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升降散治疗咳嗽

2023-01-21 04:00吴千鑫冉铎孙立许华冲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22年4期
关键词:僵蚕蝉蜕姜黄

吴千鑫,冉铎,孙立,许华冲*

1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升降散一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为中医治疗温病的名方。清代医家杨栗山认为,其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故将此方更名为升降散并收录于《伤寒瘟疫条辨》,据此后世医家常用升降散治疗气机升降失调之病症。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肺系疾病,也是我国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1]。中医学认为咳嗽的主要病机为肺气不宣,失于肃降[2],临床常用于治疗咳嗽的方剂如止嗽散、苏子降气汤等,均为以恢复肺脏的正常气机升降为要,以达治愈的效果。因此,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紧扣升降散--气机失调、升降失常的辨证要点,在临床上运用升降散治疗咳嗽亦有显著疗效。

笔者查阅整理了运用升降散治疗咳嗽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结合跟诊暨南大学孙立教授之临床经验,对其总结报道如下。

1 气机升降失调是咳嗽的主要病机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气机则是指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经东汉张仲景将其深入发展并在临床广泛运用,并为后世医家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对现代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依然起重要的指导作用[3]。《素问·举痛论》[4]曰“百病生于气也”,气机调畅则脏腑阴阳气血平衡,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5]。气机失调会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不能正常的代谢和运行,气、火、痰、瘀等内生邪气相互为患而发为疾病。

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素问·咳论》[4]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咳嗽》[6]中指出:“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医源》[7]中则认为“咳嗽虽说有五脏六腑之分,内伤外感之别,而咳嗽之因,大要有三:一由气之滞而不宣;一由气之逆而不顺;一由气之虚而不固”。可见各医家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均有不同认识。然究其根本,咳嗽的发生发展均不离于肺,其病机又以肺之气机升降最为关键。如明·陶华在《伤寒六书》[8]曰“肺主气,肺为邪所乘,气逆而不下也,故令咳嗽。”言明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作咳。

2 升降散在调节气机升降中的作用

升降散一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能升清降浊,泻火解毒,本为治疗温疫专设,其病机总属三焦火郁、气机失畅[10]。

此方源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所载的“内府仙方”,经清代陈良佐《二方析义》中变更了用药分量与服法,改名为陪赈散。后杨栗山再次将其更名为升降散收录于《伤寒瘟疫条辨》,用其主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称之为“温病十五方之总方”[11]。杨栗山认为升降散方中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能升阳中之阳,有祛风胜湿,清热解郁之功,且能引清气上行而散浊痰;蝉蜕味甘性寒,功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此二者为轻浮之品,走气分,有宣散透发之功,升阳中之清阳。姜黄性温无毒,辛行苦泄,通行气血,能祛邪辟疫、行气散郁;大黄苦寒沉降,其泄下之力猛,走而不守,深入血分可上下通行;二药并用,既走气分亦入血分,旨于降阴中之浊阴。此四药合用,一升一降,寒热并用,气血并治,功能升清降浊,解毒除秽,和畅气血,使内外通和,气机条畅,恢复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12]。

升降散药简力专功繁,为后世众多医家所推崇。国医大师薛伯寿认为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疾病,都可以通过疏表通里、升清降浊得以表里调和,透邪分消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善灵活运用升降散加减来取效,抓住其邪毒郁闭、气机升降失调的病机,总使邪有出路为要[13]。赵绍琴[14]、彭胜权[15]、郑启仲[16]、任国顺[17]等名医大家在临床上运用升降散时均紧扣其“气机失调、升降失常”的病机,将其广泛运用于内、外、儿科等各种杂证,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升降散是治疗气机失常的通方[18]。

纵观古今医家之言,升降散病机虽总属三焦火郁、气机失畅,然而在实际临床运用中可以不拘泥于其中的火郁之证,辨证关键在于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无论阴阳虚实寒热偏胜,只要临床出现气机失调的症状和体征,均可用升降散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配伍,通过调节脏腑气机,恢复机体阴阳气血平衡,以达治疗疾病之效。

3 升降散治疗咳嗽疾病的临床与现代病理研究

中医学认为,咳嗽的主要病机为肺气不宣,失于肃降,在治疗时要注重调畅气机,使肺脏恢复正常宣肃,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畅则咳嗽自止。而升降散尤善于调理脏腑气机,故临床上用升降散治疗咳嗽疾病均取得显著疗效。现代医家在临床以升降散为基础方,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加减,在治疗喉源性咳嗽[19,20]、感冒后咳嗽[21,22]、咳嗽变异性哮喘[23,24]、慢性咳嗽等常见咳嗽疾病中,其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此外,升降散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25]、胃食管反流病[26]、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7]等与咳嗽相关的疾病中也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咳嗽是一种气道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生理反应和防御机制,可以通过咽喉、食管、气管以及支气管等部位的受体激活而产生[28]。升降散的组方药物中,蝉蜕有良好的解热、镇咳、祛痰及抗过敏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IV 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29,30]。大黄有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作用[31],其主要成分大黄素可以有效地延缓气道炎症[32],大黄酸能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33]。姜黄被广泛用作治疗咳嗽、喉咙痛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家庭药物[34],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姜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止咳、抗炎、抗菌作用[35]。众多学者对升降散进行现代实验药理研究,发现其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止咳祛痰、解热等作用[36],这也为临床使用升降散治疗咳嗽疾病提供了一定的现代医学依据。

西安交大一附院胸外科主任付军科介绍,ERAS在胸外科中的运用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术前措施:患者评估与宣教、术前呼吸道管理、术前营养与禁食、术前肠道准备、预防镇痛;术中措施: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微创化、术中呼吸道管理、术中保暖、最小化使用各引流管、术中镇痛、术中液体管理;术后措施:术后复合式镇痛、术后呼吸道管理、术后营养、早期下床活动及康复锻炼;其他措施:防止过量补液、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相关病情的协助用药。

4 病案举隅

笔者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跟师孙立教授,其临床常用升降散为基础方治疗咳嗽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取两例病案分享如下。

案一 聂某,女,40 岁。

2019年12月6日初诊,因咽痛咳嗽1 周余前来就诊。患者自诉于一周前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流涕等症状,经治疗后已无外感症状,然咽痛咳嗽持续至今,曾服复方甘草含片无明显疗效。

现患者咳嗽咳痰,痰多色黄绿,咳嗽发作时伴胸痛,咽痛音哑,口干,纳可,夜寐欠安,大便干硬。舌淡红,舌尖红,苔黄苔根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热郁肺,治宜清热化痰,宣畅气机,肃肺止咳。

拟方:

僵蚕10g 蝉蜕10g 姜黄10g 大黄6g

紫苑10g 百部10g 款冬花10g 白前10g

黄芩10g 干鱼腥草10g天花粉10g

瓜蒌皮10g 浙贝母10g 射干10g

5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一周后复诊患者诉咳嗽明显减轻,偶有咽痒作咳,为干咳无痰,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于上方去浙贝母、瓜蒌皮、天花粉、干鱼腥草、射干,加沙参、银柴胡各10g,继服5 剂,用法如前。1 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咳嗽未发,其余症状均明显缓解。

按语:

患者初起发为外感,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而余邪未清,入里化热,出现咽痛舌红苔黄等症;邪热犯肺,煎津为痰,痰聚于肺则咯吐黄绿色痰涎;痰热互结,郁闭肺气,引发气机失调,肺气上逆则咳嗽不止且伴胸痛。患者就诊前曾服复方甘草含片,此药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之功,然未见明显疗效,故治疗时从气机升降理论入手,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重点在于调畅气机,恢复肺气正常宣降。孙师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气机升降出入失于调畅,邪无出路,痰火互结郁闭于肺则致咳。升降散能升清降浊,沟通一身上下之气机,配伍清热化痰药物,升阳中之清阳而清肺经实热,降阴中之浊阴能导痰浊下行,使痰热之邪能顺利排出人体,外加降气止咳之味,标本兼治,使肺气条达而宣降正常,则咳嗽自止。

案二 吴某,男,56 岁。

2020年7月3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5年余。患者自5年前患流行性感冒后咳嗽不止,经西医治疗后流感痊愈,余留咳嗽症状不解。曾寻求西医治疗,亦自行服用川贝枇杷膏、止咳宝、咽炎片等药物,均觉疗效不佳。2月前行胸部CT 无明显异常。

现患者咳嗽咳痰,痰涎清稀,咳声低沉,咳嗽发作无明显昼夜差异,夜间咳嗽影响睡眠,咳嗽严重时伴胸闷痛、呕吐。平素体力不佳,动则咳嗽加重。胃纳欠佳,进食油腻辛辣食物易胃脘胀满。大便一日1-2 行,质软,时有便溏。舌淡苔薄白,舌边齿印,脉细。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脾气虚,予参苓白术散加减。

拟方:

紫苑10g 百部10g 党参20g 黄芪15g

白扁豆10g 白术10g 茯苓10g 莲子10g

桔梗6g 砂仁6g 山药10g 薏苡仁10g

炙甘草6g

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一周后复诊患者诉咳嗽稍有好转,夜间咳嗽仍不能眠,胃纳转佳,舌脉如前。于原方中增加升降散僵蚕10g、蝉蜕10g、姜黄10g、大黄6g,继服7 剂。三诊时患者诉咳嗽明显好转,偶有发作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于原方去百部、紫苑,加五味子、乌梅各6g,继服14 剂。1 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咳嗽几乎不发,其余症状皆有好转。

按语:

患者咳嗽日久,病位在肺,又子病及母,导致肺脾气虚。肺气虚则久咳不止,严重时有伴有胸闷痛及呕吐。脾气虚则出现纳差、胃脘不适。肺脾气虚则气不化津,水液停滞于肺则咳痰清稀。初诊时以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配伍紫苑、百部止咳平喘,但在治疗咳嗽方面疗效不显。复诊时加入升降散治疗,咳嗽明显好转。孙师认为,虽能治疗肺脾气虚,然患者咳嗽不止,说明肺脾气虚致津液停聚于肺,肺脏宣降失常,气机郁闭,补肺气的同时还需要调畅气机,使肺气充盈且调达,则咳嗽能止。

5 结语

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在治疗咳嗽时紧扣其气机升降失调的辨证要点,恢复肺气正常宣发及肃降,使人体之气升降有序则咳嗽自愈。中医认为升降散虽不是治疗咳嗽之专方,然尤善于调节人体一身上下之气机,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研究皆证明其在治疗咳嗽疾病中有明显疗效,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各类咳嗽疾病的基础方。而现今对升降散治疗咳嗽疾病的机制尚未有深入的研究,亦提示这是今后与咳嗽疾病相关的一个潜在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僵蚕蝉蜕姜黄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蝉蜕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滴心湖:致蝉蜕
药食两用的姜黄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