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策略

2023-01-13 07:54吕一懿丁伟
建筑与装饰 2022年5期
关键词:路桥机械设备工程施工

吕一懿 丁伟

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引言

路桥工程是新时代城市路网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为保障路桥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应加强对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重视,规范合同条例,杜绝模糊性描述,确保合同双方能够同意认可,以此避免后续核算结款时发生纠纷冲突。此外,在新形势下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作出现了一定新变化,在实际管理工作期间,应重视该变化,最大限度维护合同双方权益,为路桥工程营造良好建设条件。

1 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在新形势背景下的新变化

在新形势背景下,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新变化,具体如下:①工程建设趋于现代化发展,预制化、机械化、自动化等先进理念逐渐被应用到路桥建设施工中,转变了以往建设生产模式,继而导致工程造价与合同管理部分内容发生改变,如机械设备造价成本有所提升等,故而在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期间,应做出相应转变。②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办法发生变化,例如:部分路桥工程引入BIM等新技术,使造价合同管理更为便捷高效,此外,动态化管理、全过程管理等方法同样在造价合同管理期间较为常用,使相关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发展。由此可见,为更好地推动路桥工程施工建设,应结合新形势新变化,及时调整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内容及方法,尊重合同双方利益,制定出符合国家法规与行业标准的合同条例,基于合同全面化控制工程造价规避工作造价合同管理风险。

2 路桥工程造价合同风险问题

2.1 造价控制风险

现阶段仍有大部分路桥工程的造价管理存在风险问题,导致项目施工建设缺乏有力的工作造价及合同管理工作为支撑,风险抵抗能力较弱,在诸多造价问题面前,合同双方均面临较大经济损失隐患,严重降低了路桥工程经济效益。合同造价控制不当是路桥工程项目常见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项目组未采用动态化管理原则,导致部分造价数据与真实市场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出现报价过低现象,若于进行造价合同管理期间综合考虑市场变化因素,将引发造价风险。此外,部分合同条例模糊、定义不清、权责不明同样可造成风险问题,如高质量、高标准等模糊性描述词汇,若合同条例未明确详细规格参数,将于后续项目建设出现风险隐患。

2.2 投资风险

造价预算管理是路桥工程项目组正式施工前的必要工作,能够借助造价预算工作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路桥工程环境复杂,工期相对较长,在建设施工期间易出现变动而需要追加投资,若此时预算管理、造价控制不当,则易产生造价失控现象,继而引发投资风险,给造价合同双方带来损失[1]。

2.3 施工风险

施工阶段作为路桥工程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同样为造价合同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施工阶段涉及诸多人、财、物资源,造价要素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极易出现造价合同更改情况,因此,路桥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所有造价成本的控制。施工期间的造价管理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重点针对设备、材料进行管控,同时强化资金流控制,尽可能杜绝不合理成本支出与资源浪费。施工期间可能受到客观因素干扰而出现部分变动,为规范工程造价,保障造价合同管理内容,应于施工期间详细记录所有变更内容,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路桥工程项目组并未加强对施工工程量变更的重视,继而出现了资源浪费、合同条例与真实收支不符的情况。

3 路桥工程造价合同风险控制策略

3.1 严审合同条款

为使路桥工程施工建设能够获得造价合同的支撑,合同双方应于正式签订前严格审查合同条款,注重细节,确保合同条款均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针对市场波动而引起的造价风险,应于造价合同内进行详细标注,明确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例如:某路桥工程项目在制定造价合同时,综合考虑了市场波动因素,将工程量成本及人工材料的造价设定了一定变动空间,即钢材、人工费均设置10%波动空间,商品砼构件造价维持不变,允许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分别存在2%、5%的变动空间,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引发造价风险。为维护合同双方利益,就部分波动内容作出规定,设定以下条款内容:①若人工费单价出现变化,则相应的路桥工程造价在合同波动范围内进行调整计费;②若钢材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则价格上涨部分由合同双方共同承担,若低于波动空间(10%),则由施工单位承担5%,剩余部分由建设单位负责;③若工程量清单造价误差低于2%,则该部分均由施工单位承担,且根据工程量实际变化而调整工程造价,以此良好规避因市场波动而引起的造价风险。

针对合同条款不明确等问题,应以共同协商为原则,合同双方共同商定,最大限度保障造价合同科学性。第一,严格审查合同双方施工资格,并严格审查施工资格、违约责任、违约赔付、支付方式等关键内容,针对指向不明、存在歧义的条例进行针对性优化,避免后续引发合同纠纷。第二,重点针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进行检查,参数尽可能具体明确,不可出现模糊性描述。第三,正式签订合同签订,双方召开合同商讨会,在律师陪同下检查合同条例合理性,以此规避合同条例风险。

3.2 规范费用控制

3.2.1 人工成本控制。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期间,人工费用约占项目总造价的30%,占比较大,应于管理期间加强对人工费造价的控制,并按照造价合同内容对人工成本进行管控。例如:劳务用工合同必须落实,并实名制登记,将用工情况详细记录并归入用工合同档案,在路桥工程建设期间,要求施工人员每日打卡登记并佩戴工牌,打卡时自动生成人员信息、进出场时间等,将该打卡用工记录作为人工成本(工资薪酬)的依据[2]。用工合同的严格落实可对造价合同进行补充,维护劳务双方利益,借助严格的劳务合同管理进行人工成本管控,继而推动路桥工程项目稳定建设。

3.2.2 材料费用控制。材料采购费用在路桥工程总造价中占据最大比例,在路桥工程材料费用控制期间,可通过造价合同及采购合同的签订对材料费用进行约束控制,借助材料采购招标进行多方询价,在把控材料基础上尽可能价格低材料单价,于采购合同内详细标注材料数量、规格参数、交付时间、价格等,并对违约赔付追责进行明确,以此避免出现错结、超结、延期交付、价格临时更改等情况出现,以此维护合同双方利益,良好规避材料成本超支风险。

3.2.3 机械设备控制。随着路桥工程建设自动化的发展,机械设备迎来了更新换代,但同样增加了机械设备的造价,为规避由机械设备更新带来的风险问题,在造价合同内应明确所租赁机械的名称、数量、型号、单价、租赁时间、出厂时间等,依据机械设备性能、出厂时间长短明确成本费用,同时综合考虑设备运输成本,以及运输事故、设备故障等意外情况的违约义务、法律责任。以某路桥工程为例,完成机械租赁合同签订后,机械设备在进出场运输期间出现事故,导致所租赁的机械设备延迟进场两天,使相应分项工程延迟施工两天,该此机械设备延误应由租赁公司赔偿相应损失,故其应针对路桥工程延误部分成本进行赔付。机械设备在运输期间可能因客观原因而出现延期进场的情况,为避免租赁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损害路桥工程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应于租赁合同签订时明确延期责任,并于造价合同内明确,因机械设备进场延迟而产生的额外成本由施工方负责,当进场延迟事件发生后,施工方可按照租赁合同向租赁单位进行索赔。

3.2.4 其他费用控制。除上述成本费的管控外,还需采用造价合同管理手段对其他间接或直接管理成本进行控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避免出现资源滥用情况。路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造价合同管理工作量较大,且除总造价合同外,还涉及其他补充性质合同,如上述提到的材料采购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等,同时外部环境因素处动态变化中,给路桥工程造价合同风险管理造成一定难度,且路桥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工程,其工期、成本费用、安全质量能够直接决定路桥后续运行工作,为保障路桥工程社会效益,必须加强对造价合同的管理。路桥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可能出现各类不可抗力事件,为避免出现合同纠纷,应于造价合同内标注不可抗力事件应对策略,明确不可抗力事件引发的工期延误带来的成本责任,避免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出现扯皮现象。以某路桥工程为例,其于基坑开挖分项工程施工期间,发现城市供水管道横贯基坑,此时应调整路桥地基设计图纸,且相应工程停工三天,而引发该额外成本的原因在于建设方进行工程设计时并未全面考察施工现场情况,因停工带来的经济损失应于建设方承担。在上述案例中,为控制其他成本,在更改工程设计期间,可视情况进行其他无影响的分项工程,尽可能降低工程设计更改带来的损失,实现成本控制。

3.3 引入辅助性技术

在新时代背景下,路桥工程项目可引入BIM技术,用于辅助工程建设施工,并于造价合同制定期间给予一定参考。完成路桥工程造价后,可运用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制定多种施工进度方案,经模拟对比后得出造价最低的方案,并予以采纳,以此提升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科学性,为后续造价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以路桥工程中改扩建拼接分项工程为例,该作业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且施工精度管控难度大,为提升路桥改扩建拼接质量,尽可能降低成本,此时可基于BIM系统平台,输入路桥工程项目数据,并借助倾斜摄影装置、无人机等设备全方位采集数据,进行路桥结构三维实景模型搭建,使造价人员能够在BIM平台精确精细格网辅助下,计算路桥土石方分项工程中的填挖数据,以此更好地控制该分项工程成本。此外,还可借助三角剖分法模拟路桥地形曲面,掌握路桥工程施工全场景情况,严格控制开挖数据,杜绝欠挖、超挖等问题,继而在精细化数据支撑下控制土石方开挖成本。BIM技术在路桥工程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提供建议参考,以此降低安全质量问题发生概率,避免出现额外成本,给造价合同造成不利影响。若于路桥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出现风险隐患问题,可运用BIM技术机进行闭环管理,依托于BIM平台进行模拟,选取最佳应对模式,以此在最短时间内处理风险隐患,降低外部干扰因素对造价合同产生影响。

3.4 明确变更程序

路桥工程施工期间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可能需调整造价合同内容,立足于实际情况调整,为降低合同变更成本,保障双方权益,应于最初造价合同内明确变更程序。若出现变更造价合同的情况,应由双方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合同变更需求后商讨变更方案,并在此期间进行计量支付。计量支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双方利益,此时应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进行商讨,避免计量支付纠纷,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完成造价合同变更后,相关工程量情况、合同档案数据均需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做好变更跟踪检查,防止合同双方产生冲突,为路桥工程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期间,应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变化,了解常见风险问题,于正式签订合同前严格审查条例内容,确保合同切实可行,为后续路桥施工奠定基础。合同内应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设备、其他费用等成本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引入BIM辅助性技术,提升造价准确性、合理性,同时明确变更程序,全面消除造价合同风险。

猜你喜欢
路桥机械设备工程施工
路桥施工中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应用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隐患及解决方法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