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连云港市3所幼儿园为例

2023-01-25 06:31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劳动幼儿园

崔 宁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劳动教育是个体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懂得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爱劳动教育”[2]。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对于幼儿劳动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专家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教育大辞典》将劳动教育定义为:有关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其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3]。陶行知先生则认为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是劳动生活本身,没有劳动的生活就没有劳动教育[4]。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划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为群体和他人效力的公益性劳动,以及种植、饲养劳动等[5]。基于上述的研究,本研究认为幼儿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目的在于使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等劳动技能。幼儿阶段的劳动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集体服务劳动、种植饲养劳动和手工劳动[6]。当下很多幼儿园也对幼儿实施了劳动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认识不足、劳动知识匮乏、劳动教育条件不充足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其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期待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关注幼儿劳动素养及其价值观的培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办园层次及课程开展各方面条件均处于连云港市幼儿园中等水平的3所幼儿园,研究中对3所幼儿园44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取其中的6位老师和1位园长进行访谈。实际发放问卷44份,回收问卷44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5%。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的问卷采用袁玥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7],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基于研究者幼儿园实践观察,对问卷个别问题内容进行了简单修改,以更好贴近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该问卷在结构内容上主要分为3个维度即“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困难”。

2.访谈法。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状况,研究中选取6位幼儿教师和1位园长进行深度访谈,清楚地了解到幼儿园对劳动教育的条件支持状况等其他有关劳动教育的信息。访谈过程中在征得被访谈对象的条件下提前预约时间,选择在安静舒适的幼儿园阅览室中进行。访谈结束后,及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认识

表1中有95.24%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开展劳动教育。但是数据分析发现:52.38%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自己盥洗属于劳动教育,50%的幼儿教师认为让幼儿自己穿脱外套等属于劳动教育,47.62%的幼儿教师认为让幼儿自己独立进餐、自己整理玩具属于劳动教育,85.71%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参与植树活动属于劳动教育,90.48%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为他人、集体服务属于劳动教育,66.67%的幼儿教师认为喂养小动物属于劳动教育,42.86%的幼儿教师认为手工是劳动教育。综上可见,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认识比较狭窄。

表1 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的状况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状况

调查结果表2中,54.76%的幼儿教师把劳动作为对幼儿的一种惩罚方式。42.86%的幼儿教师所在的幼儿园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在图中数据显示,选择主题活动进行劳动教育的幼儿教师相比其他方式较少,可以看出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状况不佳。

表2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状况

图1 您是怎样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困难

表3数据分析发现,47.62%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有足够的劳动工具;38.10%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能很好地使用劳动工具;42.86%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的劳动意识强;95.24%的幼儿教师认为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综上,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困难。

表3 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困难

图2多选题“您认为目前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限制因素有哪些”的调查结果显示:80.95%的教师担心劳动教育工具存有安全隐患,59.52%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劳动工具短缺、幼儿家长不配合,40.48%幼儿教师认为自身的劳动教育知识欠缺,还有7.14%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具有其他限制因素。

图2 您认为目前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劳动教育认识不足

幼儿园劳动教育四大内容中的自我服务劳动在幼儿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劳动形式,包括日常事务的自我处理如收拾书包、自己接水喝、折叠被子等,幼儿通过自我服务型的劳动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幼儿教师有关幼儿自我服务劳动认识不清楚,不认为像穿脱衣服、进餐等这种自我服务劳动属于劳动教育。大多数教师过多地认为在教育活动中的劳动教育才能真正称得上劳动教育。在访谈中W教师说:“像平时小朋友洗漱、收拾餐具、折叠衣服、自然角种植等这些应该是生活技能而不应该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一般我们都会在教育活动中去体现”。关于手工劳动指的是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玩具或装饰品,从而体验手工劳动带来的乐趣。但调查发现,很多幼儿教师不认为手工劳动是劳动教育,她们把手工单纯地以为只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认识不足。

(二)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开展有畏惧情绪

调查中发现幼儿园教师能意识到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畏惧情绪。首先,劳动教育过程中工具不够,导致幼儿争抢行为比较严重,幼儿教师很难控制教育活动场面。访谈中F老师说到:“每次在进行户外自然劳动教育的时候,小朋友经常争抢水桶,铲子等,老师们很难均衡,导致劳动教育活动质量不是很高,老师们组织下来很心累,内心很恐惧”。其次,劳动教育中的安全问题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教师不愿意带幼儿去尝试一些挑战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所以也就减少了很多幼儿外出劳动教育的机会。再次,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不够完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劳动教育相关的培训学习,所以幼儿教师在组织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课程内容依据不能很好地把握劳动教育内容。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重形式,轻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很好。在开展的过程中重视劳动技能的训练,缺少对幼儿劳动素养及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虽然当前幼儿园也在进行劳动教育,但其教育价值没有真正地得到体现,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无法体现劳动教育对幼儿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种植区,幼儿全程参与的种植环节较少,如松土、施肥、除虫等过多流于形式的操作,体验不到劳动过程的艰难,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没有珍惜劳动成果的感触;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过多地采用物质奖励的形式来表扬幼儿的劳动,让幼儿误以为劳动是需要物质奖励来进行交换的,不利于幼儿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养。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对策

(一)明确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在国务院出台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内容的确立主要根据学生的教育目标、年龄阶段以及学生的特点。同样,幼儿劳动教育主要依据《指南》《纲要》根据五大领域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状况制定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确定适合幼儿的具体劳动内容,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劳动范围及难度进行适度地扩展及其提升。幼儿园劳动教育不能单纯地围绕幼儿生存技能的训练展开,更重要的是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其真正的劳动教育价值意义。因此,一方面,在倡导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同时,更要引导幼儿参加为他人服务劳动、种植劳动、手工劳动、社区服务等集体劳动,增强幼儿责任意识,感受集体劳动荣誉感;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过程中,引导幼儿创造新的“劳动工具”更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教育内容。如在种植区为植物浇水,我们不应该单纯让幼儿去做体力劳动,可以引导幼儿去创造新的浇水工具或者更快的浇水方式。这样不仅丰富了劳动教育内容,还帮助幼儿感受创造劳动的快乐。

(二)完善劳动教育条件,倡导家、园、社区的合作

健全的物质基础是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幼儿园要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场地以及相关的设施,避免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工具的匮乏,如利用房顶的空间打造“空中农场”,为幼儿提供丰富、安全、充足的相关物质材料,为幼儿深层次的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对访谈C园长过程中谈到:“我们幼儿园会再开拓出一片空地,来丰富幼儿的劳动教育形式及劳动教育资源”;其次,劳动教育要有足够的时间保障,这样教师才能完成相关劳动课程计划,幼儿才能更“尽兴”地享受劳动教育过程,确保幼儿劳动教育的质量;再次,创造良好的家、园、社区合作的良好环境。幼儿园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和理解,一方面,幼儿园应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劳动教育,积极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联合为幼儿创设一系列的为他人、集体服务的劳动教育。

(三)转变劳动教育观念,确立正确劳动观

“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如对教育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8]劳动教育观就是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相关问题、目的、方法的基本看法。只有幼儿教师的劳动教育观正确,才能更好地组织劳动教育活动。首先,高校在对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上可以进行劳动教育的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为日后走向幼儿园工作岗位组织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幼儿园应该给幼儿园教师提供有关劳动教育的培训学习以及定期的劳动教育研讨或案例分享,让教师意识到幼儿劳动素养和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升幼儿教师组织劳动教育活动水平。再次,幼儿教师自身利用业余时间丰富有关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讲座、书籍、网络课程等不同方式,丰富自身的劳动教育知识,完善劳动教育观,提升劳动教育能力。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劳动幼儿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