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徽金寨方言的“倒”“在”及其对立共存

2023-01-13 11:15彭泽润
萍乡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寨助词介词

吕 可,彭泽润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部靠近安徽省裕安区、霍山县,南部和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相连,西部和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部和河南省固始、安徽省霍邱、叶集三县区接壤。《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把金寨方言划入中原官话信蚌片。

“倒[tau]”①和“在[ʦai]”在金寨方言中可以充当介词和体貌助词,文章结合大量方言语料分析“倒”和“在”的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描写两者在金寨方言系统中表现出的共存对立状态。

一、金寨方言中的“倒”

(一)介词“倒”

“倒”可以作介词,位于动词后,构成“V+倒+处所词”结构,用来说明人或物位移的终点位置或动作进行时所处的位置。例如:

(1)钱放倒柜子里头。钱放到柜子里面。

(2)俺弟又蹲倒桌兜底下。我弟弟又蹲在桌子下面。

(3)我热底不能过,只好睡倒地板高头。我热得不行,只好睡到地板上。

例(1)表示“钱”通过“放”的动作被移动到柜子中。例(2)表示“蹲”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在桌子下面。例(3)表示“睡”这一动作是在地板上进行的。

(二)体貌助词“倒”

金寨方言中的“倒”还可以作体貌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内部可以分成3种结构形式:

1. N+V+倒

“N+V+倒”结构可以用在祈使句中,表示说话人提出愿望和要求,希望某种动作行为或者状态发生并持续下去[1]。这一结构中V具有[+持续]的特征,多为单音节[2],主语N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但主语的施事和受事对这一结构的使用场景有影响。

当主语是施事的时候,这一结构常用来表达简短的命令或警告,商量余地较小。例如:

(4)你等倒。你等着!

(5)你给我站倒!你给我站着!

例(4)和例(5)中的主语都含有威胁警告的意味,商量余地比较小。当主语是施事时,一般可以省略主语。如以上两例省略主语后变成“等倒!”“给我站倒!”后,不影响原义的表达。

当主语是受事的时候,一般用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请求或者建议,有一定的商量余地。例如:

(6)水果收倒,俺家多底很。水果收下,我们家还有很多。

(7)钱收倒,一会莫搞没见了。钱收起来,一会别搞丢了。

(8)自行车你给骑倒,现在地走怕是快要迟到了。自行车你骑上,现在步行恐怕要迟到了。

例(6)中的水果是受事主语,“水果收倒”表达说话人想让受话人收下水果的请求。例(7)中“钱”是受事主语,“钱收倒”表达说话人想让受话人收下钱的请求。例(8)中“自行车”是受事主语,“自行车骑倒”表达了说话人对受话人的一种建议而不是命令。

2. N+V+倒+个

“N+V+倒+个”结构后面常接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主要用来陈述身体部位正在持续的非正常体态。例如:

(9)你望老张挺倒个大肚子,还总是吃。你看老张挺着个大肚子,还总是吃个不停。

(10)他一来都垮倒个脸,搞底跟哪个欠他样。他一来就阴沉着脸,好像谁欠他似的。

(11)你走路弓倒个腰,明个要是背锅了怎么搞?你走路弯着个腰,以后要是驼背了怎么办?

例(9)中“挺倒个大肚子”表达的是说话人对“老张”肥胖体态的描述。例(10)中“垮倒个脸”谈论的是描述对象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阴沉着脸的状态。例(11)中“弓倒个腰”表达的是主语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弓腰走路的不良体态。

3. N+V1倒V1倒+都+V2

金寨方言中,“V+倒”可以重叠使用,构成“N+V1倒V1倒+都+V2”结构,一般用来描述相继发生的两个动作。这一格式中的V1和V2主语一致,V2前的主语省略,不出现。结构意义强调V2受V1的影响而产生,V1是V2产生的前提条件。V1和V2可以同时存在,有时V1会被V2取代,例如:

(12)最近睡底不照,经常睡倒睡倒都醒了。最近睡得不好,经常睡着睡着就醒了。

(13)昨晚困底很,趴倒趴倒都睡着了。昨晚很困,趴着趴着就睡着了。

(14)我吃倒吃倒肚子都开始疼了。我吃着吃着肚子就开始疼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例(12)中“睡倒睡倒”表明的是“睡觉”这个动作的持续,如果动作主体在睡觉过程中苏醒,睡觉这一动作便被苏醒取代。例(13)“趴倒趴倒”表示的是“趴”这一动作的持续,但是在趴着的过程中进入了入睡状态,此时“趴”和“睡”呈伴随状态。例(14)中“吃倒吃倒”表明吃东西这一动作的持续,但是在持续过程中肚子开始疼痛,“吃”和肚子痛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会因为肚子痛而中止。

值得注意的是,能和“倒”搭配的动词都是单音节的自主动词[3]。也并非所有自主动词都能和“倒”进行搭配。一般和“倒”搭配的多为具有静态语义特征的动词,如“坐、站、搁、扶、蹲、围、包、存”等,这些动词往往表示动作一完成之后就进入相应的状态,可以形式化为:“V”完成之后,于是就“V着”了[4]。

二、金寨方言中的“在”

(一)介词“在”

金寨方言中的“在”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位置,位于动词后充当介词,构成“V+在+处所词”结构。例如:

(15)丁丁落在树叶子高头。蜻蜓落在树叶上

(16)锁耙子挂在窗笼子上头。钥匙挂在窗户上面

例(15)说明蜻蜓通过“降落”的动作落在了树叶上。例(16)说明钥匙通过“挂”的动作放置在了窗户上面。

(二)体貌助词“在”

金寨方言中的“在”还可以充当体貌助词,位于动词后,表示动作事件的进行。内部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N受+V+在”

“N受+V+在”结构是金寨方言中表示持续的主要格式。例如:

(17)饭煮在,我再炒几个菜,就能吃晌饭了。饭正在煮着,我再炒几个菜,就能吃午饭了。

(18)水烧在,你要喝水等会过来倒。水正在烧着,你要是喝水的话等会再过来倒水。

(19)茶泡在,你记得喝。茶正在泡着,你记得喝。

例(17)的“饭煮在”表示“煮饭”这一动作事件正在进行。例(18)“水烧在”表示“烧水”这一动作事件正在进行。例(19)“钱收在”表示“泡茶”这一动作事件正在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N受+V+在”也可以变成“N受+在+V”,但是句子的合格度会降低。比如,可以说“饭在煮”“水在烧”,但是不能说“饭菜在留”“钱在收”[5]。并且“N受+在+V”一般不单独成句,多用在回答中,如“水烧了吗?——水在烧。”

2. N施+V+N受+在

(20)我穿毛衣在。我正在穿毛衣。

(21)我择葡萄在。我正在摘葡萄。

(22)我吃菜在。我正在吃菜。

例(20)中“我穿毛衣在”表示“穿毛衣”这个动作事件正在进行。例(21)中“我择葡萄在”表示“择葡萄”这个动作事件正在进行。例(22)“我吃菜在”表示“吃菜”这个动作事件正在进行。

和“在”搭配的动词应当是具有静态语义特征的单音节自主动词,与上文提到的能够和“倒”搭配的动词范围大致相同,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三、金寨方言中“倒”和“在”的对立共存

(一)“倒”和“在”的共存

金寨方言中“倒”和“在”的共存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句子层面的共存,另一方面是语义层面的共存。

1. 句子层面的共存

在六安方言中,“倒”和“在”可以同时出现在句中,内部可以分成弱联系性和强联系性两种共存态,并且两种状态都带有强调的语气色彩。首先,当“倒”作介词,“在”充当体貌助词时,“倒”和“在”呈弱联系性共存态,两者不仅在句中分布位置不同,而且联系较弱。例如:

(23)菜籽堆倒外头晒在。菜种正堆在外面晒着。

(24)油果子放倒锅里头热在。油条正放在锅里加热。

以上两例中的“倒”表示动作或事件发生的位置。而句尾的“在”表示动作事件的进行。“倒”和“在”同时出现,不仅表示动作、状态正在进行,还强调了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地点。此时,“倒”和“在”的联系并不紧密,去掉“倒”或“在”后,句子仍然成立。

当“倒”和“在”均在句中充当体貌助词时,两者呈现出一种紧密共存的状态。例如:

(25)我睡倒在,莫来喊我了。我正在睡觉,别来叫我了。

(26)勒本书我看倒在。这本书我正在看。

(27)钱我收倒在。钱我保管着呢。

例(25)强调睡觉状态的持续,有不想被打扰的意味。例(26)强调这本书正在被我看,表明这本书还需要用到,暂时不能外借。例(27)强调钱正处在被保管的状态,有不想被其他人拿走的意味。上面三例中的“倒”和“在”联系较为紧密,去掉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句子合格度会明显降低。

2. 语义层面的共存

当金寨方言中的“倒”“在”在陈述句中作介词,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到达某一位置时,两者语义相同,可以互相替换。例如:

(28)他老趴倒桌子高头。他老趴在桌子上面。

(29)我一家伙栽在地板上。我一下子摔在地板上。

例(28)中表位置的“倒”可以换成“在”,例(29)中表位置的“在”也可以换成“倒”,并且互换后句义并未发生变化。但当“倒”和“在”做体貌助词,表示动作、状态持续时,“倒”和“在”替换后会影响原句义的表达。例如:

(30)水放壶里烧在。水正在壶里烧着。

(31)行李让你舅拿倒。行李让你舅舅拿着。

例(30)中的“在”换成“倒”后,句类会从原来的陈述句变成祈使句;例(31)中的“倒”换成“在”后,会从原来的祈使句变成陈述句,这里“倒”和“在”的互换影响了原句义的表达。可见,“倒”和“在”不仅有共存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下面对“倒”和“在”的对立现象进行分析。

(二)“倒”和“在”的对立

“倒”和“在”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体范畴方面。体(aspect)形式属于语法范畴,是词法研究对象,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常见的有进行体和持续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6],此外部分方言中还存在使然和非使然体,金寨方言中的“倒”“在”在以上3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对立。

1. 使然和非使然的对立

一些方言中,相当于普通话“在”的介词有两个(或两套),意思不一样。如果进行和状态持续体貌的形式是由这些词所构成的介词结构虚化而来的,所形成的两套持续貌形式意思也不一样。他们之间的语义差别,在于一套带有“使然”的语法意义,另一套没有。“非使然”表示的意思是“客观上如此”的;“使然”表示的意思是有某些因素推动造成的,包括主客观使然、说话人使然和施动者使然3种因素[7]。金寨方言中的“倒”和“在”在金寨方言中同为体貌助词,但实际语义也存在“使然”和“非使然”的区别。金寨方言中的“在”是非使然的,而“倒”是使然的。“倒”使然的用法包含三种情况。首先是说话人使然。例如:

(32)a.饭放锅里煮在。饭放在锅里煮着了。(非使然)

b.饭放锅里煮倒。饭放到锅里煮着。(说话者使然)

例(32)中“煮在”和“煮倒”都表示动作的进行。但a句是对客观情况的陈述,只能使用不带“使然”义的“在”来表达“煮”这一动作的持续。如果把“在”换用成“倒”,那么原句就变成了祈使句,因为“倒”带有“使然”义。所以b句中“放锅里煮倒”有表示说话人希望某种动作或状态持续的意味。

其次,“倒”还可以表示主客观情势使然。例如:

(33)a.锁耙子让小妈拿在。钥匙给小妈拿着了。(非使然)

b.锁耙子让小妈收倒好些。钥匙给小妈收着好一点。(主客观情势使然)

例(33)中a句是对“钥匙正在被小妈拿着”这一客观情况的描述,是非使然句。而b句则表示一种客观情况的倾向性。

最后,“倒”还可以表示施动者使然。例如:

(34)a.天黑了,他还在店里头守在。天黑了,他还守着店铺。(非使然)

b.天黑了,他还在店里头守倒。天黑了,他还守着店铺。(施动者使然)

例(34)在“守在”“守倒”都表示动作的进行,但是a句只是对“守”这一动作的客观描述,没有显示出任何主客观因素影响。而b句则包含施动者“坚持守店”的意思。

可见,金寨方言中的持续体标记“倒”和“在”的分布范围是对立互补的:“倒”只在表使然的句子中出现。“在”只在非使然的句子中出现。这两个格式的分布范围加在一起正好跟普通话中的“着”分布范围相当:

表1 “倒”“在”“着”的使然、非使然范畴分布

2. 进行和持续的对立

黄伯荣[8]指出普通话中没有进行体和持续体的区别。“着”作为普通话形态标志的附加成分,不仅可以用在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的句子中,也可以出现在动作、状态处在持续状态的句子中。但是,金寨方言中“持续体”和“进行体”是有一定区分的:金寨方言中的体貌助词“在”表示动作事件的进行,而“倒”则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尽管“在”和“倒”的共同特征是表示时间层面上的延续,但是活动的进行和动作的持续反映的却是不同的事件情状。活动进行侧重于反映一个运动事件的整体过程,动作持续表示的是一个动作的均质连续反复情状[9]。例如“穿毛衣在”表示事件主体处在“穿毛衣”这个活动的任一过程中,事件主体可能正在把毛衣套在身上,也有可能刚刚拿起毛衣准备穿上。而“穿倒毛衣”只能表示事件主体处在穿着毛衣的状态中。再如“吃菜在”表示事件主体处在“吃饭”这个活动的任一过程中,事件主体可能正在吃菜,也可能正在夹菜。而“吃倒菜”只能表示事件主体处在连续反复进行“吃”的状态中。

因此,金寨方言中的体貌助词“倒”和“在”的分布范围在表示进行和持续方面是互补的:“在”表示活动的进行,“倒”表示动作的持续。而现代汉语中的“着”既可以表示动作进行,也可以表示状态持续[10]。这两个格式的分布范围加在一起正好跟普通话中的“着”分布范围相当:

表2 “倒”“在”“着”的进行、持续范畴分布

3. 已然和未然的对立

金寨方言中的“在”和“倒”都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但两者存在已然和未然的差异。“倒”可以表示已然的进行,也可以表示未然的进行。例如:

(35)你把窗笼子关倒搞啥子罕?屋里头黑咕隆咚底。你把窗户关着干什么?屋子里黑乎乎的。

(36)马上要下大雨,赶紧把楼上窗笼子关倒。马上要下大雨,赶紧把楼上窗户关着。

例(35)和例(36)中都用了“关倒”,但例(35)表达了说话人对屋内关着窗户导致光线差的不满,这时窗户已经是关着的了。例(36)中的“关倒”表达说话人对受话人的命令或请求,这时窗户还没有关。可见“倒”既可以表示已然也可以用来表示未然。但“在”只能表示已然,例如:

(37)里屋底灯亮在。里面那间屋子的灯正在亮着。

(38)苹果放桌子高头在。苹果正在桌子上放着。

以上两例中的“在”分别表示“灯正在亮着”和“苹果正在桌子上放着”,表示的都是已然的进行。

因此金寨方言中的持续体标记“倒”和“在”的已然和未然的分布范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互补:“倒”只在已然和未然的句子中出现。而“在”只在已然的句子中出现。

表3 金寨方言“倒”“在”的已然、未然范畴分布

除了语法范畴方面的对立,金寨方言中的“倒”和“在”在句型和句类的分布方面也存在对立的情况。句型方面,“倒”多用在动词性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中,表示祈使、命令、要求。“在”无法出现在非主谓句和动补谓语句中,而“倒”可以。“倒”除了动词性主谓句和动补谓语句外,无法出现在剩下的多数主谓句中,而“在”却可以。同时,“倒”和“在”搭配使用也可以出现在两者都不能单独出现的形容词谓语句中。在句类方面,“在”多用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不在感叹句和祈使句中出现。而“倒”多用在祈使句,较少出现在陈述句,不单独出现在疑问句中。

四、余论

文章通过分析“倒”和“在”的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描写了两者在金寨方言系统中表现出的共存对立状态。指出了两者在意义和用法等方面的异同。同时,两者“使然”和“非使然”的对立现象值得关注。施其生[7]指出“使然”和“非使然”的对立在我国东部、东南部方言中普遍存在。现在位于皖西地区的金寨方言中也发现了“使然”和“非使然”这对语法范畴的对立现象。然而周边方言点体貌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却没有相关学者提出这种差别,这一方面是由于周边方言点体貌助词的研究缺少组内对比分析,没有发掘体貌助词内部的细微差别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金寨方言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总之,金寨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方言体貌系统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注 释:

① 这里的“倒”不是本字,有时也写作“到”。

猜你喜欢
金寨助词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中國“將軍縣”安徽金寨:高速連接長三角 山貨緊俏遊人如織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介词不能这样用
金寨红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幸福金寨
金寨红茶品质特征及其加工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