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孕晚期贫血相关性研究

2023-01-13 03:07郭彩萍王慧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重度

郭彩萍,赵 婧,王慧玲

(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延安 716000)

孕期贫血是常见的妊娠期营养缺乏症,常见原因为缺铁,在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患病率为35%~75%[1]。铁作为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携带氧和电子,而且参与各种酶的催化反应。研究[2]显示,缺铁性贫血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缺氧、低体重、死亡,也会增加孕妇产后出血风险。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2%的低体重儿、19%的早产和18%的围产期死亡可归因于孕期贫血[3]。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策略以降低孕期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至关重要。

维生素A参与细胞分裂、胚胎发育过程,其缺乏将增加不良妊娠及贫血风险,因而孕期维持适宜水平的维生素A对孕妇及胎儿健康较为关键[4]。此外,维生素A还会影响铁代谢过程,其缺乏将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进而出现缺铁性贫血[5]。维生素E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还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能够抗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并证实与新生儿贫血有关[6]。孕期维生素E过高(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等)或过低(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均对母婴不利[7]。目前尚缺少大样本的孕晚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孕晚期贫血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延安市人民医院1 108例孕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孕晚期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贫血的关系,旨在为临床降低孕妇贫血发生率及围产期母婴维生素营养保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延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产检的孕晚期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缺铁性贫血为1 108例(观察组),无贫血为3 892例(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8.42±3.90)岁、孕周(32.68±2.72)周,BMI(24.25±1.56)kg/m2;对 照 组年龄(28.65±4.14)岁、孕周(32.74±2.35)周、BMI(24.34±1.70)kg/m2。根据《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指南》[8]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110 g/L,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20μg/L即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依据贫血程度将观察组孕妇分为:轻度贫血(587例),100 g/L≤Hb<110 g/L;中度贫血(480例),70 g/L≤Hb<100 g/L;重度贫血(41例),40 g/L≤Hb<70 g/L;极重度贫血(无极重度贫血孕妇),Hb<40 g/L。

纳入标准:①年龄20~40岁;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基线资料及检测指标完善;④三个月内未服用含有维生素A、E制剂。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②未接受常规产检;③孕前贫血;④子痫前期、心力衰竭等孕期并发症。所有孕妇均知情本研究内容,按照规定程序经延安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收集入组时体重、孕周、身高、分娩次数、年龄、血压;采集空腹外周血,送至本院检验科,一份用于血常规检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另一份及时离心后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仪检测贫血三项:维生素B12、叶酸、SF,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维生素A、E。

维生素A的正常参考值为0.3~0.7 mg/L,维生素E的正常参考值为5~20 mg/L,将维生素A、E水平处于参考值下限0.3 mg/L和5 mg/L时为缺乏,高于参考值上限0.7 mg/L和20 mg/L时为过量[9]。

1.3 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检验水准。计量资料如TG、叶酸、RBC、Hb以(±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用t检验,轻度、中度及重度贫血三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行LSD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earson法分析维生素A、E水平与贫血指标MCH、RBC、Hb等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年龄、TG、BMI、孕周、FBG、收缩压、TC、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CH、MCV、RBC、MCHC、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孕妇的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孕妇的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比较(±s)

临床资料年龄(岁)BMI(kg/m2)孕周(周)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TC(mmol/L)TG(mmol/L)FBG(mmol/L)MCH(pg)MCV(fL)RBC(×1012/L)MCHC(g/L)叶酸(nmol/L)维生素B12(pmol/L)观察组(n=1108)28.42±3.90 24.25±1.56 32.68±2.72 105.07±4.58 74.03±3.67 3.62±0.59 1.50±0.31 4.66±0.72 27.04±2.48 81.31±5.60 3.80±0.35 335.24±14.86 16.92±3.07 150.64±20.35对照组(n=3892)28.65±4.14 24.34±1.70 32.74±2.35 104.92±4.83 73.86±3.97 3.59±0.46 1.48±0.30 4.61±0.79 29.06±1.73 86.93±4.05 4.18±0.32 342.49±13.94 30.73±8.15 269.06±42.28 t 1.652 1.801 0.723 0.922 1.278 1.792 1.943 1.895 30.873 37.171 34.140 15.048 50.294 90.457 P 0.099 0.072 0.470 0.356 0.201 0.073 0.052 0.058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比较

通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维生素A、E水平,观察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血清维生素A、E水平比较(mg/L,xˉ±s)

2.3 观察组不同贫血程度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比较

观察组轻度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重度贫血(P<0.05),中度贫血与重度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贫血程度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贫血程度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比较(mg/L,xˉ±s)

2.4 不同组别孕妇血清维生素A、E异常率比较

观察组孕妇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维生素E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组别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异常率比较[n(%)]

2.5 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贫血指标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MCH、RBC、MCHC、Hb和SF均存在正相关;维生素E水平与RBC等均无相关(表5)。

表5 贫血孕妇贫血指标与血清维生素A、E水平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铁是生物体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DNA合成、细胞生长和分化、免疫、线粒体功能和对缺氧的反应等过程中至关重要。孕期内铁的需求量从孕早期的0.8 mg/d增加至孕晚期的7.5 mg/d,以支持母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维持胎盘和胎儿的生长[10]。胎盘本身需要约90 mg的铁,并在正常妊娠过程中向胎儿输送约270 mg的铁[11]。缺铁性贫血是孕妇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由于孕期对铁的需求增加,孕妇被认为是最易患缺铁性贫血的群体[2]。孕期贫血与孕妇身体机能降低、疲劳程度增加、认识功能下降、住院和感染风险增加有关;同时与孕妇死亡率及产后出血存在关联[12]。孕期贫血会增加胎儿死亡风险,影响后代的认知和身体发育,对新生儿造成长期影响,同时增加成年期健康状况不佳的风险[13]。此外,研究表明孕妇Hb每降低10 g/L,孕产妇死亡率线性增加29%,同时当Hb<85 g/L时会有62%孕妇存在产后出血风险,且26%会发生严重的(>1 500 mL)产后出血[11]。

维生素A是一种必需营养素,对维持正常视力、基因表达、胚胎发育、细胞分化、造血、生长和免疫功能较为重要。研究[4]显示,孕期维生素A水平过低,会引起自由基积累,胎盘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此外,人体维生素A的缺乏还与贫血有关。有研究[14]显示,即使饮食中铁含量充足,但维生素A不足,也会导致血清铁水平降低,且与维生素A水平充足的儿童相比,铁缺乏儿童患贫血的概率增高2.5倍。缺铁是导致儿童贫血的主要原因,且多数缺铁性儿童均严重缺乏维生素A水平[15]。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降低,且维生素A缺乏率高于对照组,与周利娟等[16]研究一致,说明孕晚期贫血可能与维生素A补充不足有关。本研究轻度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显著高于中、重度贫血,中度贫血孕妇维生素A水平高于重度贫血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重度贫血孕妇数量较少,导致结果有偏差。近期,蓝岚等[17]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维生素A可以与维甲酸受体α结合,抑制铁调节蛋白2水平,改变铁调节稳态,从而参与贫血过程。怀孕期间孕妇服用维生素A补充剂可以改善Hb和SF水平,从而降低孕产妇贫血风险[18]。相关性分析显示,维生素A与Hb、SF、MCH、RBC、MCHC均存在正相关,说明维生素A水平能够反映孕妇贫血状态,维生素A可能是通过调节铁代谢过程,促进血红细胞生成,进而调控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是疏水性抗氧化剂,参与维持机体新陈代谢、调节生殖器官功能、胚胎发育、抗氧化等过程。既往研究[19]表明,孕期应保证维生素E水平正常,这对维持母婴健康至关重要。若维生素E水平处于异常状态将增加不良事件如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生。此外,维生素E缺乏还与新生儿贫血、神经元异常等有关。通过膳食补充维生素E可以改善红细胞膜功能,从而防止新生儿溶血性贫血[20]。陆彬等[7]同样认为孕期维生素E水平较低与妊娠期贫血相关。但近期有学者发现,孕期贫血患者维生素E水平与正常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维生素E的异常率也不存在明显差异[16]。本研究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孕妇血清维生素E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孕晚期维生素E水平与缺铁性贫血同样存在关联。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维生素E水平与观察组贫血严重程度及观察组与对照组维生素E异常率,结果发现观察组维生素E水平与贫血严重程度无关,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维生素E水平缺乏率与过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氧化应激是促进β-地中海贫血的主要机制,研究[21]显示,患者补充维生素E较为安全,并能够改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早产儿贫血的研究[22]认为,维生素E本身具备的抗氧化功能可以缓解红细胞膜的过氧化损伤,保持完整性,将其与维生素C、右旋糖酐联合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确切,并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相关性分析中,维生素E水平与Hb、SF、MCH等贫血指标无相关性。同时,过量的铁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维生素E可能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参与缺铁性贫血过程[23]。

综上所述,孕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较低,维生素A水平与Hb、SF、MCH、RBC、MCHC均存在正相关,且维生素A缺乏与缺铁性贫血密切相关,而维生素E与缺铁性贫血的关联较小。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未明确维生素A、E参与调控缺铁性贫血的具体机制,且如何在孕期规范化补充维生素A、E仍需要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重度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