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上升,所以,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管理相关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迫在眉睫,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重要需求,也成为建筑施工人员从业的必然趋势。

5.4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技术推进

技术发展首先应促进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确保引进、传播和使用先进技术,开发用于热学研究的防裂和防泄漏技术,预制外墙和预制墙的合成生产技术,推广用于生产预制电力设施的相关新技术,环保技术,用于在瓷砖前运输大型物体的预制技术等。由于预制建筑物抗震性不足的缺点,有必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研究。最近对各种类型的预制建筑物和预制结构的一般防震特征进行大大小小的研究,现有系统结构的结果,设计规范和设计交付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行修改和更新。各种系统的设计结构,组件和组件设计,制造标准都需要改进。还需要通用和标准化的区块链技术制定准则,以促进预制件的整合。

5.5 强化协同管理管理

科学实施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预制施工项目管理的施工质量。①良好的协同管理效果可以保证预制施工项目按照规定的施工步骤、要求和环节进行施工作业。一旦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科学合理化,施工质量将显著提高。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协同管理效应可以实现对不同施工内容的不同管理,促进高效的施工作业管理。无论是施工过程还是项目工期,都可以通过高效的协同管理来实现,进一步落实工作行业的相关内容,保证预制构件安装工程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实现了项目的深化管理。③当代社会发展要求,需要企业进行管理优化、协同管理效应的科学构建、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施工模式的有效优化,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重要问题,根据建筑领域实际状况,强化管理效应,相关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管理方案,改变管理模式,形成各个部门工作能够实现有效衔接,保证施工流程以及施工环节的有序性,为施工项目贡献积极力量。

5.6 构件堆放管理

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际来说,应用现代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要切实做好建筑材料储备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构件的正常堆放搬运管理,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影响构件正常堆放或构件搬运等保护工作,造成建筑构件严重损伤。若现场发现严重损坏的钢构件,要按照使用残次品要求进行修复处理,坚决不可以直接应用在其他装配式房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以免造成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除此之外,使用的各种装配式施工构件,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安全标识,做好设置标识上的保护,便于后期装配构件作业的正常开展。需特别注意的是,堆放各种构件的现场, 结合堆放构件的具体特点,要及时进行构件硬化排水处理,建设各种排水防护设施,以免造成构件损坏或资源浪费。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关注自身管理的发展模式,高效的管理水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装配式建筑最大效果,推进建筑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学习,不管是理论基础知识,还是技能水平,要在实践中进行积累,总结和概括出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从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同时,也要“引进来,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族库管理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BIM模型相连构件获取方法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