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3-01-13 03:07白和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瓣膜心房左心室

白和平,张 珍

(榆林市第二医院胸心外科,陕西 榆林 719000)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是由风湿热活动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调查[1]显示,全球约有3 420万人罹患RHD,其中二尖瓣为主要累及部位,RHD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狭窄或关闭不全合并狭窄的发生。RHD进展缓慢,确诊时内科治疗往往无效,患者常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术为常用术式,能够明显改善RH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量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2]。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尚未清晰,多认为与糖尿病、体外循环时间、术前心功能等多种因素相关[3]。研究[4]发现,心功能分级可明显影响RHD患者术后30 d的病死风险,但关于不同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仍需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RH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患者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榆林市第二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RH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更新[5]确诊为RHD;符合二尖瓣置换术适应证,并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临床和心功能指标资料完整;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冠心病;妊娠或哺乳期;合并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胸部手术史;肺部疾病。最终共纳入RHD患者149例,男62例,女87例,年龄25~79岁,平均(54.03±15.22)岁。

1.2 方法

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脑血管事件、院内死亡、低心排量综合征、左心室破裂、心律失常。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表面积、病程、心房纤颤、三尖瓣关闭不全、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瓣膜置换类型、心功能指标等。其中瓣膜置换类型包括机械瓣膜、生物瓣膜。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DS)、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使 用χ2检验,以[n(%)]表示,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使用ROC曲线分析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AUC>0.7提示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9例RHD患者中,1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脑血管事件3例(2.01%),院内死亡3例(2.01),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2.01%),左心室破裂2例(1.34%),心律失常4例(2.68%),并发症发生率10.07%。

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表面积、三尖瓣关闭不全、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史、吸烟史、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瓣膜置换类型、LVEF、LAD、LVE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的病程、心房纤颤发生率、LVEDD、LV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n(%)]

临床资料年龄(岁)性别χ2/t 0.187 0.018 P 0.852 0.894体表面积(m2)病程(年)心房纤颤0.471 2.582 11.330 0.638 0.011 0.001三尖瓣关闭不全0.267 0.605糖尿病1.218 0.270高血压0.348 0.555饮酒史0.057 0.812吸烟史男女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1.286 0.257体外循环时间(min)主动脉阻断时间(min)手术时间(min)瓣膜置换类型机械瓣膜生物瓣膜0.742 0.261 0.186 0.001 0.459 0.795 0.852 0.977 LVEF(%)LVEDD(mm)LAD(mm)LVEDS(mm)LVMI(g/m2)并发症组(n=15)54.73±17.64 6(40.00)9(60.00)23.76±3.98 18.68±6.20 11(73.33)4(26.67)9(60.00)6(40.00)3(20.00)12(80.00)4(26.67)11(73.33)2(13.33)13(86.67)7(46.67)8(53.33)106.80±31.20 93.65±17.56 246.78±60.08 7(46.67)8(53.33)53.15±8.56 57.79±8.65 51.93±8.83 36.79±4.29 146.21±22.52对照组(n=134)53.96±15.00 56(41.79)78(58.21)23.28±3.78 14.89±5.31 40(29.85)94(70.15)71(52.99)63(47.01)14(10.45)120(89.55)27(20.15)107(79.85)21(15.67)113(84.33)43(32.09)91(67.91)102.18±21.75 92.70±12.78 244.55±41.95 62(46.27)72(53.73)54.53±6.43 50.43±7.80 50.15±8.80 34.89±5.34 126.31±19.03 0.761 3.428 0.740 1.323 3.768 0.448 0.001 0.461 0.188 0.000

2.3 影响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并发症发生为因变量,将病程、心房纤颤、LVEDD、LVMI作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病程、LVEDD、LVMI以实际值,心房纤颤(是=1,否=0)纳入分析。结果发现,病程、心房纤颤、LVEDD、LVMI均为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影响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2.4 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LVEDD和LVMI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具体见表3和图1。

图1 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表3 心功能指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RHD患者发病早期往往无特异性症状,发病后期常表现为乏力、气短、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其中对于具有明显症状且符合手术适应证的RHD患者,应使用二尖瓣置换术等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6]。虽然体外循环等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近年来RHD患者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仍是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7]。通过寻找预测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简易指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认为,术前心功能指标与术后心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术前心功能的异常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关于不同心功能指标与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尚未清晰,仍需深入分析[8-9]。通过明确二尖瓣置换术治疗RHD的安全性及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有助于为患者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本研究发现,10.07%的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脑血管事件、院内死亡、低心排量综合征、左心室破裂、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与既往研究[10]结果相似。其中病程与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相关,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心功能异常更为严重,使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加重,进而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这也提示对于RHD患者早期治疗的意义[11-12]。心房纤颤为RHD手术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本研究发现,心房纤颤可增加RHD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可能是由于心房纤颤可促使机体心脏电生理等异常,使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左心房负荷增加,不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进而可使患者术后由于心房内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导致脑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3-14]。研究[15]发现,对RHD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同时开展二尖瓣置换术和射频消融,虽然手术难度提高,但是可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

本研究发现,LVEDD、LVMI增加与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相关。这可能是由于LVEDD较高的患者,其心肌细胞损伤加重,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使心脏收缩功能下降[16],即使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减轻心脏负荷,但是心肌已发生难以逆转的病理学损害,心脏收缩功能恢复程度较为有限[17],进而增加了术后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等的发生风险。LVMI与心室重构的发生明显相关,RHD患者LVMI的增加提示心肌细胞肥大较为严重,室壁加厚,可影响心肌代谢,促使心室质量的增加[18]。目前认为,高LVMI的RHD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早期并不能有效逆转,且可使机体对麻醉、手术操作等的应激反应较大,影响术后瓣膜血流等的恢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9]。此外,本研究发现,LVEDD和LVMI均对RHD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提示在术前应密切监测患者LVEDD和LVMI水平,对于LVEDD和LVMI较高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改善,以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20]。

综上所述,RHD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其中病程长、合并发生过心房纤颤、LVEDD和LVMI较高的患者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但是本研究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包括由于样本限制,未对每1种并发症的发生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未来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RHD患者术后安全性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猜你喜欢
瓣膜心房左心室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房破冰师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左心房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