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负面情绪的危害及对策

2023-01-24 00:02白亚波孙刚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微信

白亚波 孙刚成 侯 艳

(1.榆林学院,陕西 绥德 718000;2.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微信作为手机重要的社交软件,凭借其便捷性、广泛性、及时性等特点,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大学生作为网络最忠实的“客户”,在全民上网的时代,当仁不让地成为最活跃的网民群体。大学生经常用煲“微信粥”代替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从而产生了微信朋友圈强迫症、焦虑症、依赖症等不良现象。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其中归属、爱、尊重是人重要的精神需要。大学生也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赞赏。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来进行人际沟通,满足人际交往需求。手机作为大学生“外挂的器官”,正在夺走他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并且对他们的人际交流产生负面影响。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很好地说明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而忽视现实人际交流的现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用手机和我交流”。为准确了解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影响,笔者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借助问卷星随机对陕西高校的403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因过度依赖微信朋友圈,从而忽视了现实人际交往,不仅如此,微信朋友圈的负面情绪还会形成舆论效应,进而对大学生群体的理想追求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大学生普遍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学业等现象。

一、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负面情绪成因概述

微信作为大学生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一种典型方式,是否能够窥探出大学生真实情绪状态呢?微信朋友圈情感流露与大学生所经历的生活、学习又有怎样的联系?

在本次调查的403名大学生中,80%以上的学生在玩微信时把时间花在了关注朋友圈好友动态以及他们发表或转发的各类信息上,但是,对他们的真实情况却并不关注。98%的学生都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过负面情绪。从发布的内容上看,42%的负面情绪和负面信息与学习有关,如对学习的厌倦、焦虑与迷茫等;26%的负面情绪和负面信息与生活、情感有关,如与异性交往中发生的不愉快等;32%的负面情绪和负面信息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如对社会的不满等。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这些成果中,学者们对大学生负面情绪做了大量深刻剖析,认为大学生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长期学习压力大,生活条件较宽裕,但生活较单一,认知能力差以及缺乏情感关怀所导致的。在我们调研的学生中,65%的学生认为发布负面情绪的原因来源于生活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困惑,35%的学生认为发布负面情绪的原因来源于社会因素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当下在校大学生普遍出生于新世纪,从小沐浴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环境中,缺少吃苦和劳动经历,对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付出缺少共情性的认识,因此,心理普遍较为脆弱,再加上学习压力大,成长过程中一旦环境发生不良变化,物质得不到满足或目睹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往往会产生愤世嫉俗和消极厌学等不良情绪。再加上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普遍不完善,大学生极易混淆主客观因素,而产生极端性和片面性的归因认识。在这样一种带有感染性、氛围性的普遍环境下,大学生负面情绪便应运而生,并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的传播途径,如借助网络宣泄情绪,表达不满,通过网络获得情绪“共享”,麻痹自我等。

二、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负面情绪的危害

(一)不利于人际交往

微信朋友圈带有负面情绪的信息一经发布,便会产生微妙的蝴蝶效应和暗示效应,即情绪感染生效。按照情绪感染理论,人作为社会性个体,通过与一定组织或群体中其他人产生情绪互动来进行社交活动。当他人的负面情绪对自己造成相似的情绪影响后,就可能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同理,当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在微信朋友圈这种公共空间时,也会产生相似的负面影响。因此,微信朋友圈作为公共网络空间,一旦渗透进负性价值、负面情绪,便会引发朋友圈好友情绪连锁反应,进而产生不必要的相互猜疑、想象等心理现象,非但没有收到寻求理解认同、释放情绪的效果,反而给情绪发布者和接收者造成更多情绪负赘。通过研究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际调研,笔者归纳出朋友圈负面情绪对人际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负面性,即一方面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感,甚至引发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使大学生习惯于依赖网络人际沟通方式,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诸多不适感。在我们的调研中,72%的学生表示在发布负面情绪或带有负面情绪内容的文章时,会产生各种心理顾虑,如担心被别人说三道四,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心理不健康,担心别人因此而屏蔽自己的微信朋友圈,15%的学生认为会产生朋友间的猜疑,加剧不信任感,造成社交障碍和自我封闭,只有13%的学生表示在发布负面情绪时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这方面,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于网络沟通,从而降低了现实中的人际沟通欲望和能力。

(二)影响理想追求

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加上承压能力弱,致使他们倾向于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发表自己对生活、学习、社会等的消极看法,如抱怨生活、厌恶学习、不满社会,这些情绪在一些网络媒体的煽风点火和借题炒作下逐渐演变为各种颓丧文化,如各种消极表情包,充满自嘲意味的“丧言丧语”(比如“经过十年的不断奋斗和磨砺,我终于从一个懵懂无知、敏感脆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懵懂无知、敏感脆弱的青年”)。这种带有解压与自嘲目的的颓丧情绪,在大学生朋友圈中必然会引起“狂欢”效应,进而影响到众多大学生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某种情绪“平衡”,从而淡化了现实压力与悲伤情绪。但是,长期浸淫在这种消极文化和情绪氛围中,势必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仰,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追寻理想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而前路既然“漫浩浩”,理想既然“一片渺茫”,何不放弃过高的追求,沉溺眼下,“及时行乐”“青春所剩不多,吾辈还需珍惜”。这种看似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学生理想和现实矛盾的颓丧文化,与我们国家倡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背道而驰,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调研发现,85%的学生认为,朋友圈负面情绪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了不良影响,会麻痹大学生的情绪和精神,从而形成消极文化氛围,只有15%的学生认为,在朋友圈发布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发布者的心理压力。在处理理想和现实关系问题上,有些大学生秉承实用主义思想,丧失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家国情怀,对“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之类话题表示淡漠,甚至直接避而不谈,只在乎追逐眼前微小而实用的“小确幸”[1]。

(三)有害身心健康

如前所述,朋友圈中的负面情绪很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和暗示效应,使好友情绪受到感染,而消极的情绪会直接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调研发现,66%的大学生认为朋友圈负面情绪和负面信息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正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过度的或者说经常性的情绪低落是导致大学生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的重要原因,情绪低落会使人体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身心紧张,进而使大学生容易无缘故地抱怨他人,乱发脾气,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造成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和内脏功能下降,诱发身体方面的疾病。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理应保持奋斗状态,才能战胜各种挑战,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奋斗的资本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负面情绪应对策略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基础上,研究人们如何获得生命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信念、开放性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和社会问题[2]。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本理念,注重人在活动和实践中的发展,提倡鼓励、积极暗示等方法,主张发掘个体身上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以对抗因自身或环境因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帮助个体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事业、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近年来,国内专家越来越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和德育中的内在价值。不少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运用调查、访谈、实验等方法,发现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品格”方面有重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消极情绪的背后蕴含着他们意欲融入社会,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突出问题,从而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愿景的积极力量,因此,高校教师要抓住大学生这种深层次的积极心理,摈弃一味否定大学生不良情绪的错误态度,转向努力培育大学生积极品质的轨道上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克服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助力大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积极行为。大学生由于刚刚经历高中炼狱般的高压应试环境,对学习由原来的“背水一战”“积极进取”,到入学后的“一劳永逸”“坐吃山空”或“迷茫不定”。这种由火热到冰冷的巨大转变,使他们对自我人生价值和自我效能感产生巨大怀疑,甚至不少人产生懊悔心态,对自己过往学习经历和奋斗人生全盘否定,对教育制度产生抱怨,从而形成了不良情绪宣泄习惯,于是就有了不少985、211名校大学生和众多“双非”大学生仇视学习或厌恶自己所学专业的现象。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利用环境教育资源,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多方合力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 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大学生作为刚刚踏入成人世界的特殊青年群体,他们在进入大学后的四年时光里,其心理、生理会发生巨大变化,其知识、修养、社交、生活能力会得到快速发展。但尽管如此,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仍有很大缺陷,他们的情感易于被外界环境刺激,导致产生偏激认识和错误行为;他们的观念易于受到以微信为主的网络社交工具影响,导致形成错误的意识和看法,从而产生消极社交行为,如规避、怯懦、自卑等。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室)的功能,纠正大学生对人、事的不良看法和认识,帮助他们克服偏见,缓释压力,排除障碍,树立自信、自尊、自爱的良好心态,塑造积极、健康、阳光的理想人格。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要全面打造一支育人队伍,应使诸多育人力量形成合力,趋向一致并逐步形成集聚效应[3]。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个体积极心理的形成过程与环境有巨大联系,因此,高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支持系统,利用辅导员、思政教师、社团、课堂、微信等资源,对大学生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疏导座谈会,有意识地向大学生传递积极思想和正面情绪,及时排除大学生负面情绪和心理垃圾。除此之外,大学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以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校园人际互动和精神活动中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是有价值的,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是可以为他人和组织贡献正能量的。

总之,面对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学校要高度负责,端正认识,转变思想,多用积极引导策略,杜绝消极被动态度,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积极社会情绪

要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以此为基础帮助大学生养成研究和思考的习惯。进入大学,学生不但要把学习作为主业,而且要逐步强化形成自我学习的强烈追求与良好习惯。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个体只有通过学习与研究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在知识的海洋里深潜,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国家深化改革以及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应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价值导向。为此,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关注自我需求到关注社会问题,逐步培养大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使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蔡元培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时告诫学子要以“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为使命,重视培养北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百年来,北大之所以成为时代文化的引领者,高校的楷模,与蔡元培校长所倡导的思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革新高校教育教学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问题突出,基础教育分科化的教育模式,在高考总指挥棒作用下,学生学习思维呈现出极端追求分数的功利化特点,这种教育导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延续到大学,导致大学生普遍忽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如人际关系处理与建构,自身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等,只在乎短期“生活品质”。而微信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沉溺网络等虚拟的生活空间。研究表明,大学生愈依赖于微信等手机工具,其个性、情感就愈难以与现实相融,思想走向片面,情感走向极端,爱好趋于狭窄的危险就会明显增大,大学生的社会化就面临更大困难,最终沦为“低头一族”而终日昏昏沉沉。

由此可知,造成大学生生活萎靡不振既有外部原因,又有教育本身的因素,因此,从教育入手,改革高校课程与教学应成为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社会情绪的首要之策和重要之举。与基础教育的定位不同的是,高校是培养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的地方,也就是说,高校的核心理念和取向是为社会培养建设人才,从而解决劳动力问题,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和谐发展。而反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育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难以体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工作一体化的要求,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评价制度难以真正引导立德树人的落地生根等突出问题。为了凸显人本理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改革课程内容。高校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课程入手,改革课程的内容设置及结构比例,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改革课程内容的重中之重,是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解决供给与需求关系,也就是说,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必须以学生的真实性需求为前提。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内容逐渐演化为价值体验、审美感悟、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娱乐文化等[4],并成为集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矛盾共同体,针对大学课程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育人,重理念渗透,轻人性关照等痼疾,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要体现体验性、活动性、参与性、交互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同时注重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为学生自主泛在学习提供丰富便捷的资源与空间[5],使理论知识及时链接实践动态,从而起到指导实践的效果或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是革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方式是否新颖、独特、灵活、多样,是判断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拥有了学习动机,才会对其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6],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尽量摒弃传统的讲授型、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历与经验去表达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革新教学方式,还要充分相信学生,结合大学生见习、实习等经历,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专业发展需求的交互性、实践性教学样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7]。

最后是改革评价制度。作为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要有宽容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要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来审视新的现象与问题。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要改变传统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把激发大学生日常学习动力、行为表现、品德建构作为重要手段,降低考试成绩在大学生学习评价中的比重,这样才能形成大学生勤于学、乐于学、精于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学习素质,使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不仅仅局限于考试过关,更主要的是放在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上,这样才能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等网络社交媒体转移到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之中。

(四)坚持主流文化话语权,强化网络管理

微信朋友圈作为网络的缩影,集中性和有选择性地呈现出网络热点话题、焦点新闻、典型情绪,以“信息”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渗透深层文化价值和思想,其中不乏大量正能量或者说是主流价值观念,但充满负面情绪和负面能量的信息也趁机蜂拥而至,以混淆大众耳目,造成网民价值观紊乱,判断力降低,从而污化了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网络舆论滋生出负面、淫秽、倒退、拜金、偏激等类型的声音和渲染情绪、商业炒作、骚乱组织等行为,这些弊端在不同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普遍存在,但对其不加干预,会对社会风气、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爆发盲目的社会运动和失序的社会危机[8]。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9]为了落实这一精神,我国各级政府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和措施,掌握主流价值话语权,从源头上消除负面思想和消极情绪,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和微信朋友圈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网络管理还要高度强化高校在保障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意识和话语导向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神圣使命。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和长远意义。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应全面协调各部门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网络管理部门、德育部门、团委、教务处等部门的管理优势,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正能量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信内容,对那些经常散布谣言、不健康信息和负面情绪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理,确保大学生所处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微信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微信
微信
微信
情绪认同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