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3-01-13 03:07宋建刚郭惠敏庞随军李元霞薛峥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致病菌病原体肺部

宋建刚,郭惠敏,庞随军,李元霞,薛峥峰

(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一病区,陕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肺炎是指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中以不同致病菌感染最为常见,是儿童期常见病之一。肺炎占所有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总数的60%,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疾病[1],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2-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通常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不同致病菌感染所致肺炎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分析掌握常见致病菌感染所致儿童CAP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提升临床儿童CAP的识别与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电子化病案管理系统中,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儿科住院治疗年龄在29 d~14岁的确诊为CAP患儿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自动编号,采用机械抽样抽取编号末尾数字为1的病例,共1 775例,再选病原学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riatory syncytin virus,RSV)与腺病毒(adenovirus,ADV)特异性抗体IgM单一阳性患儿9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P感染477例(MP组)、RSV感染262例(RSV组)、ADV感染223例(ADV组)。本研究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4]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肺结核、吸入性肺炎、过敏性肺部疾患(过敏性哮喘等)的患者;②使用免疫抑制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③新生儿肺炎或年龄>14岁CAP患者;④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⑤实验室检查资料不完整者;⑥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抗体IgM≥2种阳性者。

1.3 方法

患儿入院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2 mL至真空采血管,由我院检验中心采用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测定血清病原菌特异性抗体IgM,病原菌包括MP、RSV、ADV。其中血清MP、RSV、ADV特异性抗体IgM阳性者,即为相应病原体感染[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CAP患儿致病菌检出率

不同年份MP-IgM、RSV-IgM与ADV-IgM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CAP患儿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比较

2.2 不同季节CAP患儿致病菌检出率

MP、RSV与ADV在不同季节检出率不同,其中MP在夏季检出率较其他季节高,RSV在春冬季节检出率较夏秋季节高,ADV在冬季检出率较夏季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在春秋季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CAP患儿不同季节致病菌检出率比较

2.3 CAP患儿不同致病菌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喘息、肺部湿性啰音分别在不同致病菌感染CAP患儿中发生率不同。MP组与ADV组发热出现率较RSV组高(P<0.05);咳嗽出现率在ADV组>MP组>RSV感染(P<0.05);RSV组与ADV组喘息出现率较MP组高(P<0.05);肺部湿性啰音出现率 在RSV组>ADV组>MP组(P<0.05,表3)。

表3 CAP患儿不同病原体感染临床特征比较[n(%)]

3 讨论

CAP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菌构成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迁[5],但本研究中MP、RSV、ADV在2016—2021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该地区气候相对稳定,人口流动较少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MP、RSV、ADV感染所致CAP有一定的季节差异,与文献报道[6-7]相一致。但本研究MP在夏季检出率较高,与张宙等[8]、娜仁等[9]人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秋季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不同地区间气候、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差异有关,亦可能与肺炎支原体在局部地区的流行有关。RSV在冬春季检出率较高,ADV在冬季检出率较高,与文献报道[10-11]一致。可见CAP的病原菌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且不同地区间亦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AP较为常见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喘息与肺部听诊固定中小湿性啰音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气促与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此外,重症CAP患儿亦可出现惊厥、烦躁、嗜睡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心率极快、心音低钝等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以及其他多系统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本研究主要分析了CAP患儿的几种常见临床表现,由表3可知,患儿91.58%有咳嗽,66.11%有肺部固定湿性啰音,71.83%有发热,22.25%有喘息。咳嗽症状出现率与蔡峻鹏等[12]的研究结果97.7%接近,虽然目前尚未查阅到儿童CAP咳嗽症状出现的确切概率,但以上数据仍说明咳嗽是儿童CAP的常见症状之一。CAP患儿是否出现咳嗽症状可能与病原菌种类、患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机体对疾病的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13],如本研究中发现咳嗽出现率在不同致病菌感染所致CAP患儿中存在差异,由高至低依次为ADV组、MP组、RSV组,这一结果与美国一项研究报道[14]不同致病菌感染所致CAP咳嗽表现存在较大区别的结论类似。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病原体感染后导致呼吸道病变部位、黏膜损伤程度及其产生的炎性介质、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强弱等多种因素有关[15]。发热是感染性疾病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项研究[16-18]表明在不同致病菌感染后的呼吸道疾病中,发热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中RSV组较MP组、ADV组发热出现率低,可能与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数量、种类、机体的免疫能力及病原体感染后CAP的病理学类型不同等诸多因素等有关,由于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代谢产物或者毒素不同,在其作用下,产生不同种类、数量的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最终导致体温变化的差异。喘息是儿童CAP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本研究中喘息的出现率为22.25%,且发现不同病原体感染后喘息症状存在较大差异,在RSV组、ADV组较MP组更易出现喘息。CAP患儿喘息症状的在不同病原体感染后的差异,考虑与不同致病菌感染累及的呼吸道部位及造成气道损伤程度的差异因素有关。肺部固定湿性啰音是肺炎的相对特异的体征,本研究中肺部固定啰音出现率约为66.11%,提示肺部啰音在儿童CAP患者中出现率相对较高。徐莉燕等[19]研究认为,肺部固定湿啰音可能与导致肺炎的病原体有关,但具体病原并不能明确。本研究也发现肺部湿性啰音出现率在不同病原体感染中存在差异,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RSV组、ADV组、MP组,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致病菌感染所致肺炎的病理学类型差异有关。

本研究因纳入样本量、检验方法、研究时间等的限制,以及未对各检出的病原菌进行治疗方面分析,因此,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在未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CAP虽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但致病菌所致CAP临床表现存在较大差异,掌握其特点,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因,从而针对病原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致病菌病原体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