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研究

2023-01-13 07:54李云馨王志轩
建筑与装饰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村综合体田园

李云馨 王志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35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领导人在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提出来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农民问题,因为农民的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我们必须把解决这些问题当作目前的首要任务,以此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三农”,这样才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然后加强工业与农业互补、城镇配套,促进工农业相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向现代化的发展,努力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农业生产的效益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大农村的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把巩固和扶贫与乡村振兴联系起来。

1 田园综合体的内涵

本文分析了田园综合体的特点:一是必须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础和骨干,以服务农民为导向,整合景区旅游、住宿、文化娱乐活动,使农民的参与度和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强调功能复合。田园综合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起居、游客的游玩休息、农活体验等,他们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和收入的正向关系,这不仅可以促进产业融合,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和生态效益。最后,需要创意和创新的理念。毕竟,田园综合体不可能都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根据现状进行创新,这样能够凸显出各自区域的特点,比如园服务、设计和产品等需要具备自身的特点,这样才会带动出自身的发展[1]。

2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的必要性

2.1 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为辽宁省加强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村人民幸福感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对目前农村有的产业全面开战,充分利用农村资产的模式被称之为田园综合体。在田园综合体模式下,对于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并且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田园综合体模式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支撑。比如在产业方面,对于有自然资源基础、自身发展特色和潜力、一定产业的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农村的环境与农村的产业两者之间进行整合,这是促进周边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生态文明方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对农村生态系统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村现有环境治理水平,是乡村振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农村村民财富方面,在土地所有制背景下,田园综合体通过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增加了农业和村民的收入,其打造的综合旅游也为村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2.2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推进城市一体发展,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之一。综合体的综合文化旅游业态与田园街区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农民的创收途径,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城乡之间的生活物质差异,从而增强了城乡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综合体建设规划的田园生态街区,不但可为农民创造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还可吸纳大量身患"大城市病"的都市人口在此长期定居,甚至吸纳大量都市退休人员在此长期定居,并为村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3 农业转型的新方式

当前,中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变革的大背景下,产业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农村要与时俱进,顺应发展规律。在确保基本农田红线的前提下,农民二三产业的比重和影响力大大提高。乡村综合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在保护传统乡村特色的同时,促进着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分散耕作模式,田园综合体也实现了农民手中耕地的集约经营。通过产业链整合,开发特色新兴农业产品、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产品,对农村农作物专用地进行了利用并且还进行了长远规划,这样 是为了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村的产出效益和附加值[2]。

3 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实践

3.1 单家村(稻梦小镇)项目概况

单家村位于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是大孤柳社区的一个自然村,目前是稻梦小镇的主要载体。全村现有89户,常住人口1276人(其中锡伯族有74人)。单家村村域总面积148万m2,居民点面积9.5万m2,基本农田面积34.13万m2,一般耕地面积101.62万m2,与“稻梦空间”景区交织处稻田观赏区面积32.7万m2。单家村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有少量的淡水鱼养殖业,依托“稻梦空间”景区,逐步自发形成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2019年人均收入约1.7万元。

3.2 单家村(稻梦小镇)产业体系

单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锡伯龙地有限公司(稻梦空间)合作,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宅基地11户(单家村共有闲置农房32户),其中建成并投入运营5处(2处餐饮,2处住宿,1处康养),占地两处宅基地的画馆外立面建设和装潢已完工,内部装饰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预计年收入100万元。由街道协调、上级部门支持的主路及1条农耕路均已修缮完成。配套建设的锡伯族民俗馆(中央奖补资金129.5万元)主体建筑已完工,内部设计装饰正在进行中。稻梦小镇作为产业融合的样本,现拥有:沈阳市北源米业;锡伯龙地、稻梦空间和单家民宿及冰雪项目;万亩绿色水稻种植项目。形成了以一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二产业加工业在一产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和深加工形成品牌农业,而锡伯龙地、稻梦空间以及单家项目的实施,为品牌的推广和人气的带动形成了强大的动力。一产:2018-2020,连续3年种植面积达3万亩,采取公司+农户的定单托管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防病虫害、统一储收和统一品牌销售的模式。公司通过规模化降低投入成本200元/亩,通过新品种推广提高收购价格,通过统储降低粮损,仅种植3年来共为近千户农民增收1500余万元。计划2021年可增加到4万亩。新的种植方式,既保障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又提高了粮食品质,更保证了公司原料粮的供给。农民种地只负责田间管理。二产稻米加工及OEM代工,参与工业化社会大分工。2019~2020年,投入800万,改造设备,现有水稻加工智能生产线8条,年加工能力10万吨水稻,剩余加工能力为金健米业等企业做代加工。公司以自有优质水稻为原料,开发米线、米饼、米花糖、米酒等产品,均委托本市如旺旺食品、福和祥食品和品冠食品等本市企业代工。公司品牌化产品越来越丰富。2020年,公司水稻加工产值达15000万元。公司自有品牌产品销售1000万元。三产服务业:稻梦空间,2020年营业收入1250万元,实现了连续7年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10%。新项目单家民宿,2020年公司投入600万元,当年小镇冰雪项目营业,2021年至今,已接待游客7万人。营业收入100万元[3]。

4 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

4.1 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模式

该模式以单家村的资源禀赋、农业产业优势和农产品优势为基础,以农业产业链为核心,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入手,并延伸到其他产业,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园,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4.2 都市近郊型现代观光园模式

这种模式利用郊区的区位优势,加上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光,打造郊区现代农业观光园,为城乡居民在忙碌之余融入自然、身心放松提供休闲环境。

4.3 农业创意和农事体验型模式

该发展模式合理运用了该地区的农村生态文化资源、特色农业产品和民族特色农产品,成功研发了农村创意工坊、民间艺术体验区等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并运用独特设计提升了吸引力,形成一个集农村风貌、乡村风情、农业体验为一身的农村创意田园综合体。

5 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建议

5.1 加强管理机制创新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农业融合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模块,以制度创新为改革关键。在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中,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好自己在政策措施制订、基本公共服务提供领域方面的作用,在政策措施引领、进一步优化行政管理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供应共性支持领域方面,为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蓬勃发展营建良好环境。由于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要求大量农户的参与,要带动好农民改变固有意识,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并在建成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好本地市民对家乡的热爱,提高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吸引好人才的回流。

5.2 “以传承为本”,注重内涵式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综合体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乡村再次成为农民宜居环境。在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中,工程将射箭、锡伯族美食、西丽妈妈等锡伯族特色项目植入建设中,生动展示西迁等历史传奇事件。一座崭新的乡村历史博物馆——锡伯族学校正在建设中。它将讲述一粒米的故事,这是辽宁和沈阳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故事。

5.3 加强绿色衍生项目产业建设

单家村(稻梦小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要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可以在重视农业、关心农户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延伸农业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多元化的业态融合。根据传统水稻产品与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着重蓬勃发展农村旅游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绿色健康产品、农业相关社会文化地产业等。单家村(稻梦小镇)项目还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共享农场”;结合山地户外运动、生态保健食品、大米加工保健品,打造以高端保健为核心的顶级保健基地;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特色民宿产业;结合基地原有资源,引入亲子运动和户外项目,支持服务整个项目,完善衍生项目产业体系。

6 结束语

近5年来,稻梦空间项目多次被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央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和地方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院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拍摄地;浙江卫视综艺《青春环游记》选址拍摄地。田园综合体作为目前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模式,在田园综合体的实践中,不断在对政策路径进行调整和升级优化,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具备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以此来建设“田园综合体”,这样对于农村建设目标效果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此,需要把农村的旅游业和习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且进行传承。借助“田园综合体”的文化建设,可以为乡村治理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支撑,促进美丽乡村、和谐乡村目标的早日实现。《我爱你中国》等稻田画被法新社等多家国际媒体作为中国美丽田园代表向国际发布。

猜你喜欢
家村综合体田园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